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梅
那天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面对那一双双充满稚气与求知的眼睛,生怕出一丁点的错误,所以每节课都准备得相当“充分”,每节课都成了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时隔不久,似乎有些不对,课堂成了我一个人的舞台,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我的“独角戏”从此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观众了,先前那自以为是建立起来的自信与执着不幸全被这冰冷的课堂气氛击得粉碎。
学习可以提高素质,改变总会有进步。借着写论文的机会,再一次静下心来,将这四年来语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一个梳理。语文学习是一种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音乐情境,有利于唤醒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并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以下是笔者对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一些思考。
每位教师都喜欢提问题,可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问题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时间和空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其“活而不野,奇而不诡。”
在讲授《荷花淀》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预习的几个问题:“为什么文章中那些妇女形象都没有具体的名字?”片刻,有学生说水生嫂应该叫荷花,美丽而高洁;有学生说羞涩的那一位应该叫小芳,美丽又善良。于是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些妇女最后成长为什么人了?”学生恍然大悟,有的站起来说:“就连没有名字、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最低的妇女都行动起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会远吗?”小小的名字竟会有这样深刻的含义,一篇小说成了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在学生意犹未尽的讨论中,下课铃声响起。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每个人解读的角度都不一样,如果设计的问题能够触动学生那根敏感的神经,就会事半功倍。鲁迅的《祝福》,第一轮复习时笔者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几个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学生在熟悉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沉思片刻,分别回答:“祥林嫂是在春天失去了丈夫,是在春天被改嫁”,“是在春天失去了可爱的儿子阿毛”,“又是在一个春天再到鲁镇”,“来年的冬末春初”,祥林嫂在热闹的“祝福”声中结束了悲惨的一生。学生的一番回答,让人欣慰,令人感动,甚至不敢相信这就是学习基础薄弱的他们。回答到此处的时候,笔者又进一步延伸:“春天应该代表生命和希望,可祥林嫂却和春天擦肩而过,甚至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种种连‘我’都不能回答的疑惑走向生命的毁灭。这样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传统礼教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所以悲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点拨到此处,学生的眼中分明是一种豁然开朗之后的满足。笔者也觉得这节课的复习很成功,毕竟是复习,何必面面俱到,如果那样的话,就显得臃肿不堪了。
语文其实就是生活。教师要跳出课堂,抱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在讲授《我与地坛》时,笔者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是否为你的母亲洗过脚?”“是否知道你母亲的生日?”“是否因某件事为母亲而骄傲过?”结果多数学生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面对“孤立”的90 后,无奈之中,没有急着进行新课,而是在剩下的半个小时里让他们写《记忆中的母亲》随笔,并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下课就收。通过批阅,才知道自己低估了学生,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记忆”已经让笔者有勇气进行下一节课了。
通过课前的这一番“推心置腹”的倾诉,学生已经能够走入史铁生和他母亲的内心世界了,并能够深深感悟这位母亲的苦难和伟大。在此又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有学生回答:“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韧的伟大的!”还有学生说:“作者最为痛惜的是母亲早逝,仅仅活了四十九岁,再也看不到儿子有出息的那一天。”“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同一的愿望,那就是她的子女能够健康地活着……”回答到此处的时候,笔者分明感觉到有一股酸酸的东西往肚子里流了。趁着学生的这份热情,又加以补充:对文学成就的追求,为母亲也是一个动机,母亲却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的作品获奖的一天,未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真是魂牵梦绕,痛彻心扉。母亲只是以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暗中默默地鼓励“我”勇敢地活下去,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文学与音乐都是艺术,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再别康桥》、《致橡树》、《雨巷》这类现代诗歌,更适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去学习。如“雨巷”这个课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那长着苔藓的青石板路一直通向朦胧着雨雾的小巷深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这首诗的意境,笔者不仅在课件的页面颜色处理上,偏重于淡雅、愁怨的紫色、白色,这正好与诗歌中一个主要意象“丁香”的色彩相符,同时加上悠扬伤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钢琴曲,显然学生在静静聆听中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诗歌意境,诗歌内容都形象化、具体化了。“一把油纸伞、潇潇春雨、丁香姑娘、朦胧、迷离、缥缈、凄美……”,接着配上钢琴曲,学生争先恐后地上讲台进行配乐诗朗诵,作为音乐班的学生,他们似乎更能体会钢琴曲的旋律,看着他们一个个那样的投入,那样的有声有色,欣慰的同时茅塞顿开。
教育的真谛就是唤醒,是拨动学生那一根最敏感的心弦。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在他的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指点教育,激扬文字,敏锐而犀利,从容不迫而又掷地有声。”春雷阵阵是一种唤醒,涓涓溪流也是一种唤醒。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丰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智慧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