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华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050000)
河北民间舞发展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
赵永华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050000)
“民间舞”从词意来看便可理解为取材于民间,反映人民的生活,流传于民间,人民创作、人民表演、取悦于民,官方不曾干涉或很少参与其发展的艺术形式。但我国的民间舞发展相对于以上理解则有它的特殊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的“风”就有关于民间歌舞的记载,西汉专门的乐舞机构乐府曾采集过大量的民间诗歌和乐舞,宋代民间舞一部份逐步融成戏曲。20世纪上半叶民间舞在解放区被转化成为宣传革命的文化形式,加之有一批受过西方及前苏联舞蹈文化影响的艺术家的积极参与,民间舞的外延和内涵都在进行着重大的改变。建国以来大批国家团体的文艺工作者到民间采风,民间舞走向国家和国际的舞台,得到舞台艺术提升的民间舞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乡土的民间舞所效仿的对象。直到现在我国的民间舞蹈文化一直在以国家的文化体制、文艺政策为导向而发展。更为高级的意志形态主导着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这使民间舞在国际化、大众化和艺术形式及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淡化了一些各地民间舞的地域性风格和乡土气息。21世纪以后,人民似乎对产生于乡土中国的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火热开展,似乎有还民间舞以原生乡土面目的态势。就这样我国的民间舞就在乡间和舞台、体制政策和民间自觉之间徘徊发展。当然,并不能说这样的发展状况降低了民间舞的发展质量,相反我们能够在每年层出不穷的舞台精品中看到民间舞舞台形式发展的艺术水平,更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看到纯民间形式舞蹈的百花齐放。但民间舞在高端意识形态与大众乡土文化之间反复疏离和拉近的发展状况还是引起的人们的困惑和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民间舞,民间舞应该如何发展?河北民间舞蹈发展中也不外乎对这两个问的思考与探讨。
“民间舞”百度上这样解释:“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然而民间舞在发展,用概念来说明它是什么一是永远无法详尽其内容,二是会让人走入用概念来印证事实的误区。河北民间舞是怎样的,只用从河北民间舞发展的历史事实来说明了。本文以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河北民间舞发展历史脉落为依据来探讨河北民间舞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留给人的思考。
河北省民间舞,蕴涵丰富,绚丽多彩。据1983年的调查统计,河北省民间歌舞达一百四十六种。在每年的新年、春节传统的迎春花会等群众性业余文艺活动中,民间歌舞异常活跃。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井陉拉花,落子、狮舞、地秧歌、高跷、寸跷等。
建国以来有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到民间采风,对河北省的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这使得河北省各地的地域性很强、地方特色浓厚的民间舞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有了跟全河北省人民以至全中国人民见面的机会。1955年、1957年河北艺术学校和河北省歌舞剧团相继成立,这就为河北民间舞蹈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从乡间来到这里传授民间舞,并与文艺工作者一起把新创作的民间舞蹈成品搬上舞台。这时的河北民间舞继承了民间舞蹈文化的乡土气息,也得到了全新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的提升。1960年一大批优秀的舞蹈剧目,《茉莉花》《跑驴》《板舞》《扑蝴蝶》《放风筝》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很多传统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河北民间舞亦不能幸免,在这十年之间几乎没有新的民间舞蹈作品与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从1977年以后随着《恩情水》《扇鼓舞》等作品登上舞台,河北民间舞又向河北人民展示了它勃勃的生机,整理旧作品、创作新作品成为舞台上的河北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目标。我国是一个文化体制、文艺政策对民间文化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的国家。自然直接受文艺政策影响的舞台民间舞也反过来以更大的力量影响着纯民间舞的发展。民间舞的即兴性、自娱性一定程度上在逐渐消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河北省每个角落时,民间舞受到外来的文化的冲击着。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交谊舞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消遣活动,接踵而来的国标、霹雳、街舞等外国舞蹈由于节奏自由热烈,形式新鲜活泼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这时的河北民间舞又因此慢了发展的脚步。直到时间步入了21世纪,中国国力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国民注意到国力的发展与本土文化发展存在的不平衡性,中国的国际地位背后需要强大的本土文化支撑。这时“原生态”一词走入人们的文化视角,当人们回看本土文化时,似乎也在找回自己民族精神的根。此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推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受到保护之后的河北民间舞,在民间的发展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城市的街头巷尾出现了民间舞的的广场舞,而这时舞台形式的民间舞发展并不乐观,各级院团团正在经历体制转型的考验,艺术院校也正在受到省内各本科院校舞蹈学专业的冲击。各级单位仿佛没有过多精力创作河北民间舞新作品,而一再改编的民间舞旧作品面对市场化的文化发展环境并不能收到更多的社会及市场效益。就目前来看河北省民间舞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我们熟悉的河北民间舞蹈作品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六七十年代创作的。《茉莉花》《跑驴》《板舞》《扑蝴蝶》《放风筝》《捡棉花》等,这些作品跳了近五十年,有些作品虽然是90年代获得国际奖项但是却是经过反复改编的老作品,能够让老百姓广为流传被民众争相模仿的好作品也少的可怜。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舞蹈重回民间,但重回民间的民间舞除保留了舞蹈的外在动作形式之外,在乡土文化内涵上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更深厚。而是只留下了动作外形和更多属作用本身的力学特点。而原先存在于民间艺术身上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不容易轻易捕捉但又足以使人感动的艺术韵味已经难以找到了。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政治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外,回看河北民间舞发展本身,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农村的经济环境在改变,文化环境随之而改变。大批农品外出务工,农村原有的生活氛围改变了,民间舞与孕育它的土地有了距离。其次,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相继去世,而新的经济体制影响下的乡间文化氛围培育不出乡土文化更为厚重的民间艺人。而生活在城市的艺术工作者们受生活环境限制很难从灵魂深处表现纯粹的乡土文化。最后,民间舞缺失了内涵精神和乡土魂。艺人表现的艺术境界受其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影响,一个艺人是否能够表现属于民间舞特有的出灵动的、有生命力的、不容易轻易捕捉但又足以使人感动的艺术韵味取决于他对生活环境的体会。一但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民间舞的了精神内涵和魂就会缺失。
作为河北人,我希望河北的民间舞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们保护河北民间舞的同时,希望河北能够形成民众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性。希望在河北大地上生活的人民能够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舞蹈,能积极地用民间舞蹈去表现民间生活,用来自民间的感动去创作民间的舞蹈给民众看,营造良好的本土文化氛围,同时更促进河北民间舞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