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本味回归

2014-03-12 13:30李文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味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李文娟

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一成不变遵循课标,还是重塑个性,自我调味,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按课标规定的模式教学虽没有偏差但过于古板,做出来的菜永远是一个味,容易吃腻。遵循个性,自我调味,有创新的口味却容易偏离课标。其实,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目的地是哪里,都不能离开语文这个根。教师应让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从这个根部汲取营养,使语文这棵树的每一枝干和每一片叶总能关乎语文之本味,才能散发出十足的语文味。

《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期,其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是要慎之又慎。既要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又要铿锵有力的理性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跟着语感走,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在初学阶段知语文之原味,了解语文不仅仅是几个词语,几首诗,还是一种实用性的工具;在渐进阶段品语文之美味,通过品味经典,体会语文不仅仅是大家之言,更要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深入阶段悟语文之真味,学会在语文课堂里感受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

一.知语文之原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整体知味,从枝干入口。系统把握语文,从知其原味开始,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把握是首当其冲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对于初中新生来说并不陌生,自小学以来,他们每天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读古今中外名家的文章,背祖祖辈辈耳熟能详的经典。语文的味道,还没来得及品尝就已消失。到了初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知语文之原味,确定初始阶段的教学内容:“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是一种文化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汉语言,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和感染。”惟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语文不再是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的枯燥课程,而是高雅而有意义的课程,学习语文关涉到他的人生层次和生活品位。

语文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供他们使用,这对初中生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他们一生下来说的就是汉语,从来不知道这是他们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他们只知道学数学可以用来算数,学英语可以和外国人交流,那些是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的课程。他们更不知道,学习语文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就特别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他说,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着眼在内容上……我们所要学习的是文字语言上的种种格式和方法,至于文字语言所含的内容,倒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东西。他认为只记住内容,而不注重文法,是永远也学无所成,写不出一篇好文章的。

因此,初中语文第一堂课,教师就应让学生知语文——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课程。学生带着如此清晰的认识去对待语文,教师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就很好确定了。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理想》《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等课文,其教学内容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些课文都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应该培养自己健康的个性,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步路。教《在山的那边》 《童趣》 《人生寓言》 《春》 《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其教学内容应偏重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语言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等工具进行再创造。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调制出来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语文的原汁原味,它是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不添油加醋,不锦上添花。

二.品语文之美味——经典与个性的融合

精致美味,分枝散叶,既要细腻,又要功夫。菜要美味,手中既要有经典菜谱,又要有独创精神,融经典与个性于一体。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程目标的规定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性;尽管语文课程的多种具体形态,在课程内容及组织上会有所差别。语文课程内容面对“教什么”的问题,从大处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定篇”,即构成人文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语文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三是“经历”,指某一学段学生必需经历的某项语文实践活动,比如高中生必需有完整地阅读四大名著的经历,必需至少做过一次小课题研究等等。

这三个方面:经典作品,经典知识,经典经历,无一不是课标选定,老师必讲,学生必学的确定内容。经典作品,拿《背影》一文来说,其教学内容,凡是语文老师,都知道其约定俗成的套路。如果都按“找流泪——析背影——感父爱”照本宣科地讲,那语文就无味了。可语文的美味只有通过咀嚼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才能出来。语文教师为了彰显个性,教出新意,“于是得找些新点子,或把青菜弄得圆圆的,或把萝卜切得尖尖的,或把水搅得浑浑的,姑且自欺欺人,美名曰‘美味佳肴’。于是,就出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现象。不可避免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就显出其随意性。

如何在课堂上烹制出经典的美味,把已经确定的教学内容精雕细琢地呈现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吃透经典配方,融入自己的个性,拿捏学生的口味,结合时代的特征,打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特色课堂。如教《安塞腰鼓》一课,我国西北的民风民俗和语言上多变的句式及修辞的运用,是其经典教学内容。教师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纯粹地通过视频来吸引学生对西北民风民俗的感官把握,而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就单一地作为一堂修辞课来进行讲授。这样,教学内容的量是完成了,本文的美味却没有调制出来。对学生来说,只是知道了这样一种舞蹈,了解了句式的短长,极尽所能的夸张和比喻而已。不要说单元目标,就是简单的课堂教学目标都不能高质量完成。而如果融合教师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不同舞蹈风格的认识,拿捏住学生的味蕾,结合时代的特色,在课堂上开一个“舞林大会”,又未尝不可。于是,把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安塞腰鼓》和《观舞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来一场“舞力对决”。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而风格的不同,又导致虽是同样的比喻和夸张,却也能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去形成。这不仅仅是一场“舞力对决”,也是一场民族文化魅力的对决,更是一场语言文字的比拼。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相通之处,更是因为他们有着无法拒绝的个性魅力。教师在教授经典时,不仅要参透作品本身的个性,也要融入自己的风格。如此,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学生的美味佳肴,酿出语文之美味。

三.悟语文之真味——课堂与生活一体

温室中蔬菜的味道总不如阳光下蔬菜的味道那么纯正,因为没有走出室外进行光合作用。知识通过实践的考验才能成为真理,课堂与生活为一体才能品出真味。“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在课堂‘言说’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悟出语文的真味,就应该使教学内容成为课堂与生活的熔炉,把两者完全融于一体。课堂是生活的舞台,生活是课堂的再现。把实用性文体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是散发语文真味的最好课堂。

首先,实用性文体,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旨在传输知识,如果教师把《故宫博物院》的教学内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如何介绍建筑物,那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就可以了。没有与生活联系起来的说明文教学,是没有说服力和感受力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确定为:依据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选择家乡一处典型的建筑物进行讲解说明,可对部分进行精要介绍,也可在全局上进行讲解,课后成文。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把生活引入课堂,融课堂于生活。说明文的真谛就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口头言说中散发出来,丝丝飘香,直入心底。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堂与生活一体化的最好证明。这是专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的,每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只要教师稍加重视,都可以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盛宴,而教学内容就是学生舌尖上的美食。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切感受语文,实践生活,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在阳光下的诗意生活”。

“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可以指向学生的语感,但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不能也始终处在混混沌沌不可言传的感觉状态中。”王荣生教授的这句话表达出了对现行语文课堂的忧虑和希望。教师调味,学生知味,若上完课后,学生连菜是什么味都没品出来,真就归入混沌了。作为教师,努力在教学课堂中回归语文的本味,才是自己职业的永恒追求。

猜你喜欢
美味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你好像很美味啊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串起来的美味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春天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