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的商业化

2014-03-12 10:33邢迎平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571127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商业化艺术性戏曲

邢迎平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571127)

一、正确看待戏曲的状态

中国戏曲起源甚早,却成型较晚,步履艰辛地走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到现在发展成为完整、统一、和谐、优美、成熟而系统的假定性综合艺术。

然而,历经近千年发展的中国戏曲,时至今日,却要面临一种新的状态,也就是老生长谈的,戏曲处于了一种边缘艺术的状态。换一句说,就是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阮润学在《中国戏剧》1993年第九期发表的题为《戏曲的阵痛与振兴》文章中说“对于当前的戏曲形式,既不必过分悲观,也不能过分乐观。戏曲艺术是‘夕阳艺术’,快进博物馆了,这不符合现实;而戏曲艺术是‘超现代艺术’,只需要继承,不要改革创新,这也难令人信服。”虽然时间过了21年,但他说的依然是现在戏曲的实际情况。

我们不能单纯认为是许多艺术形式、多种娱乐方式对观众的争夺;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如电影、电视的冲击所带来的。虽然这些艺术形式无疑对戏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地认识到这并不是戏曲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意识到,促使戏曲发展的办法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自救”。

二、两条路折中而行

“戏曲艺术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是迎合观众,还是不迎合观众?”记得一位老师曾问过这样的话。其实在这句问话当中,就体现出当今对戏曲发展所持的两种意见。

迎合观众可能有失艺术性,不迎合观众又存在生存危机,难道就没有一条融合的道路?戏曲发展观众必将有失艺术性,有了艺术性就不会得到观众的喜爱吗?我认为不是那样的。我们的观众不会没有眼光,只喜欢低俗无聊的东西。而且前人也向我们证明了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如梅兰芳1930在美国历时半年、演出七十多场,没有一个合适的商业计划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相信随着国家精神文明的大力提倡,我们的观众欣赏水平会越来越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戏曲艺术能够吸引过去许多辈的观众,也同样能够吸引现在的观众。戏曲艺术要发展,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就要走商业化的道路。

三、戏曲的商业化之路

1.戏曲与商业需要结合

鱼与熊掌将要兼得,也就是戏曲艺术性与商业化的结合。只有当我们不再将现代化的戏曲审美观念仅仅当作我们戏曲从业者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有东西,而是当作为与观众真正的自然对话;只有当我们把戏曲看作艺术之神和商业之神的共同子女,且认识到商业化运作并不妨碍其高贵的天性;只有当我们以现代化的手段,按照戏曲自身的规律科学地管理戏曲的时候,戏曲才能恢复其自由。

2.戏曲商业化的步骤

一个剧本的产生是由创意而来,创意经过思考、改进初步形成计划(剧本确定),计划经过评估和测试并进一步改进(也就是对一个剧本排演之前进行的可行与不可行的预测),确定目标后投入生产,生产后等待效益,做一些必要的产后服务,这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戏曲生产过程。我们戏曲行业需要自己的戏曲制作人,能够将这一完美的戏曲生产过程辅助于现实。

第一步,寻找剧本—— “蓝天设想”,进入幻想天地,开始编故事,或发现剧本并进行及时的购买上演权。

第二步,预测阶段——“天气预报”,进入戏曲试验,对可行性做必要的测试。

第三步,确定计划制定策略——“设计图纸”,为戏曲剧目的未来设定一个实际的计划路线。

目标确定后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和具体手段去促进目标完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实现目标总要具备一些基本必要的条件,资金是首要的问题。

第四步,寻找资金——“四十大盗”,这里不是说要像四十大盗一样的抢劫,而是说寻找资金的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一部戏要真正的开始运作,每一个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剧本的购买,导演、演员、舞美、服装、化妆的资金消耗,剧场的租用等一系列的组成部,加起来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列举出一些筹集资金的方法。(1)寻找投资人。(2)找合伙人。(3)寻找某些公益基金或争取某种奖励基金。(4)最坏的一种办法,找一些相信你的伙伴来搞演出,等演完后拿到资金再分红。这就需要大家有同样的信念,同样热爱戏曲事业。

资金一旦正式到位,戏也就要开始正式制作了。

第五步,戏曲正式制作 ——“航船启程”,戏曲的正式排练如同航行的船的一样,随时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物色导演、演员,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化妆师等进行前期准备完成后,这部戏就进入到实际排练过程了。在排练中,基于完整性考虑,剧本创作者、演员、导演、音乐唱腔设计、伴奏、舞美灯光设计及操作人员等各工种都要协调作战,都要大胆创新,向时代靠拢。《中国戏曲通论》中就曾说过“戏曲为实现现代化而进行的一切改革、创新,又不能割断自己的传统,而要把这种创新与传统结合起来,”让“这种古老传统因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而富有新意,它在更高的意义上显示了我们传统艺术的特色与光辉”。

第六步,演出宣传——“魅力传媒”,要想让这次演出的上座率得到满意的数字,要充分利用传媒的魅力。

在演出之前,一定就要开始做宣传上的工作了,要积极地进行“怎样才能吸引观众到剧场”的研究。这是演出前最后的一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出的上座率,也就是这出戏制作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

拉开大幕,丑媳妇就要见公婆了。一出新型的商业化戏曲制作就进入了尾声,此时,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观众的手里。

第七步,反馈演后观众意见和建议——“意见簿设立”。

一场戏演完了以后,一定要想一些办法让每个观众都能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将好处发扬,将坏处扼制,有助于我们这部戏的质量提高。

任何戏在百老汇,都有两到三个星期的试演,听取观众的意见。他们高度重视市场的反应。而我们所缺乏的,就是这种与观众的直接交流,直接听取观众的意见。

以上的各个步骤是可以根据具体实施的情况而进行调整。

四、与戏曲商业化相关的思考

“推进戏曲商业化利大于弊”。此话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贾志刚所说。不知是谁还说过,“推进戏曲商品化是戏曲走向未来、贴近百姓的唯一途径。”我也知道市场效益与艺术追求之间一定存在着矛盾,戏曲艺术还并不熟悉市场,市场对戏曲也比较轻视。但我们一定会找到大众理解并易于接受的戏曲表现形式,从而适应市场,逐渐发展市场,最终占有市场。

戏曲要走商业化道路,还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能因商业化而损失了艺术性。我们向百老汇学习的是一些经营方式,并不是纯商业化的思路;我们向百老汇学习的是观众就是上帝的理念,并不是学习那为了利益而表演低俗无聊的戏剧。

戏曲艺术性与商业价值兼得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横向借鉴。如音乐剧、话剧、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任何行业都能为戏曲的商业化进程有所帮助。

国外有众多的戏剧演出成功的例子,怎能不给我们心中带来无比的激荡和新的启示呢。如果百老汇是唯利是图,那么处于贫困经济氛围中俄罗斯戏剧的繁荣又如何解释呢?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念,通过对成熟经验的借鉴,通过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试验,找出一条适合戏曲的商业化道路。

猜你喜欢
商业化艺术性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