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及价值审视

2014-03-12 07:47韩模永
艺术广角 2014年1期
关键词:婚恋秩序娱乐

韩模永

婚恋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及价值审视

韩模永

婚恋题材电视剧是近些年来荧屏钟爱的一种类型,收到了不俗的收视率。恋爱、婚姻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各个时代都倍受重视,并形成一种大体固定的类型,对其在电视荧屏上的表现,我们没有理由、也绝不可能视而不见。而在电视上重新流行起来的这个故事类型不断激起我们的求知欲和新鲜感,在大众化的今天,恰好切合了大众的观感和需要,尽管其中充斥着“机械复制”现象,却总能让人乐此不疲。我们不断地“上当”,却又心甘情愿。固然每部电视剧都有自身的差异性,但作为类型,它们又总是不断地“陷入”到某种模式之中。近些年来,婚恋剧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诸多有趣的特点。在叙事策略上,多采用和重视日常叙事的模式;在叙事序列中,多遵循基本的三段式的结构模式;在叙事效果上,常采用一种轻喜剧的风格,多为问题剧,呈现为一种问题和喜剧杂糅的混合状态。

首先,在叙事策略上,多采用和重视日常叙事的模式。有论者认为,“所谓日常叙事就是以日常生活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进行文本构建、意义阐释和审美表达,在这里,琐碎的、被人们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事件与生活空间成为叙事、审美、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体现与挖掘的对象。日常生活叙事作为一种流行的写作倾向,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写实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展示日常经验和日常琐事,将日常生活提升为文学叙事的主要对象和审美范畴”[1]。如2012年热播的《夫妻那些事》《小夫妻时代》《大男当婚》等,都把叙事投放在日常生活空间当中,以展示最真实的婚恋状态。《夫妻那些事》围绕着现实生活中三种女性的生活经验和爱情选择来展开:一是以安娜为代表的,传统的、甚至有点落后的弱势女性,她遵守的是一种守旧的爱情观念,即“男尊女卑”的婚配模式,当然,其结果自然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是以那依为代表的独立选择婚姻的强势女性,但她通常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她总想“自由自在”地择偶,但却从未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三是以林君为代表的事业、婚姻完美结合的女性,她同样遇到了困惑,到底该耽搁事业,还是要放弃生儿育女?这也许是很多现代女性共有的矛盾和焦虑。这三种婚恋表现正是当下社会中经常出现的“日常生活”形式,电视剧把它放在一个琐碎的日常空间中来表现,正是着力对生活真实的还原,让观众感同身受。同样,获得较好评价的《大男当婚》也是一部日常化的电视剧,吸引我们是因为它与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它真实地还原了生活的本真,折射了“剩男”“剩女”们的尴尬和焦虑。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来寻求心理的平衡和慰藉,虚拟地完成自我的“救赎”。可以看出,与历史剧、谍战剧、后宫戏等有着明显的不同,婚恋剧侧重于一种日常叙事的模式,希望通过日常的表现来折射当下的生存境遇、婚恋状态和问题。其背后一般没有明显的、宏大的时代背景,也缺少重大的事件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说,其“历史的深度”是不够的,但相反,其“现实的真实”又是极为生动的。

其次,在叙事序列上,多遵循基本的三段式的结构模式。尽管婚恋剧的故事形态多种多样、表现别异,但总体看来,其叙事总要经历着一个特定的三段式序列:即“建立秩序——反秩序——恢复秩序”。具体分为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在恋爱剧中,所谓“建立秩序”即指恋爱双方相识、相恋、相爱的过程;而“反秩序”则是一种阻碍性因素,即阻止恋爱双方相爱、结婚或者是复合的因素;最后一个环节即为“恢复秩序”,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离散式的结局,即恋爱双方因为各种“反秩序”的因素而分道扬镳,另一种即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以两人结合的大团圆结局收场,满足大多数观众的心理期待。这种序列尤其表现在“剩女”“剩男”剧当中,如《大女当嫁》《单身女王》《大男当婚》等。第二种是在婚姻剧中,“建立秩序”的起点一般从结婚开始,“反秩序”则表现为婚后的种种冲突和矛盾,“恢复秩序”则是努力后的结果,或离婚,或复合。如电视剧《夫妻那些事》《婚姻保卫战》等,主要叙述婚后的问题和矛盾。第三种形式则是包揽了恋爱和婚姻的全过程,即表现为基本的三段式序列的再循环,也就是遵循“建立秩序——反秩序——恢复秩序——反秩序——恢复秩序”这一模式。当下正在热播的《咱们结婚吧》即属于这种类型,电视剧讲述了从结婚到婚后的全部过程,放大了生活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但这种循环表现也往往会因为情节的过于复杂而显得冗长、拖沓、无趣。此外,在这一基本序列中,婚恋剧还有一个普遍的倾向,即着重于对“反秩序”的展示和刻画,即把恋爱或婚姻中的阻碍性因素大大放大,多展现为现实与情感的冲突与对立,电视剧正是着力表现对这种阻碍性因素的克服,在此基础上折射出种种问题和思考。

最后,在叙事效果上,常采用一种轻喜剧的风格,多为问题剧,呈现为一种问题和喜剧杂糅的混合状态。这在当下的婚恋剧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在《夫妻那些事》《婚姻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咱们结婚吧》等多部婚恋剧中都格外引人注意。电视本就是一个平面化、去深度、强调娱乐功能的媒介形式,这种轻松的娱乐氛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兴趣;同时,轻喜剧常使用具有喜剧意味但较为含蓄的、温馨的表现风格,它不像喜剧那样夸张地去展现人物性格,更多地去选择现实中真实的人来塑造,因此可以更具体地“对照”现实,更为可信。这与婚恋剧作为平常人自然而然的生活,在生活中追求轻松、愉悦的心态也是一致的。更为重要的是,当下婚恋剧在愉悦的同时,并不忘却对问题的展示和思考,如“剩男”“剩女”“恐婚”“闪婚”、生子、婆媳关系等,这些现实中常常出现的婚恋问题都一一搬上了屏幕,又呈现为一种问题剧的形式。在这些问题中,当下的婚恋剧有两个重要的转向:一是问题表现得更为日常,脱离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絮语;二是问题从外在现实更多地转向了对内心需求的探讨,婚恋不仅仅是外在的压力,更是自身情感的斗争结果。在较早的一些婚恋剧中,往往是情感战胜了外在的压力,婚恋即可完成。而当下的婚恋剧,男女主人公自身的情感徘徊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剩男”“剩女”剧中,如《大男当婚》《咱们结婚吧》都出现了恐婚一族,他们内心的恐惧成为婚恋的一大阻碍,剧本着重表现这种内心情感的冲突和克服。

以上大体是婚恋剧、尤其是当下婚恋剧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来的突出特征,这些显性特征的背后往往又有一些隐性的问题,或者说在价值上可能对观众造成不够恰当、不够准确的引导,对其进行价值审视,或许能为今后的婚恋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这些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针对叙事策略,日常叙事造就贴近现实的真实感,但又容易沦为真实的反面。婚恋剧的表现一定要真正从日常中来,“还原”日常生活的真实面目,并对现实有恰当的引导。但问题客观存在,在当下诸多婚恋剧中,不乏为了博得眼球,适应大众消费的需要,出现各种“媚俗”的倾向,但这并不符合真实,也缺少理性的价值审视。有论者在分析热播剧中的“剩女”形象时,表达了这种困惑:“近年来大多数以‘剩女’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形象构建不无偏颇,有标签化、刻板化的倾向,并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色彩,这些不仅扭曲了这一群体客观的社会形象,并且强化着这一群体的婚恋焦虑……因此,一部又一部‘剩女剧’制造的虚妄的‘剩女’众多的现象不仅误导人们的认知,引发单身女性的择偶焦虑,更值得警醒的是,这种媒介制造的虚幻想象,仍在粉饰着男权中心主义意识,却掩盖了数千万男性被‘剩’的真实现状,只能进一步加剧婚姻挤压现象”[2]。这些美丽的、自身条件优越的“剩女”们本质上仅仅是荧屏上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满足了观众的眼球需要,并不一定真正属于我们的现实。如此呈现,会使我们更多地倾向于对这些“剩女”的羡慕,根本不明白她们为什么会“剩”,更不担心她们会继续“剩”下去,因此,也更无暇思考“剩”下背后的本质原因。或许,有人认为电视剧也无需承担过于深刻的社会思考,但渗透于其中的价值倾向毕竟应该真实、精确,因为长此以往,它会构建起社会的集体心态,而这种心态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选择。更须警惕的是,这种日常叙事的策略也更容易让观众“信以为真”,它会把故事讲述成一种更为亲近、质朴的“包装”形式,使观众深陷其中,身临其境,忘却思考。因此,婚恋剧应该把表现真实作为第一要义,当然,这种真实并非是生活的实录,而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所作的“升华”,从而达到一种本质的、同时也是经过价值判断的真实。不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同样,没有审视意识和价值判断的电视剧是没有“含金量”的。

二是针对叙事序列。婚恋剧中的“反秩序”环节多表现为一种情感与现实的对立,折射出情感的弱化。曾几何时,我们的荧屏着重刻画的是婚恋中的纯情,是“纯情的神话”,最具代表性的便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行的“琼瑶言情剧热”——“在以至情至性、理想浪漫为审美特点的言情剧中,琼瑶不仅以生死相依的恋情燃起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以千姿百态的情感模式向观众宣示了‘琼瑶式’的爱情观念,而且以‘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导向营造了一个纯情唯美的理想爱情世界……尽管每一部电视剧的情爱故事各不相同,但是以赞美爱情的纯洁、歌颂亲情的温馨、感叹友情的纯真为核心内容的情感表现,是每一部琼瑶剧常写常新的主题。不论是超凡脱俗的纯情恋爱、诗情画意的古典爱情,还是回归传统的现实爱情,琼瑶在她的言情剧中借助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爱情故事,不断重申‘爱情具有战胜一切的伟大力量’的信念”[3]。其中的主人翁虽然在爱情中经历诸多重大的波折和苦难,但仍然为爱情坚持到底,生死追随,这种言情剧曾一度支撑我们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尤其在物质化的时代,真情的丧失极需一种纯情来填补,这样的电视剧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让观众收获了“久违的感动”。可以看出,在纯情神话中,情感是强大的,无论现实的阻碍如何,爱情一定是胜利的,当然,这种胜利未必是现实生活的完满,但一定是情感上的完满;而在当下的婚恋剧中,我们似乎看不到这种精神的力量,情感在现实面前总是脆弱的,而人们的选择总是现实的,在两者发生矛盾时,我们不愿意过多地放弃和牺牲,因此大多时候主人公在现实和情感之间左右挣扎、犹豫不决,这也许折射的正是现代人情感力量的弱化。如在电视剧《大男当婚》当中,主人公在面对情感与现实的悖论与矛盾时,屡次作出对现实的屈从,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曹小强有没有邂逅真正的爱情?如果是真正的爱情,为什么就不能战胜那种种并非过于恐怖的现实?这何尝不让我们感到震惊?曹小强也无非是一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他总想在情感和现实两个方面均获得圆满,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退缩正反映了现代人的情感悖论:我们希望得到情感,但又总不想付出太多的代价,而这种悖论在上世纪80年代经典的言情剧中是相当荒谬的,在它们那里,爱情根本就不可能或不应该如此展示。换句话说,现代人在对待情感与现实的矛盾时,情感的力量往往是弱小的,甚至是不堪一击的,那种情感的强度和力量似乎已消逝殆尽,我们不禁要问,在现实面前,情感是否还需要坚守?有人认为,《大男当婚》还原了生活的本真,问题在于,这种“本真”是否需要引导和克服?当有一天,我们所有的人在追求爱情时,都把现实摆在第一位,而忘记背后的情感力量的时候,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极其庸俗和冷漠?不仅仅是在《大男当婚》中,当下婚恋剧在对“反秩序”的刻画中,都普遍地表现出这一倾向,我们对现实的“恐怖”太过了,甚至是“误会”都会导致婚恋的破灭,《咱们结婚吧》后半部分的剧情就是因一系列的“误会”在延续,观众会疑惑:果然与杨桃的爱情为何战胜不了一些小小的“误会”?如此继续,倒不如让剧情在恰当的时候戛然而止更好些。因此,我们呼吁婚恋剧能够真正恢复人的情感强度,表现出更合理的冲突与矛盾。

三是针对叙事效果,婚恋剧的喜剧风格和效应往往会遮蔽现实的问题,掩盖人们的痛楚,淡化反思的力度。这倒不是说,婚恋剧就不能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而是说在表现的时候,要进行适度的克制,不要过于夸张,不必为了取悦观众,走向一种娱乐化的境地。有论者对2012年的热播剧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电视剧的收视率与播出平台、竞争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并不总与作品的质量成正比。《蚁族的奋斗》虽然因种种主客观原因排名在200之外,但题材严肃,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好作品。网友jzg9168曾经在网上发表名为《从〈叶落长安〉收视率看国人问题》的帖子,拿《叶落长安》的低收视与《耀舞长安》的高收视对比,拿《蚁族的奋斗》的低收视与《北京爱情故事》的高收视对比,得出了如下结论:“1.国人娱乐化,不关注有点沉闷却真实的电视剧……因为收视率问题,类似的电视剧(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拍的人越来越少了,都是娱乐剧啊宫廷剧啊的泛滥啊!国人需要教育,不是全民娱乐”[4]!这种呼吁在当下更具有警示意义。今天,不是娱乐太少,而是娱乐太滥,甚至是“娱乐至死”,国家屡次颁发的“限娱令”正是最好的说明。婚恋剧如果一味地转向追求喜剧色彩,势必会淡化其中折射的社会问题,问题只会被笑声所掩盖。婚恋剧一定不能以此为终极追求,以制造“包袱”为目标,变成了一种以婚恋为“包装”的娱乐闹剧。如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其中的刻意巧合与娱乐似乎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克制,剧中大量植入广告的使用淡化了这部电视剧的严肃姿态,它的叙事模式似乎正是为了营造一种消费主义的娱乐景观,它除了最广泛地吸引大众的眼球,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更多的社会思考呢?这也许正是当下婚恋剧在娱乐的同时,需要着力反思和正视的一个话题。如此,我们的电视剧才能引领着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培育出更高水平的观众,从而把平面的荧屏变成深度的世界。

注释:

[1]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2]李佩菊:《真实抑或想象:论热播电视剧中的“剩女”形象建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3]谢建华:《主题传承与形式跨越:中国都市言情剧经典文本分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李胜利、李烁:《2012年中国热播电视剧盘点》,《当代电影》,2013第2期。

韩模永: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影视批评。

猜你喜欢
婚恋秩序娱乐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秩序与自由
孤独与秩序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