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明剑
摘 要:中职计算机课上常存在课堂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要实现课堂的有效管理,可通过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法、成立师生管理共同体和实施激励与引导等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或消除课堂不良行为。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课 课堂管理
课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教师都希望能将课堂管理好,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但几乎每一位中职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中职课堂很难管理”“中职学生难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向大众化普及,招生不设门槛,就读中职的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课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这将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影响到中职生的成长、以后的发展和幸福。
在中职计算机课上,同样存在较多的不良行为,课堂管理问题与其他学科有相似的地方,但计算机教学一般在计算机房中进行,出现的问题也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我们要提高计算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先要从常见的课堂不良行为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中职计算机课常见的不良行为及原因
1.中职计算机课常见的不良行为
中职计算机课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一是当教师在辅导其他学生时,趁教师不注意偷玩电脑游戏或手机游戏等现象较多,自制能力差;二是因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睡觉或伏在桌子上;三是讨论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甚至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四是故意损坏鼠标、网线等设备或自行安装其他软件,破坏系统等;五是教师在讲解学习任务时常出现不专心听讲、走神、开小差等,造成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六是不遵守课堂纪律,随意走动或外出等。
2.产生课堂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
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有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但本文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分析。大量的课堂不良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学生方面的主要原因有:自我控制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内容听不懂;寻求注意;对老师有意见等。教师方面的原因:对中职生的认识不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处理没有切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造成学生听不懂或不想听而容易产生课堂不良行为;管理方法不当,对课堂问题缺乏预防措施或当出现课堂问题时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等。
二、有效管理的内涵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一方面能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为宗旨。最有效的管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管理。教师若能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便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而将更少的时间用于管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培养。经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可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法、成立师生管理共同体和实施激励与引导等措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或消除课堂不良行为。
三、有效管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有效管理的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与关爱学生,我们不仅要俯下身子看学生,而且在心灵上与学生形成沟通交流,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才能给学生一种信任感,倾听到学生的心声,学生才会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或指点。其次是要真正了解学生。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读懂学生的言行,才能找到教育教学的起点,才知道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需要的教师,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敬佩。
2.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反之,则会降低学习效果,容易产生课堂不良行为。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安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教师是影响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充满激情的状态和良好的风度,以自己的语言举止、姿态动作等感染和影响学生;要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如和集体共同制订计划和做出决定,乐于帮助学生,多鼓励等,有效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主动精神,提高活动效果;要采用适合中职生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目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以上这些措施都能有效营造出积极课堂氛围。
3.优化教学设计和方法
我们要针对大部分中职生存在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课教学中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某个案例为总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是核心,任务设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任务设计要有趣味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有收获,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参与学习的活动获得成就感,能使他们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逐步改变他们的厌学情绪,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
4.成立师生管理共同体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通过成立师生管理共同体,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担负起一定范围的课堂活动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1)成立管理小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和学习情况及行为表现等因素,将5名左右的学生组合为一个管理小组,每个小组要选定小组长(或轮流担任)。小组长要负责学习内容的组织、课堂行为的管理和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等。每次上课结束前要进行小组评价,评价内容除了学习情况外,还要对小组间的课堂纪律情况进行评比。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评价和引导,促使小组长和小组成员不断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
(2)共同协商制定规则。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课堂规则,通过协商来制定课堂规则。实施步骤主要有:一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出在教室里“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列出相应的清单;二是请学生从清单中选择他们认为真正需要的规则,并说出选择这些规则的原因,师生经过协商后,保留5条左右的比较精炼且必要性大的内容;三是通过协商制定违反课堂规则要受到的相应教育惩戒,要让学生懂得教育惩戒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痛苦,而是改进他们的不良行为。
(3)提高学生对课堂规则的认识。虽然学生参与了课堂规则的制定过程,但在执行过程中仍需加强学生对课堂规则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醒、课后评价和平时交流等多种途径为课堂秩序的建立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清楚教师的期望,懂得在课堂上不要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如何做及如何去努力等。
(4)有效执行。当课堂不良行为发生后,教师首先应当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教育惩戒措施。其次,让学生对其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清楚自述、充分说明,这样可以了解其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三,教师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后,要执行事先制定的教育惩戒措施,帮助学生自愿和主动地做出改进课堂不良行为的口头或书面承诺。教育惩戒处理得好就是一次成功的育人活动,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内心要清楚教育惩戒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错误中发现自己的潜在长处,对之加以积极引导,让学生获得自身发展。
5.实施激励与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中职生虽然在课堂上不良行为多,但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样渴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渴求得到赞扬。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实施激励性评价和引导,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和表扬学生。常用的激励性语言有“对、有潜力、有进步、我相信你能做到、我对你抱有希望”等。这些积极语言更容易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只要任何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的快乐。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能不断取得成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培养良好行为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要帮助他寻找个人优势、积极方面和努力的方向等,并给予积极期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成长点和发展方向,使学生朝着追求卓越表现的方向不断进步。通过教师不断的激励与引导,不仅能减少学生课堂消极行为,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积极行为的形成;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及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
[2]孙冬梅等.课堂管理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