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2014-03-12 00:09:57□欧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政治

□欧 斌

(玉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

□欧 斌

(玉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新媒体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及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对大学生的教育步伐缓慢,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充分把握好和运用好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的教育形势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亟待提高和创新。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思政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难点,如何更好地认识新媒体的作用,更好地创新教育途径及方法,改进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含义和类型

新媒体从狭义上定义是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通常也被称作数字化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机航媒体、户外液晶、移动电视、电子报刊等等,并且更多新的形式不断涌现。从广义层面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电视、杂志、报纸、广播、户外)之外的所有媒体形式,新媒体具有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特点,包含手机媒体、微博、微信、飞信等多种媒体载体形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传统媒体,并且呈现出融媒介、整合营销的大趋势。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

新时期里尤其是身处快速发展的社会里的大学生,接触事物的速度及接受力,都是快速和直接的。所以当网络这种快捷方便的获取信息的新方式一旦被他们接触,就势必会冲淡传统方式的作用。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并且可能比教师所教更加的全面。学科教育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枯燥的思政理论,让学生不爱听、不爱学,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客观事实。传统说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正变得匮乏。

同时,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大学生的“浸染”更加迅速。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时髦”和接近“网络”。现在很多不熟悉网络的教师对学生也逐渐失去了以往的“知识崇拜”的魅力。网络仿佛成为了大学生的一个标杆,他们宁愿去上网,也不愿意听教师的这种思政说教。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都是取材于网络,因为很多道德事件都是起源于网络的传播,而且更加的快速、全面、广泛,学生可以直接看网页,评论文章,他们对道德有自己的价值认知和判定,传统课堂思政教育好像失去了“效

用”。

(一)价值观导向功能

价值观导向是首要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培养在网络时代更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网上的言论、信息,网络功能的多样化、多形式,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首先,新媒体为思政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新媒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与时俱进的环境;最后,新媒体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加的顺畅且学生易于接受。利用新媒体、网络等形式对大学进行思政教育,更加的便捷、直接,其效应也是“事半功倍”的。

(二)理论导向功能

除了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新媒体在这些方面的导向更加的具有“塑造性”。网上有大量的信息,包括新闻、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大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素材,并且方便有效。而且现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总是能够引导社会的观点热潮,很多道德高尚的模范以及道德败坏的例子在网上传播影响极大。如果大学生面对热点能够明辨是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起学校的任何传统思政说教,更生动和具有说服力。所以,一定要充分注意并利用好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导向功能。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及思政教育工作难点

(一)外来文化的入侵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很大,但是如果操作不当或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外国的思想文化也在影响着中国,其中一些不好的风气和思想也随之进入。大学生对于这种外来新鲜的“思想”缺乏应有的辨别力。不得不承认,西方的网络技术比我国有优势,因此必须注意这些网络媒体背后对我国大学生所渗透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以防出现大学生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盲目崇拜。这就是是我们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育人的同时要学会“树人”。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落后及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习课本知识的基本方式展开。但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事物都是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不仅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在发生着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受教育方法也在时刻改变。现在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上网也成为了他们课余之外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所以必须合理的运用好这一形式。同时,现在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尤其是网络教育意识需要得到提高。我们教课的素材很多都来源于网络,但是很少用网络来让大学生进行受教育的主动性尝试。部分老教师连电脑都不熟悉,更不要说去开通微博等新兴媒体了。

(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自律问题

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千万不能一刀切,把方法全部寄予网络。网络内容是丰富的,有我们需要的素材,也有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大量的垃圾、色情、暴力、游戏等资源。现在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有些同学甚至旷课玩网络游戏,这是我们必须要防范和注意的问题。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并使用网络和新媒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同时还应该看到,网络是虚拟化的世界,大学生在大学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与锻炼,部分人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出现了对于社会交往的恐惧心理,不喜欢面对社会,不喜欢与人交往,从而导致性格孤僻,这就是网络的副作用。所以我们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严加防范。

四、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因“时”利导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网络社会,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高校一定要注重这种新方式,与时俱进,主动占领这个教育“高地”。现在很多高校对新媒体和网络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还是过于谨慎。一是担心新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影响力,在没有成熟和经验的情况下,运用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二是不懂如何更好的把新媒体与当今的思政教育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两点基本限制住了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运用。所以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媒体的应用方法。在课题研究上,要适当注重对新媒体方面的研究倾斜,同时一定要认识到当今教育的大势所趋。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主要交流和沟通方式,因为它的无地域限制性,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观和行为观,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审时度势”,并且能够因“时”利导。

(二)拓展网络阵地,增加大学生思政教育新形式

要想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拓展新媒体的形式,综合协调利用。在网络论坛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的思政论坛,通过展开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和互动,讨论热点事件,发现身边的道德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新媒体方面,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有手机,通过飞信、微信等移动网络平台,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加强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利用微博来传递信息,比新闻网页、论坛更迅速,更具有时效性。同时,高校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建设,建立双向互动平台。“红色网站”的信息内容必须按照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的原则来建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手段多用,形式综合,就能够与大学生保持一致的步伐;只有想他们所想,知他们所需,因势利导,再配合一定的教育技术,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三)大兴学习之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家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本领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如此。当前教师的自身素质,尤其是网络素质还亟需培养和提高。有一些老师,虽然知识量比大学生要多很多,但是可能在网络方面就不如学生,甚至有些老教师对于网络都很排斥,只顾围绕自己的课本和讲台转。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包括上网的知识与能力。要学会对网络的正确应用、合理应用,做到与大学生同步,提高自己的网络及综合素质。

(四)不断创新,从网络技术教育到网络价值观教育转变

可以说,这个从技术到价值观教育的转变是一个全新的大胆的创新。学校的教育除了常规的学科教育,必要时可以开设网络价值观教育,要让青少年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提高分辨网络世界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网络技术教育已经是一门课程,而网络价值观教育也应该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甚至比技术教育更关键。实事求是的说,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而且大学生的接受能力非常快,网络在他们手中几天就可以变得很熟练,网络技术教育虽然有必要,但是比起价值观的教育地位在当今时下可能会更弱一些。因为网络技术教育是增强学生的武器,而网络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学生的方向,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网络技术越强大,危害性就越大,如黑客。所以说,我们有必要开网络价值观教育这一课,并且把它与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以传统教育方式促进和补充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思政教育只是思政教育的一种方式,而且目前还是辅助的一种方式,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教育方式,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说,大学生的性教育本来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现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做太多,反而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信息,这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而这时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知识宣传,课堂讲座等方式来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就可以避免网络的负面性。所以对于工作者尤其是校团委等部门来说,一定要多组织和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有益的的方式来促进和补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在新媒体运用及网络教育方面,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其潜力和功能,创新工作途径,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取得更好效果。 ■New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1]姜文婷,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林艳,试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创新[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3]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德育,2009(10).

[4]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与路径选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5]卢泓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型学习平台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1).

【责任编辑 吴庆丰】

OU Bin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and Internet has changed people's way of life; it is also changing people's education view and the view of value. Changes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slow dow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dea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changed a lot. As a university teacher,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make good use of new media network, improve the methods of working in an innovative way, so as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efficiency.

new media; network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41

A

1004-4671(2014)01-0142-03

2013-12-01

欧斌(1976~),男,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政治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