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

2014-03-12 00:09:57韦艳群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能源消耗工业化环境污染

□韦艳群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广西 玉林 537000)

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

□韦艳群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广西 玉林 537000)

运用1995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压力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近几年上升较为明显。其中,1995年-2004年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环境污染分指标,2004年-2012年,生态环境压力转为主要来自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标,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广西;工业化发展;生态环境压力

一、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大力开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部分地区资源能源接近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经济学理论[1]。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建设和发展总布局的高度,由过去的“四位一体”,变成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世界各国有识之士也都在呼吁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发展。

广西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西南部,总面积236700平方公里,属于西南地区一个比较典型的岩溶资源富集区[2]。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广西工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前所有未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目前,广西通过强化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作用,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14+10”现代产业体系等,以工业的跨越发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加快把广西打造成为我国西南和中南开放开发新的战略支点。随着广西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促进了人口集聚、城市扩张以及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靠拼资源、拼环境和高排放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发展,导致能源资源消耗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种压力如果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则会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崩溃,进而遏制经济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探究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找出两者相互协调的机制和途径,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掌握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咨询和决策支持。

二、样本选取及计量方法

(一)实证样本及数据的选取

本研究利用广西1995年—2012年18年的样本数

据进行分析,在指标的选取上,由于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是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标和环境污染分指标构成,而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标主要由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和水资源消耗量总量(亿立方米)构成,但由于缺乏水资源消耗量的长期数据,所以只选用能源消耗总量指标表示。由于工业的发展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诸多学者文献的综合分析,结合数据收集的可行性,环境污染分指标主要由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万吨)以及粉尘排放量(万吨)四个指标构成。

(二)生态环境压力指标的计量方法

到目前为止,关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也诸多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方法,如生态足迹分析法[3],环境质量法[4]、污染物排放法[5],投入产出法[6]等等,本研究采用的是徐福留博士等人提出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该方法具有综合性较强、可靠性较高,且计算简便,直观性较强等特点[7]。

为了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本研究试图设计一个1~100连续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STYLI),当STYLI=0时,生态环境压力最小,当STYLI=100时,生态环境压力最大,且把介于0~100的连续数以间隔20由小到大分为五个段:0~20,20~40,40~60,60~80,80~100,各阶段分别表示生态环境压力很小、小、中等、大、很大五种状态。生态环境压力指数(STYLI)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ZNXI)和环境污染分指数(HWI)两个分指数构成,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STYLI)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ZNXI)和环境污染分指数(HWI)两个分指数构成,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STYLI = ZNXI×W1+ HWI×W2(1)式(1)中STYLI表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ZNXI表示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HWI表示环境污染分指数,W1和W2分别表示两个分指数的权重。根据计算可得到STYLI、ZNXI及HWI的数值,从而可判断生态环境压力的趋势和主要来源。

资源能源分指标(ZNXI)和环境消耗分指标(HWI)的计算公式为:

式(2)、(3)中ZNXIk表示第k个资源能源消耗指标的指数值,Pk为第k个资源能源指标的权重;HWIi表示第i个环境污染指标的指数值,Pi为第i个环境污染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可利用经验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其相互结合等方法确定。各指标压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4)、(5)中的ZNXk表示第k个资源能源消耗指标的实际值,HWi表示第i个环境污染指标的实际值,Max(ZNXk)表示所有资源能源指标中的最大值,Max(HWi)表示所有环境污染指标中的最大值。

三、实证分析

广西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较为突出,发展工业产生的污染和工业发展消耗的资源能源是广西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1995年—2012年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长期变化趋势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见表1。各指标的具体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8],各年数据见表2。

利用公式(4)(5)、(2)(3)、和公式(1)分别计算的ZNXk、HWi、ZNXI、HWI以及STYLI等指标的实际值,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1995年-2012年广西生态环境压力趋势图及其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关系图分别见图1和图2,下文就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进行长期的趋势分析。

由图1可知,1995年-2012年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前阶段的1995年-2002年处于波动状态,有升有降,上升不明显。后阶段的2002-2012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2年-2004年上升速度最快。

指数变化范围1995年-2002年处于20-40的范围,相应的压力阶段为小,2003年-2006年处于40-60的范围,相应的压力阶段为中等,2007年-2012年处于60-80的范围,压力上升为大的阶段,说明近几年来广西生态环境压力一直在上升,

压力越来越大。

图2为1995年-2012年广西资源环境消耗和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得出3个结论。

(一)1995年-2012年广西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可分为三种变化趋势,①1995年-2002年,资源能源消耗处于较为缓和的上升趋势,环境污染处于不稳定阶段,时而上升时而下降。②2002年-2005年、2010年-2011年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均处于上升趋势。③2006年-20010年、2011年-2012年资源能源消耗处于上升趋势,环境污染处于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二)1995年-2004年数据点位于对角线上方,ZNXI的范围为24.65~47.06,HWI的范围为32.32~52.13,从而可知这一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环境污染。2005年-2012年数据点位于对角线下方,这一阶段ZNXI的范围为53.18~100.00,HWI的范围为52.17~44.46,表明这一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资源能源消耗。

(三)1995年-2012年广西资源能源消耗ZNXI

从24.65增加到100,由此可看出,考察的整个过程资源能源消耗都是处于上升趋势,且近几年来增速较快,尚未看到下降趋势。而环境污染从1995年的32.32到2002年的39.07,处于动荡起伏状态,其后处于上升阶段,在2005年和2006年达到顶峰点52.18后逐渐下降,到2012年已下降到44.46,说明广西的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明显收敛形式,处于可控状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产生生态环境压力主要由环境污染转化为资源能源消耗。由以上分析可知,在2004年之前,广西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环境污染分指标,2004年之后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资源能源利用的大幅度提高,环境污染的压力已经处于明显下降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广西工业发展慢,起点低,面临赶超跨越的经济发展重任,急于摆脱发展落后的状况,对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致使资源能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增。

2.生态环境压力近期内仍处于上降趋势。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广西要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广西目前更掀起“工业大会战战略”,提出广西工业经济要实现跨越发展,要力争实现“3年突破3万亿,5年跨越5万亿,8年超过10万亿”的总体目标。按照目前广西发展所面临的利好形势分析,广西近几年仍将处于加快发展的态势,且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型和资源型特征,主要行业的生产仍然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支撑。虽然环境污染分指标目前已经处于下降趋势,但由于资源能源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环境污染的下降速度,因此,短期内广西资源能源消耗量估计还会处于上升趋势。

(二)建议

1.树立全新理念。全新的发展观念包括新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和新的规划观。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中,人是主导和活跃的方面,特别是政府部门,要破除唯GDP论的思想根源,树立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发展的协调理念;要对企业的发展观、资源能源消耗观进行合理引导,发挥土地、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的同时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对在建项目要有适应市场需要的短期规划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规划观。坚持把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严格把关审核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制约行为主体的政府、企业、居民通过自身行为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压力进行积极的响应调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的改善。

2.优化产业结构。广西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广西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通过跨越发展、腾跃发展,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取集约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坚决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这样,经济与社会才能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广西工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把金钥匙。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变废为宝”,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别是重工业企业,必须建设产业循环体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不断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促进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广西。

4.强化科技创新。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的作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通过科学技术使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构成的损害和消耗降到最低。

5.完善制度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这个紧要关头,广西必须要加快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源头保护、用途管制、损害赔偿、生态红线保护、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制度,统筹兼顾的制定与广西经济发展相关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达到对于自然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各群体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魏勇.区域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重庆市1999—2008年例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3):1~6.

[2]张燕,吴玉鸣.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以广西为例[J].冰川冻土,2006,(4):293~298.

[3]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4]符森.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态、拐点和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41.

[5]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8):3~17.

[6]Munasinghe M. I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Growth: Tunneling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89-109.

[7]徐福留,赵珊珊等.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30~35.

[8]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各年.

[9]陈纪平. 产业结构变迁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广西经验的实证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60-65.

[10]牛庆燕.“爱自然”的人性生成与生态困境的超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9-102.

[11]唐海燕,钟明华.“发展”与“增长”范畴伦理之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8-112.

【责任编辑 谢明俊】

Impacts of Guangx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I Yan-qun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Yulin Municipal Committee, Yulin, Guangxi 537000)

Using time series data of 1995 to 2012 and basing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essure given by industrializ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Guangxi, this paper states that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Guangxi,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has been in up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Among these data,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data was mainly from the sub-index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1995 to 2004. From 2004 to 2012, the data of ecological pressure was mainly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sub-indexes, and it indicates a rapid growth tre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Guangxi;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pressure

F22

A

1004-4671(2014)01-0036-06

2013-11-20

韦艳群(1981~),女,壮族,广西鹿寨县人,中共玉林市委党校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能源消耗工业化环境污染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2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11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07
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