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性·活动性·精神性——评厉燕老师《扬州慢》课堂教学

2014-03-11 22:00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刘贵峰
语文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空城内涵诗歌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刘贵峰

欣赏传统诗词,要领会精神内涵,就要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与想象“披文入情”,探求诗词的意境。这对高中学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老师增加了难度——千篇一律的串讲,必然令诗歌之美丧失;一味的诵读也只是在诗歌语言层面徘徊。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常常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领悟的现象。而厉燕老师教学《扬州慢》则颇具教学特色:一是以来自学生的“问题群”,有效地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积极性;二是抓住“空城之悲”这个全词鉴赏的核心点,深入挖掘蕴含的传统文化,将文本解读引向精神的深处。

一、集问成群,生成活动课堂

诗歌鉴赏讲究诗歌“问题化”,即以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独立阅读,实现个性化阅读诗歌。好的问题常常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课堂摇曳生姿,给听课者耳目一新之感。而“问题”的生成,是阅读诗歌的前提。

但是诗歌阅读的“问题”应该来自哪里呢?如何让阅读问题集中而有效,以避开那些劳而无功、华而不实的问题呢?厉燕老师的问题生成值得深思。这个“群”中的问题,全部来自学生自身,是学生的阅读困惑和困难。她是在课前搜集学生的阅读问题,然后筛选,建构阅读《扬州慢》的“问题群”。这个“问题群”中,关于诗词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有5个,关于诗词鉴赏层面的问题有2个,并且这些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这就使得阅读探究的问题显得有序和集中,教学过程便会环环相扣。试想,这样的“问题群”一经课堂呈现,由此而形成的课堂才是学生“真问题”的课堂,教师才能变身成“真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引导者。这就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角色的翻转,使得学生的参与性大大增强。这样,课堂教学就很容易实现“用内容理解带动意境探究”。学生会在润物无声中,把握《扬州慢》的重点内容。

诗歌教学也讲究问题“活动化”。当学生的“问题” 在教学前搜集到时,构建课堂“问题群”,使得课堂学习“活动化”。也就是说,教学要以活动为主线开展下去。而如何将几十个或者更多的问题变成更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群”呢?如何压缩、合并、精简这些问题?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支持一下”?课堂上问题展示按照什么顺序、有什么层次讲究?……这都要求教师要有“活动化”的眼光。这样形成的“问题群”才有实际的“活动” 价值。这节课上,我看到,当“问题群”呈现时,小组内通过对“问题群”的自主探讨、合作讨论,基本达成了问题解决的共识。在解决“为何化用杜牧诗句”这个难点时,学生的“活动”遇到了困惑,而厉老师早有预设,展示了杜牧的相关资料,支持学生的“活动”。课堂上,她稍加指点,学生便豁然开朗:原来杜牧的诗歌中描绘了扬州城的繁华热闹,而作者姜夔的眼前则是一座空城——“寒水自碧,冷月无声,清角吹寒”——这样,问题的结论就不言自明了。可见,当问题解决出现困难时,教师对“活动”的支持、引领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所以,厉老师的“问题群”实现了阅读的“问题化”与“活动化”,这对于实现“少教多学”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如果年轻教师能长期坚持“问题群”建设,语文学习或许就能实现所谓的“少教多学”,真正走向“自主学”的境界。

二、品“空城之悲”,挖精神内涵

诗歌教学的精神内涵有时来自动态的生成,有时也不回避教师课前的预设。当“问题”成群时,如果不重视处理精神内涵,课堂可能显得零碎不整,缺乏高潮与激动人心的亮点。为此,教师就要围绕“精神内涵”做文章,对“问题群”进行精心设计,务必创造一个核心,这个核心问题就如投石入水,石落波开;又如细小的“一发”,但能“发”动而牵全身。而这一切都应该指向如何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是诗歌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深度所在。

厉老师的这节鉴赏课就有相当的深度。她以品“空城之悲”挖掘精神内涵,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问题群”中问题虽多而不凌乱,抓住了“精神内涵”之要害。她的全部问题均指向带领学生一起深入挖掘“空城之悲”的精神内涵上。

《扬州慢》的“精神内涵”首先表现在小序中所言的“黍离之悲”。而要理解这“黍离之悲”,学生就必须发挥想象去感受词中所描绘的“空城之景”。课堂上,厉老师带领学生研讨了上阙的“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清角吹寒”;下阙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等句子,得出直观的感受——“空城”之“空”在于荒凉、凄清、冷寂,紧接着厉老师又发问“这座空城的旧日情形是怎样的?”如此一问,将学生引至杜牧的诗境上,学生便明白了词人使用反衬手法的用意——表现“昔盛今衰之痛”。但如果仅限于此的话,学生很容易认为这种泛泛而来的结论失之肤浅。

这时,厉老师体现出一位优秀导演解读剧本的功力——“昔盛今衰”只是对于一座繁华城市的落魄而言的,那么序文中的千岩老人为什么认为有“黍离之悲” 呢?——“黍离之悲”这个关键的地方,厉老师没有轻易放过。她补充了《诗经·王风·黍离》的原文背景,启发学生思考。原来这“空城之悲”有作者自身流落江湖的感慨,还有“家国破败之恨”的伤感无奈。这样学生就豁然开朗:所谓“昔盛今衰”只是表象,它的背后还有更多更深的内涵。这样,学生便体会到姜词“字字推敲,句句讲求”的特点,而不会只浮于欣赏的表面。厉老师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精神的过程,我的理解,就是要将学生引入彀中作困兽之斗,再让学生产生竭尽全力冲破柳暗花明的畅快与解脱。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喜欢的,其中有碰撞,有沟通,有平等,有自我。

厉老师以品“空城之悲”挖掘精神内涵,给我们以良好的启示。诗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数量庞大,诗歌教学本无定法,但立足“精神内涵”建构“问题群”,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却是根本之法。如果老师们能够像厉老师这样建设“问题群”——不再唱独角戏,能把课堂研讨交给学生,调动阅读鉴赏的主动性,再沿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去挖掘诗歌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等方面的语文因素,这样诗歌教学就能够走向“少教多学”“自能读书”的目标。这样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会落到实处。因此,精神内涵是教师开展深度研课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空城内涵诗歌
诗歌不除外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挖掘习题的内涵
《空城渔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不太饿
空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