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龙 (河北省省群艺馆 050000)
着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深入推动文化惠民
张利龙 (河北省省群艺馆 050000)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主体则是最广大的基层群众,笔者认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惠民,必须从根本上抓住最广大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位于社会基层的、占居群众主体地位的、最具文化建设潜能的基层群众的文化问题。
基层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最广大的群众的文化,是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因此,笔者认为,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同时,基层群众又是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最重要的资源,强调基层群众文化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群众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享有者,对群众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层群众是社会构成的主体,更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享有者。基层群众文化植根于群众熟悉的生活,紧贴群众生动的实践,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群众乐于参与、善于参与、愿意参与,基层群众文化才能迎来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只有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把自身自愿融入文化建设当中,自觉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发展。
(二)基层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文化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生活是精神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文化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都源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样,基层文化发展的源泉,也必须依靠群众自身的生活和实践,必须从群众需求出发,结合群众生活实际,挖掘素材、提炼主题、汲取灵感,在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基层群众文化。
(三)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是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有效催化剂。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创造和广泛参与的文化。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意愿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是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日益强烈。因此,广大群众迫切需要用质朴本真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样式抒发感情,寄托审美诉求和文化理想,获得精神满足和文化认同。这必然会激发蕴藏于基层群众心中的文化创造活力,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最深厚的精神动力。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镇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广大基层群众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文化追求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广大基层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首先,自20世纪80年电视、电影等现代媒体不断融入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随之,人们文化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欣赏视听节目;之后,手机、电脑、便携式音响设备等一系列现代化科技进入基层群众生活视野,青年人开始进入网络文化生活,特别是带动了一批中老年以健身、自娱自乐为目的健身舞为主要文化活动方式的迅速发展,并且目前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热潮。纵观群众文化的发展历程,每当一种新生事物进入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均随之会迎来一个群众文化生活新的高潮和繁荣发展期。
(二)基层群众文化需求逐年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卡拉OK、健身舞蹈等非传统的都市文化活动在广大基层农村兴起,并渐成时尚;二是文化品位逐步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越来越强烈,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已经更多地从单方面接受文化转变为主动参与和创造文化,热情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自主创造、张扬自我的手法更加千姿百态,参与人群更加广泛和普遍,基层群众文化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日益发展壮大。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广大基层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业余文艺团队不断涌现。如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南高洛村成立了“高洛古乐演奏团”,廊坊市南响口村成立了“南响口燕赵鼓吹乐团”,石家庄市宋营镇南豆村成立了“群星艺术团”,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岗头成立了“清凉山龙鼓艺术团”等。这些群众业余文艺团体的成立不仅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在促进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整合农村的艺术资源,对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四)政府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当前,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基层领导对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农村节庆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国家、省、市级群众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日益丰富,切实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并在基层群众当中产生了有效的激励和带动作用。
回顾近些年来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因众多主观和客观原因,距离真正的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如诸多陈旧观念和文化偏见,导致一些文化管理部门对基层群众文化重视关注不足,投入支持不够,缺乏精心规划部署和优先资源调配;一些专业文化工作者对基层群众文化热情不足,在理论上缺少认真研究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就发展基层群众文化而言,同样必须遵循这一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因即指群众自身,外因则指包括基础文化设施、经费投入、政府服务群众文化的方式和内容等。因此,笔者认为,要发展和繁荣基层群众文化,不仅要大力加强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力度,为群众提供开展文化活动必须的完善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充分激发基层群众自身的热情,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自觉、自愿、积极投身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来。共同发挥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就群众自身主体而言,群众是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
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必须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审美情趣,激发基层群众踊跃参与文化发展的热情和意愿,不断壮大基层群众文化队伍。
(一)要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审美情趣,激发基层群众踊跃参与文化发展的意愿和热情。如何有效激发广大群众的热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形成一种大家一致认可向往的共知和认同。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岗村,最初只有十几个文艺爱好者,自发地开展一些节庆性、自娱性的龙鼓文化活动,后来,逐渐发展到去周围村庄演出、去乡镇演出、到县城演出,至今已发展到多次参加石家庄市每年一度的鼓王争霸赛、千人大比舞等活动,并数次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随着活动影响的不断扩大,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激情也越来越高涨,现在已发展成一支有着百余人的文艺团队(清凉山龙鼓艺术团)。该文艺团队还于2011年元旦期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大戏院举办了首个专场演出,切实将群众自己的文化搬上了省会大舞台。每与该团队人员谈及此事,个个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之情。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在当地群众中形成了一种自觉强烈认同,有效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激发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文化发展的意愿和热情,必须通过竞赛、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和途径,让群众切实感受和体验文化活动为其带来的欣喜和愉悦。
(二)要进一步壮大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目前,全国各地基层虽从不同程度上建立了自己的群众文化队伍,但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还不够,特别是许多地方尚未形成自己的文艺队伍。这就需要文化部门面向基层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的免费培训辅导,着力打造一批“能说能唱、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基层群众文化复合型人才。同时,基层群众要充分发挥身边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要发挥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演出队、农家书屋、农家乐等,让基层群众的文化潜能在基层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竞相迸发出来。同时,依托基层的文艺骨干力量,扶持建立自己的文艺团队,并指导各个团队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从加强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力度方面来看,这是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基层群众文化有自发性特点,但它的壮大和提高,离不开政策资源的倾力支持,离不开专业文化的精心打磨,离不开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把基层群众文化摆在文化工作的重要位置,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不遗余力地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加大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地方政府财政要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倾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融资渠道建设更多的基层文化活动点和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搞要调研,切实深入群众当中了解当地群众的真正文化设施设备需求,并且要因地制宜,切实针对各地群众需求实际配发和建设,不能搞一刀切,避免产生物非所求等问题。其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场地建设必须坚持便于群众参与、适于群众参与的原则,切实使所建文化设施场地成为当地最广大的群众能够享受和使用的场所。避免出现因场地较偏僻等原因导致场地利用率不高,甚至常年闲置等问题。
(二)提高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文艺骨干是出谋划策、献力谏言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中文艺骨干的培养,才能保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性与持久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举办各类培训活动、交流研讨活动。其次,通过群众艺术创作、评奖、展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基层群众文艺人才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来。再次,还要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绩效激励机制,使社会上更多的文艺人才乐于投身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来。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拓展创新载体,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文化部门,仅仅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辅导和指导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还要大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表演、展示、竞赛活动。如河北省群艺馆2013年组织举办了舞动河北风社区舞蹈大赛,全省各地精选了25支社区舞蹈队伍参加了比赛。这一比赛活动不仅使大家看到了多姿多彩、风格多样的舞蹈作品,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同时还切实为广大群众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良好平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认可。只有把活动开展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艺术陶冶人们情操、培养人们品格、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积极作用,也只有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起来,才能做到由普及到提高,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一步步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此外,有关文化部门要从大处着眼,抓好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工作,形成系统网络。既引导基层群众开展有组织、有成效、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活动,又要从大文化出发,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更有高度。这样,基层群众文化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旧模式,形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格局,适应新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