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

2014-03-12 03:04张劲英
关键词:纺织服装校企

张劲英

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

张劲英

协同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适时举措,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工作基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要以教育制度和组织创新为途径,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资源,使各方利益相关者能够在人才培养、知识形成与成果转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以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互动。面对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和开拓国际教育资源,在高职院校推进政校企协同创新方面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办学理念和工作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探索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无论是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还是着眼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1 协同创新的理论认识

1.1 何为“协同”

所谓“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通过协调、合作,在共同完成某一特定目标或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各自能力提升和总体业绩的倍增现象。①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7页。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主体通过合作,产生大于每个主体单独完成任务时所能创造业绩的总和,出现“1+1>2”的集群效应,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绩效。②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7期,第81页。

从系统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和能力互补;第二,通过建立在不同主体合作基础上的专业分工,实现业有所精;第三,通过不同主体合作实现规模扩大,带来规模效益;第四,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使整体结构优化重组,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停滞、降低主体间沟通合作的交易成本,实现集体效率的提升。③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可见,主体间合作追求协同效应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竞争力的提升。协同的本质是在系统内部加强合作水平,而在系统外部提高竞争的能力。反过来,竞争也是推动协同的根本动力。只有在主体面临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协同合作的动力。

1.2 何为“协同创新”

创新是一个知识由产生、发展、转化到不断修正完善最终产生价值的过程。创新的发生需要借助不同的生产要素并加以组合,并以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发挥作用。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④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第18页。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是不同要素或资源不断融合的复杂过程。创新的出现天然地需要协同,并建立在协同的基础上:高效的协同是创新的前提条件,高水平的创新系统也应当是一个协同系统。

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实现创新的一种组织方式”⑤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第7期,第14页。,即通过加强系统内外部的沟通合作,构建一个架构有序的协同创新组织。这一组织应当有以下两个特性:1.整体性。协同创新系统不是简单地将不同主体叠加拼凑在一起,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和运行状态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动态性。2.开放性。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跨界分工合作的复杂系统。在科技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组织都难以单独承担创新系统所需要的一切任务,而实现开放、合作和共享已经被证明是有效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必需打破原有组织壁垒,在协同过程当中模糊组织边界,从而在协同系统内部真正打破“零和博弈”,实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最优安排。

1.3 何为“高校协同创新”

高等学校是科技生产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协同创新的最好切入点。大学知识扩散的需要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协同创新的供需市场。⑥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高校协同创新,就是以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发起者和核心组织,以人才培养为主导和最终目的,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实现创新主体的功能互补,从而形成提升产学研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合力。

高校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高校协同创新就是要把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集成、体制机制改革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校级、校企、校地及国际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科研管理、资源配置、人事考核评价以及人才培养机制上突破制度瓶颈,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不同组织之间协调互通,应当是高校协同创新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要寻找自身办学优势和产业需求之间的合集,与行业领先企业搭建合作平台,通过项目任务牵引实现政校企良性互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协同——协同的价值和目的在哪里、与谁协同——协同的对象如何选择、如何协同——协同的项目和平台怎样选择和建设3个问题。

1.4 协同创新是高职办学的必由之路

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直接与产业对接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职院校必需更加强调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离不开企业合作;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需要倾听企业声音;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专业人员合作和企业相关资源的支持。实际上,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来说,同行业、企业的协同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备要件。

1.5 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需要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协同合作,在各尽其职的基础上做好信息资源和人才互通,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和发展要求。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浙纺服”)的发展为例,整个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压力,产业发展需要更具创新能力的从业者、具备全产业链架构能力的产业领导者、也需要能够统筹把握服装技术与时尚经济趋势的管理者。浙纺服作为区域内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在培育纺织服装设计加工人才、提升行业科研水平和产学研协同能力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2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

在推进协同创新实践层面,浙纺服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校内协同,充分整合学院专业资源,协调校内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二是推进校企校际协同,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联合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自身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三是走国际协同道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国际校企合作牵线搭桥。

2.1 校内专业对接产业链,构建协同创新基础

加强自身专业办学建设是开展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就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来看,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专业链层面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已经是纺织服装教育的主流趋势。经过几年的努力,浙纺服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与产业链相对接的专业结构,围绕纺织技术、纺织机械、印染、服装、艺术设计和销售等几个重要产业链环节,一方面为学生接受全面的产业教育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院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协同合作的路径。

2.2 与国内领军企业合作开展教育合作

2012年6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组建雅戈尔商学院。雅戈尔集团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双方共同成立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决定雅戈尔商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件。作为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单位,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度介入和支持是雅戈尔商学院办学的优势。雅戈尔商学院的学生从入学到专业培养、实习实训、毕业典礼的培养全过程都有雅戈尔集团的参与。学院与雅戈尔集团的教育合作还体现在双方互派专业人员学习交流层面。一方面,学院向雅戈尔集团派遣教师挂职锻炼,双方共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雅戈尔集团派出精干专业力量进入校园开设讲座和课程,为雅戈尔商学院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使人才培养过程紧密联系雅戈尔集团需求、国内外最新动态和企业最新实践。

2013年3月,基于前期学生直接进入“宁波太平鸟魔法风尚服饰有限公司”的网络销售平台,以“B2C”销售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企业运营,将企业实战平台作为课堂实训产生的良好效果,浙纺服与太平鸟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建设“太平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把校企教学协同由一次实训活动转变成常态的教学环节。

2010年5月,宁波市纺织服装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在宁波市科技局的领导下,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正式成立,创新联盟以推动宁波市行业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为目标,联合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2012-2013学年,产学合作联盟组织重大校企及行业推进活动6次,与企业合作承担市级以上技改课题43项,与合作企业推进工程中心建设5家,完成科技型企业建设2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2家,创新型初创企业1家。2012年联盟通过校企合作途径使企业获得授权专利746项,2013年6月止获得授权专利330项。2012年联盟通过校企合作研制企业标准2项,通过校企合作使得企业获得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提升自身科研水平是吸引协同创新力量的基础和关键。以纺织服装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学院与中科院材料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宁波市纤维检验所、西安工程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在项目、人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工作,依托团队力量共同进行科研,带动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提升。

2.3 引流国际先进资源,开展国际产学研协同合作

2011年3月,宁波市纺织服装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曼彻斯特都会大学等12所高校成立了“中英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中心”。2012年4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纺织服装设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中英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中心的运作实体成立,在促进校企、校校和国际多边合作及纺织服装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基础平台作用。2012-2013年,中心平台与二十多所英国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与六所院校展开了多项学生交流项目,两年来共有80多名专业学生赴英国培训学习时装设计等课程,招收了7批32名来自英国的留学生,与宁波五家企业签约接受留学生实习。中英学生的无国界交流,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吸引力。

另外,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英国大使馆文教处、曼彻斯特大学、索尔福德大学和北安普顿大大学与“INTREX”品牌多方深入互动,共同打造了品牌的原创DNA。2013年5月,上述多方院校又启动“中英大学生协同创新项目”,按照Intrex市场定位和品牌风格进行原创设计。项目组在2013年3月到2013年8月间完成了200余套2014春夏季的系列产品开发,并在2013年10月25日的宁波国际服装节期间成功发布,在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界反响强烈,掀起宁波服装界对原创设计的关注和思考,同时挖掘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未来设计人才,进一步提高了学院在纺织服装产业界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浙纺服的项目有:与新加坡莱佛士拉萨尔教育集团、日本杉野服饰大学、韩国大邱工业大学合作开设服装设计、时装营销与管理、人物形象设计3个专业;与日、韩、意、英、台、港等国家或地区的11个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6所英国大学进行国际合作,合作开发课程16门、合编专业教材3部、双语教材11部;引进了英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立了对接英国一流时尚设计院校的课程体系。

2013年,学院与英国索尔福特大学(University of Salford)深度合作,筹建中英时尚设计学院(非独立法人)。该项目被列为宁波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创新项目。索尔福德大学将利用其在时尚设计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浙纺服专业建设水平和师资教学能力,促进双方师生交流。管理体制方面,“中英时尚学院”将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学院决策机构。联合管理委员会由5名中方代表、4名英方代表组成。“中英时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享有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和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参与学院民主管理。

3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3.1 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实践经验

高校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首先确定好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协同创新工作要首先实现3个延伸:

第一,人才培养要向企业人才需求延伸。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也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优势所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与协同单位的交流也不断得到确认和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固然看中科研项目给企业生产带来的效益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参与到学生培养过程中,从而满足其自身的人才规格需求。

第二,科学研究要向行业前沿技术延伸。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必需找准定位。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相关研发人员的联系,及时跟进行业技术新进展和新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和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加强沟通合作,尤其是对于科研水平较高的院所可以通过建设基地、合作培养学生等方式直接引进科研人才资源。总之,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一是要做好行业技术情报工作,立足技术研发;二是要做好基础研究和行业技术研究的桥梁,把优质的科研资源引入到企业当中。

第三,办学视野要向国际延伸。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重视国际时尚信息和品牌设计、技术的国际交流是纺织服装职业教育的特点。近年来,浙纺服与国外多所大学和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开发品牌,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教师来校任教,通过这些渠道聘请的优秀设计师也提升了校企合作的水平和效益。通过国际化产学合作的不断深入引进先进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上述提到的显性资源引入,更使办学者开拓了视野,产生新的教育思路。

再有,高校协同创新必需以本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为中心,找准行业需求,通过制度创新、平台搭建,以项目任务为牵引开展工作。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不能简单照搬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必需以创新设计产品引领开发为抓手,以培养企业亟需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要努力突破项目和资金瓶颈,寻找适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协同创新空间。

3.2 需要探索的问题

高校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制度创新,一方面要改革高校自身不利于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在企业、政府和高校三者间寻求最大的利益共同点。一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在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过程中深入思考:

首先,如何建设合理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绩效考评制度,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根据浙纺服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把学院内部各个分散的协同创新项目进行整合重组,成立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在该中心中,将会有校内外来源于不同单位的人员进入。那么,如何在人事制度上模糊单位边界,保障创新人才能进能出、能者多劳,进而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制度优势?

其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有项目作牵引,以项目带动协同。但是,高职学院目前在争取好的项目、吸引优质资源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争取大型纵向课题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在科研能力方面无法与本科院系形成竞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所协同的对象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它们所能投入协同创新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突破项目和资源上的限制,集合多方共同利益把协同创新工作开展好,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1-37.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

[3]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4]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

[5]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

[6]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2.

Enterprises

ZHANG Jin-y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not only a timely measure of innovative nation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necessary basic work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approach,make good use of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so that the parties involvedcan give full play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knowledge form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and a benign interaction of win-win can be formed. Facing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of the upgrading andtransformation of fashion and textile industries, and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industry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exploration,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Technology has formed valuable school-running concept and work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veinnovation of administration,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echanism exploration

G640

A

1674-2346(2014)04-0107-05

10.3969/j.issn.1674-2346.2014.04.022

(责任编辑:田犇)

2014-09-29

张劲英,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调查与相关实证研究(浙江 宁波 315211)

猜你喜欢
纺织服装校企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