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阿尔的太阳》赏析

2014-03-12 08:34刘广涛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名作欣赏 2014年5期
关键词:苦艾阿尔海子

⊙刘广涛[聊城大学文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作 者:刘广涛,文学博士,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这首诗写于1984年4月,于1985年发表于山西大学“北国诗社”主办的《北国》诗刊,是诗人海子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隔着国界与时代,诗人海子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由衷赞美。该诗涉及梵高诸多绘画名作,海子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显示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宽广的艺术视野。通过对该诗的解读与赏析,我们不但可以发现海子和梵高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还可以窥见海子从事诗歌创作的内在激情与精神动力,其后来的命运似乎早已蕴藏诗内。

海子对《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①(以下简称《阿尔的太阳》)这首诗的标题有一条自注:“阿尔系法国南部一小镇,梵高在此创作了七八十幅画,这是他的黄金时期。”这个简短的注释,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阿尔,它不但是梵高艺术生涯中一个醒目的地理坐标,而且是一个金黄的“阿尔时期”。

阿尔(Arles)一译“阿尔勒”,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一个古老的小城,拥有丰富又独特的古罗马文化遗产。梵高的“阿尔时期”(1888.2.21—1889.5.3)是他艺术上最杰出的时期,也是他人生最戏剧化的时期。梵高,这位命运坎坷的画家,在阿尔真正找到了当一个职业画家的感觉,同时也悟出了绘画与生命的本质关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梵高创作了近二百多幅作品,《向日葵》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作为诗歌标题的“阿尔的太阳”具有丰富的意蕴。这个“太阳”除指物理意义上的星体外,还可喻指梵高的绘画代表作“向日葵”以及“梵高”本人,“太阳——向日葵——梵高”就构成了复合象征意象。首先,我们看“向日葵”和“太阳”之间的联系。向日葵被称之为“朝阳花”或“太阳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国,向日葵是太阳神的象征,因此向日葵的花语就是“太阳”。在古希腊神话中,向日葵与太阳也有着不解之缘,据说它是由爱慕太阳神的水泽仙女“克里提厄”变成的,“克里提厄”由此被称为“向日葵神女”。在法语里面的“向日葵”,据说就是“落在地上的太阳”。其次,我们看“梵高”与“向日葵”的缘分。荷兰原是郁金香的故乡,梵高却不喜欢此花,反而认同法国的向日葵。早在巴黎时期,梵高就爱上了向日葵。来到阿尔后,他喜欢采摘向日葵,用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梵高的头发棕里带红,就连络腮胡髭也全是红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盘颜色相似,因此有人指出,向日葵就是梵高的自画像。翻译过梵高传记的余光中先生认为,“太阳”、“向日葵”和“梵高”属于“三位一体”。海子《阿尔的太阳》,就是写给画“向日葵”的梵高的,副标题则进一步点明,梵高就是“我的瘦哥哥”,就是“阿尔的太阳”。

该诗正文之前有一段引文:“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这段引文出自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有一篇寓言叫做《猴子与猫》:猴子骗猫偷取火中栗子,结果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被烧坏了脚。梵高用“火中取栗”来比喻艺术创作是燃烧生命的冒险行为。对艺术家而言,创造需要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用尽生命的热情和力量。梵高曾告诉提奥:“我的作品是冒着生命危险画的,我的理智已经垮掉了一半。”那么,梵高为何感喟“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呢?这个问题关涉梵高的信仰观,又与其创作观不无联系。

梵高出身于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家庭,父亲是一名牧师。25岁的梵高曾到比利时南部的博里纳日煤矿区开展传教活动,由于过度热情,反被教会取消传教士资格,从此却走上绘画之路。在散文《巴黎看画记》中,余光中指出,梵高一生有两大狂热:早年做传教士,希望把使徒的福音传给劳苦的大众,却惨遭失败;后来做画家,希望把具有宗教情怀的生之体验传给观众。余光中先生的观点是中肯的,他没有把做传教士和做画家完全对立起来。在梵高看来,大自然中的太阳正是神性的存在,相信神的人,理所当然就应该信仰太阳。宗教情怀与艺术激情相结合,使得梵高发现了大自然中独特的大美,其绘画因而别具精神内涵。

《阿尔的太阳》共有27行,整首诗一气呵成,并未划分诗段。为了便于分析解读,笔者将其分为四个诗段。我们先看第一诗段——

到南方去/到南方去/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没有月亮/面包甚至都不够/朋友更少/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本诗段开篇即为“到南方去/到南方去”,强烈的节奏感似乎表明梵高去阿尔的决心,其句式和语气显然受到梵高传记的影响。海子对梵高的认识主要通过阅读梵高传记和观赏梵高作品。余光中的译本《梵谷传》1957年在台湾出版②,而中国内地由常涛翻译的《梵高传》③1983年刚出第一版。海子读到的当是刚面世不久的常涛译本。“向南,向南,向着太阳”是“常译本”的一节小标题,“余译本”则将其译为“向南方,永远向南方的太阳”。当年果断南下阿尔的梵高,曾经做过艺术商人和传教士,现在决心做一名画家,他的南下之路可简单概括为:“艺术商人——宗教传道——艺术创作”。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的海子也曾萌生“南下”的强烈愿望,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打算明年去南方,去遥远的南国之岛,去海南。在那里,在热带的景色里,我想继续完成我那包孕黑暗和光明的太阳。真的以全部的生命之火和青春之火投身于太阳的创造。”④海子计划去南方,竟然也是为了艺术创作,不知是否受到梵高所走的艺术道路的启示,但至少表明,海子对梵高“阿尔之行”的意义是非常理解的。

1.1 生物学学科的课程性质 《新课标》就生物学的课程性质指出:“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1]。生物学既有自然科学的本质属性,又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内容、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因此生物学教育的本质是基于生物学学科属性的科学教育。

本诗段“没有……没有”、“不够……更少”和“只有……”这样的句式,准确地写出了梵高的坎坷命运和精神追求。海子懂得梵高在世俗世界里的缺失,当然也懂得梵高在艺术世界的丰盈。梵高一生穷困潦倒,作品不被世人接受,在爱情上也没有得到心爱的人的眷顾。他终于发现,唯有绘画才是他真正的永远的情人。也许只有在画作中,梵高才能找到他自己。

如何理解本诗段“一群苦痛的孩子”?笔者认为,一方面,那群“苦痛的孩子”不是别的,正是艺术家笔下用心血凝成的一件件作品,正是梵高的绘画和海子的诗篇!成功的作品是艺术家光荣的标志,另一方面,那些伟大的作品——艺术家的“孩子”——却往往会无情地“吞噬”艺术家的“一切”,“火中取栗”的寓意一旦得以印证,“吞噬一切”这个词令人不寒而栗。同梵高一样,海子最终也被那群“苦痛的孩子”所吞噬,简直是一语成谶!生生死死,海子和他的“瘦哥哥”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各自狂热的艺术追求,他们宁愿放弃物质和情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而又追求无限的精神信仰,这是常人所不理解和无法接受的,也是难以达到的境界。

瘦哥哥梵高,梵高啊/从地下强劲喷出的/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是丝杉和麦田/还是你自己/喷出多余的活命的时间

第二诗段的抒情直抒胸臆,情感强烈而思想深刻。海子认为,梵高的创作激情是在喷涌,如同地下火山的爆发。这种喷涌固然可以创造出诸如《丝柏》(即“丝杉”)、《麦田》等著名的油画作品,但同时也极大地缩短了艺术家的正常寿命。因此,这种不要命的创作是危险的,恰如火山爆发一样“不计后果”。艺术之火在照亮他物之时,却吞噬了自己,并把一切化为白色的灰烬。海子在其日记中写道:“我的燃烧似乎是盲目的,燃烧仿佛中心青春的祭奠。燃烧指向一切,拥抱一切,又放弃一切,劫夺一切。”⑤海子理解梵高的创作激情和悲剧命运,是基于其自身对创作激情与个体命运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所以“瘦哥哥梵高,梵高啊”这率性而亲切的呼唤才脱口而出,毫不显得做作。

其实,你的一只眼睛就可以照亮世界/但你还要使用第三只眼,阿尔的太阳/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把土地烧得旋转⑥

第三诗段语气稍微舒缓下来,并逐渐向第四诗段过渡。如果说前两个诗段写出了海子对梵高苦难与命运悲剧的深刻理解,本诗段则写出了海子对梵高绘画天才的崇拜。在海子心中,梵高凭借一只肉眼就可以“照亮世界”,但他还要使用“第三只眼”。“第三只眼”亦即佛教中的“天眼”,象征着开悟,被称作“智慧之眼”,海子借用它来解释梵高所具备的超前的绘画观念和超强的艺术感觉。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梵高表述了自己的绘画理念:

当我画太阳时,我要让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速度旋转着,正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梵高观察世界时所拥有的非凡的艺术感觉,仿佛来自神秘的“第三只眼”。阿尔时期的梵高不仅画燃烧的向日葵,还画灿烂的果园,扭得像火的柏树,起伏如波涛的地面,转动如漩涡的太阳和云,这些都是其巅峰情绪体验的反映。以其《星空》为例,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天空,像燃烧流动的河流;一切似乎都在旋转、躁动,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色彩。有人说梵高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改变了人们的眼睛;也可以说,梵高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拥有了非凡的“第三只眼”。而诗人海子则把梵高的“第三只眼”外化为“阿尔的太阳”,在太阳的“神启”下,梵高获得艺术上的突飞猛进,其“太阳信仰”也得到最好的说明。接下来请看第四诗段——

这一诗段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具阐释空间的部分。如果要找出本诗段关键词的话,“向日葵”、“橄榄园”、“苦艾酒”和“洗礼”不可或缺。而“火”则是贯穿其间的红线,属于关键中的关键。在梵高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从某种意义上讲,向日葵是梵高的崇拜物。这崇拜也是梵高对太阳的崇拜,对色彩的崇拜。本诗段的“向日葵”在诗人海子的眼里,被描写为“黄色的痉挛的手”,这只手当然是梵高“举起”的。获得太阳“神启”的画家梵高,邀请“火中取栗”的艺术家们,不但要成就艺术上的创新,还要用象征着艺术的向日葵——太阳,代替天上的上帝,从而完成艺术家新生的“洗礼”。海子甚至怂恿“红头发的哥哥”,要他“喝完苦艾酒”就点燃那“强暴的一团火”,让生命恣情燃烧!海子充分理解梵高那团火所包含的“反叛”精神。在艺术世界里,没有“反叛”便没有“革新”,但是,能否用艺术代替信仰加以崇拜呢?海子似乎急切地渴望从梵高那里,获得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当海子这样呼唤的时候,这个“以梦为马”的诗人,正加速燃烧自己!

本诗段中的“橄榄园”既有宗教典故,又蕴含梵高和高更之间的绘画故事。

《圣经》中的“客西马尼园”是基督耶稣经常祷告与默想之处,也是其被门徒犹大出卖和被捕的地方,因为园内有八棵橄榄树,亦被称为“橄榄园”。在西方传统中,“橄榄园”往往具有宗教象征意味。画家高更和埃米尔·贝尔纳,都画过橄榄园中的基督这个题材,梵高看过他们的草图后,并不满意。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说:“我不会画一幅基督在橄榄园中的画,更多的可能是画橄榄的收获,就像人们现在所看到的。”高更在阿尔离开梵高以后,根据从前的草图画了一幅油画《橄榄园中的基督》,他将“橄榄园”中受难的基督耶稣的脸容画成了自己,仿佛是在宣告:艺术家的受难就是基督的受难。1889年,梵高重拾橄榄树这个题材,仅在5月至12月,就画了15幅《橄榄树》或《橄榄林》。梵高写信跟弟弟提奥说:“这个月我一直在画橄榄树,因为它们中间那看不见的基督让我无法自已。”梵高用自己的画作向高更和贝尔纳证实:他不需要以历史悠久的“客西马尼园”为题材,也能传达出生命痛苦的感觉。

“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烧吧”,既属于高潮部分,又可看作尾声。“苦艾酒”是一种有轻度致幻作用的绿色烈酒,在19世纪下半叶,受到欧洲艺术家的喜爱,在法国更成为流行时尚,被称作“绿色小精灵”或“绿色仙子”。苦艾酒的历史充满了争议,喜欢它的人奉它为“绿色精灵”;而厌恶它的人把它当成致人精神错乱、引发社会问题的“绿色恶魔”,可谓毁誉参半。据说高更在巴黎初见梵高,就向他推荐苦艾酒,还说,这是唯一适于艺术家喝的东西。而后,苦艾酒则成了梵高的至爱。阿尔时期的梵高,甚至作画时索性以苦艾酒代替食物。⑦可以说苦艾酒浸泡着梵高的痛苦和梦想,悲伤与癫狂。不妨设想,喝完苦艾酒的“红头发”梵高,会以怎样的生命姿态去点燃其艺术的火把?“烧吧”——站在“瘦哥哥”身边的诗人海子,在为梵高大声喝彩!

综上所述,该诗从痛苦、命运、才华、激情、艺术等方面切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海子对画家梵高由衷的热爱和崇拜之情。红头发、苦艾酒、橄榄园、向日葵以及星空、丝杉和麦田,这些细节表现出海子对梵高生命状态的倾情关注及对其绘画作品的深刻理解。海子是在灵魂层面上遇到了梵高,那位“瘦哥哥”既是其心灵知音,又堪称其精神导师。这首酣畅淋漓的诗歌与其说是献给梵高的,毋宁说是写给海子自己的——他本人不愧为“中国诗坛上的梵高”。

① 选自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 台湾余光中的《梵谷传》为繁体中文,原作者为美国的欧文·斯通,1957年由重光文艺出版社初版;1978年修订后由大地出版社初版,1983年出版到第5版;2009年增订后由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③ 常涛翻译的《梵高传》,原作者为美国的欧文·斯通,1983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初版。

④⑤ 摘自1987年11月4日海子的日记,参见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1页。

⑥ [荷]文森特·梵高:《亲爱的提奥——梵高自传》,平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见封背文字。本文所引用的梵高致弟弟提奥的书信,均选自本书。

⑦ 阿尔的咖啡馆也有苦艾酒风行,梵高一度沉迷其间。

猜你喜欢
苦艾阿尔海子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苦艾草之歌
有些房门不必打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苦艾酒 潜入灵魂深处
梵高的1888
童年艾蒿香
怪脸:生活在德国的叙利亚难民阿尔沙特
山野月色(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