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华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超常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高职教育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瓶颈,影响到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包容性增长理论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理论界、学术界对包容性增长给予了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其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探讨,多方面解读其丰富的内涵。包容性增长也从理念的提出、概念的界定及深化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我国也从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具体指导思想。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渊源,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追溯,对包容性增长概念的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增长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世界银行(WBG,后文简称世行),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机会平等的增长,其发表的《2006 年世界发展报告》明确指出,公平不是收入、健康状况或者人和具体结果的平等,而是对机会均等状况的探求,即公平是要探求起点和机制上的形式平等,而不是使结果绝对相同。2007年,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 “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研究课题,并为此编写成《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该书分析了当前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机会不均等: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生存发展环境不均,等等,提出要实现机会的平等,把弱势群体的受益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考虑在经济增长的政策之中。[1]2010年,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上,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继2009年首次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提出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后,再次提到并拓展了这一概念:“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2]。
通过对包容性增长词源产生的背景及世行、亚洲开发银行(ADB,后文简称亚行)乃至我国领导人对其所作的解读来看,包容性增长是提倡一种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的机会平等的增长,其目的是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让普通民众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包容性增长所倡导的机会平等首先指的是机会起点和结果实现过程的平等,也就是说不因种族、出身、性别、地域、阶层等方面不同人们,所享受的权利有所差别,制度、规则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决定点,也是现代政治社会的良好品德。罗尔斯曾指出: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更公平的社会。容易引起社会不满,激化社会矛盾的则首先是起点及结果实现过程中制度、规则上的不平等,制度、规则不公平则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平等。包容性增长尤其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强调弱势群体应享有与其他人一致的社会权利;不会因能力的因素而丧失合理分享增长成果的权利。只有做到了制度、规则公平,实现了机会平等,才能使民众产生普遍的社会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减少社会隔阂和冲突。
机会平等还意味着在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前提下要提供能够使个体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通过实现过程的平等缩小结果的不平等。人的差异性是社会多样化的表现,承认人的禀赋差异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使不同的个体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缩小因天然禀赋形成的差距,也是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内在要求。
所谓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根据毛入学率分别在15%以下、15%~50%和50%以上三个比率,马丁·特罗教授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这绝对不仅是比率大小问题,更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重点培养精英转向重点为社会、企业培养大量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对象从少数人转变为社会多数人直至全体人。因此,大众化是受教育机会的大众化、培养对象的大众化、培养目标的大众化和培养模式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需要一大批人才,首当其冲的不是研究性人才,而是高素质职业人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学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供大于求,而技术人才相对短缺,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更多依靠高职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然,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资料表明,在当代社会中,80%的工作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解决诸如贫困、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环保等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都离不开高职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高职教育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各类高职院校,尽管名称不同、叫法各异,但均具有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如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法国大学中的技术学院、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和双元制的职业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综合技术学院、 TE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大学、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专科学校和工业技术学院等,这些具有高职教育性质学校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尽管当时学校名称没有“高职”两字,但实际上仍担负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任务。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过十几年超常规发展,高职院校不管是数量、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都有了飞速的增长。据统计,我国高职(专科)院校数由 2000 年的 442所增加到2012年1297所;高职(专科)招生人数由 2000 年的 48.69 万人增加到 2012年的 314.7762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由 2000年的 100.87 万人增加到 2012 年的 964.2267万人[3]。我国的高职教育为更多的人,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高职教育的机会平等不仅体现在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更重要的是因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立足于 “职业本位”,培养的是职业人才,实质上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每个人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招考中赋予了考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起点上的平等[4];它推崇的“关注人人发展,相信人人成才”的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形成的高职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了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体现了过程的平等,这也正是包容性增长理论所要求和倡导的。
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与包容性增长理论不相符合的问题,如:学生及家长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机会、资源分配等方面不平等、不合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仍难以符合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下降,出现生源危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在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才能得以解决。
第一,优化高职教育资源,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机会平等首先应是共享式的机会平等,[5]也就是应充分利用一切条件为社会提供更多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使愿意接受高职教育的人都能进入到高职院校深造,并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仅仅强调高职院校的数量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主要还是粗放式发展,高职院校数量迅速增长。数量的迅速增加,使得高职教育发展战线拉得过长,面铺得过广,而投入严重不足,政策难以普遍顾及,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参差不齐,加上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成,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程度难以提高,以致于一方面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较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愿意上被认为“低人一等”的高职院校,不少高职院校新生录取率、报到率都比较低,这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优化高职教育资源,对一部分新生报到率不高、办学效益不好的高职院校以关、停、并等形式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高职教育的整体办学实力,为社会更多地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担当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使命。
第二,加快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步伐,实行多元化的招考方式,赋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实现起点的机会平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高职招生改革政策,有些省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本省的实际对高职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如:部分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对口招生等。但目前的高职招生主要还是以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为主,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仍是通过统招录取。这样一种没有考虑到地区、个体差异的统一计划、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线的招生录取模式,导致一部分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化现行的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高职院校的资源条件,我国的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可以实行逐步放开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1~2年内实行以统一招生为主,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为辅的招生制度;第二步,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行以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为主,统一招生为辅的招生制度;第三步,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实行注册入学制度。在招生计划的改革上,要实行“有计划但不能唯计划”的原则。招生计划的制定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有利于高职院校资源的充分发挥,更要尽可能满足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对招生计划进行宏观把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进行合理的调剂,要考虑到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考生接受教育的背景不同,应该按地区分配计划,必要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在招考制度上,应体现多元化的原则,摒弃那种以笔试成绩为唯一参考的做法,做到文化知识考试与技能测试结合,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综合衡量,全面考察考生的素质,以便了解考生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和能力。在录取制度上,可以实行多种录取形式。如逐步实行凭证入学(证书指学生的高中或相同等级的毕业证书)宽进严出的录取方式,也可以实行对口专业“技能免试”录取政策,还可以实行企业、用人单位定向培养推荐录取政策,等等。多元化招考方式的采用,能够拓宽考生入学的渠道,增加考生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充分体现接受教育过程的平等性。高职院校生源不同于本科院校,较为复杂:有的是通过自主招生入学,有的则是对口招生从中职升入高职,有的是高考统一录取,基础相差较大,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考试模式。现在不少高职院校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究竟原因,主要还是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一刀切”地向学生传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丧失,学习兴趣无法激起,学习无法进行,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根据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班级的编排上,在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前提下,知识基础类似程度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以利于教学和管理;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不同基础的班级要有不同的方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合适的内容;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根据培养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使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被学生接受。只有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葛笑如.“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J]. 社会主义研究, 2011(1):55-60.
[2]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 [N].人民日报,2010-09-17(1).
[3] 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 (2013-09-04)[2014-04-2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index.html.
[4] 熊丙奇.解读2014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改革应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EB/OL].(2014-03-05)[2014-04-21].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05/n396078377.shtml.
[5] 贺永平.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3(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