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 PREFACE
马年春日,登攀桂东南名山──大容山。
远望千壑万岫,络绎参差;层峦叠嶂,树林蓊郁。山藏水气,为云雨之渊薮;川纳百溪,为瀑布之源泉。处于诸峰环绕的大容山莲花瀑布高数百尺,排峰直注,清流激湍;微风吹拂,珠琲烟霞;迂回曲折,终归大海。
瀑布乃水之奇观,亦天下之奇观,倚其旁静谧遐想,往往“可以起壮志,可以醒醉魂,可以洗尘纷,可以平宿愤”。
荀子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人生而静,性也,然而触目感物,往往怦然心动。孔子云“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用任何器皿束缚住他,遇到圆形他就随圆,遇到方形他就变方,能够海纳百川,包容天下。大容山正如其名有容乃大,学人应当志存高远、伟量渊宏、厚积薄发、勇于探索。
马年开卷第一期“特稿”栏目推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詹石窗教授《伏羲氏与〈周易〉的“平安”精神考论》,认为生活与工作都以“平安”环境为前提。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平安”都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保障。由于“平安”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先民非常重视“平安”理论建设。仔细研读《周易》,不仅可以发现先民们对“平安”生活的渴求,而且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建设“平安社会”服务。
“桂东南历史文化”栏目发表广西师范学院吴锡民教授《当代北海疍民生计变化与选择论——以央视近年来拍摄的三部专题片为例》。作者从艺术哲理作为契机,分析当代北海疍民的“生计选择”,认为依然迷恋疍家传统生存之道的水上居民,着实愿意过并喜欢过被称之为“人生常态”的自足自乐的简单生活。这种生活,不乏世上古老真理的蕴含,那就是:活得简单方能活得自在。肇庆学院博士肖起清教授在《民间信仰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以西江流域民间信仰为基础》一文中,认为民间信仰是非官方的信仰理念、行为习惯和制度化仪式的统一体,具有广泛参与性、空间地域性、多元分散性、自发制度性、民间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民间信仰是以生活和历史为基础的民众精神生活,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引导民众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认知,也能促进民众自我组织和自我约束。
其他栏目文章,如玉林市委党校张秉文副教授的《构建玉林“北部湾商贸物流基地”的探讨》、南开大学博士生王广峰的《毛泽东邓小平所有制思想比较研究》、东莞理工学院博士后宋秋敏的《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文化的传世价值解析》、玉林师范学院博士王卓华教授的《邓汉仪诗歌别集考略》、盐城师范学院博士王佳琴的《语言变革视野下五四新诗体式几个现象的阐释》、玉林师范学院博士后冯广圣的《“社会评论”定义的语义学辨析》、玉林师范学院博士李杰的《生命伦理视野下幼儿教师培训理念的创新路径探析》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学术见解,值得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