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先哲文章,寻求为文之道

2014-03-11 22:00陕西省柞水中学长孙永健
语文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智商鞅国民

◆ 陕西省柞水中学 长孙永健

毛泽东

“文章”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荡》“序”:“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这里所说的“文章”是指礼乐法度、礼仪制度的意思,从一定层面上看,文章的起源就注定和时代社会的发展相关联。而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概念则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社会功用。所以说,文章是感情的升华,是内心思想的独白。任何缺少思想、缺少情感的表述都是苍白的。而思想情感的表达必须以现实社会为载体,必须有感而思,有感而发。综观当下的考场作文,失范的最大原因是考生只关注了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素材的叠加和拼凑,缺少思想情感和现实针对性。本文试图由毛泽东的一篇文章来寻求作文之道。

《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

乌乎!吾欲无言。

【背景介绍】1912年,湖南省立一中(今长沙市一中)始建,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在普通(科)一班读了一个学期。在就读的这个学期里,他写了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的最早的文稿。原件现藏中央档案馆。当时的国文教员柳潜(湘阴人,前清秀才)读此文章后,写了以下赞誉评语。

【作文评语】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写作启示】这篇文章给我们如今的考场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1.开篇恢弘,大气磅礴。文章一开始,毛泽东就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古以来,国民思想愚昧,民智不开,往往不理解、不接受好的政策法规,到了民国也不例外。这是国家几乎灭亡的根源所在。这样的开头就将文章放到了一个大的层面,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关注社会民生的态度。

2.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议论文讲究严密的论证思维,用思维来说服人,用思维来展示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在文章中用了一个反问句,开始了自己的论证,其论证逻辑是这样的:法律本是要造福人民的。对于一个好法律,人民应该是欢迎和拥护的,政府要人民信任和接受是很容易的。对于一个不好的法律,人民必然反对,即使政府要人民相信和接受也是枉然。这是民主法制体制的基本前提。商鞅的法律能富国强民、惩奸除恶、保护人民权利、树立国家军威,这个法律是非常好的法律,百姓应欢呼才对,为何反而惧怕和不相信,以至于用“移木赏金”才能信任呢?现在,中华民国实行了新的政治,可人民还是惧怕、不信任,为什么呢?共同的原因是:民智未开。

3.结尾强化,直指现实。在结尾部分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民智是民主法制的前提,是一切政治体制的基础,若民智不开,效仿西方实行民主法制体制的中华民国注定要失败。从而使本文具有了现实针对性。

4.关注历史,以古喻今。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一句将论证的视角直指历史,拓展了文章的视野,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最后一段直指现实,让文章有感而思,有感而发。同时,文章表面是写“商鞅变法”,实则写当时的中国现实,巧妙地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具有现实针对性。

一篇优秀的作文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内涵积淀,通过毛泽东的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位19岁的青年的读书积累和知识储备,感悟到了一代伟人的雄伟气魄和精神内涵。更重要的是,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体会到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作为议论文,其行文思路是明确的,一般而言,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篇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是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辩证分析的技巧,在这篇文章中都有所体现。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篇文章都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民智商鞅国民
一直难忘
高地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浅议严复和梁启超的民权说
论中华富强的动力和源泉
树敌太多商鞅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