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义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正规而成熟的医科大学是中国医科大学,该校由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1年建立)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5年建立)合并成立,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该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一些医学校,如1931年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3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以及之后建立的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红色护士学校等多属于普通卫生学校、看护学校、卫生训练班、助产训练班等,这些学校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医疗设备简陋,属于医学教育雏形阶段。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是为从事战场救治工作,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该校有着较为完备的办学章程、课程设置、管理机构、教学设施等,为抗战时期医疗工作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为满足抗战对医务工作者的大量需求。抗战时期,八路军建立了前方总卫生部卫生学校、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一二九师卫生学校、山东军区卫生学校、晋绥军区卫生学校、八路军药科学校等。八路军所属根据地医学校培养了3000多名卫生干部,二级军区(旅)级卫生学校和各种短期训练班训练的卫生人员就多达近万名。新四军军部先后也创办了华中卫生学校、华中医学院、新四军军医学校。有关资料表明,新四军军区创办的各类医学校培训各类医务技术人员3000多名,轮训卫生干部3500多名,为抗日战场输送了大量的、急需的医疗卫生人才[1]。
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些院校的基础上,经过扩充、合并和新建,各革命根据地的医学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截止到1949年初,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较大规模医学校有中国医科大学、长春医科大学、华北医科大学、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西北人民医药专门学校、华中医学院、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等医药院校。这一时期,通过各高等医药院校共培养了6000多毕业生[1]。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解放区已经形成了包括高等医学院校、中等卫校和医训队所组成的医学教育体系。这些医学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学卫生干部,从而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并为医学教育可持续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1]。
红军卫生学校创办伊始,毛泽东同志指示要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在革命年代,该指示被医学院校一直视其为主要教学方针。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医务工作者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服务要极端的热忱”,要求医务人员要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医德”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医术”。这既是革命者的座右铭,更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准则。在当时,各学校力求保证学员“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办学思想,以培养为抗战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式的医疗工作者”,并在学校教育方针方面,形成“医生要找病人,不要病人找医生”的白求恩式医疗作风[2]。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医科大学建校10周年大会后,与师生谈话中明确提出,“学医治病”,要全心全意为全体军民服务。同年7月,他为该校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从此,该题词成为了医学院校培育人才重要的道德规范,并被各级医疗机构作为了办院宗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医学教育具有明显战时特征,注重实效。医学校一直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重要教学原则。针对当时的革命环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医学教育形式,有专业正规教育,学制为2-3年,也有短期速成、技能培训。正规教育的课程基本由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课3部分组成;而短期速成、技能培训则以实践技能操作训练为主要内容,大致划为基础、临床、实习3个阶段,时间多在一年以内完成[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战事比较稳定,1940年中国医科大学将军医班学制延长为4年,药学班学制改为3年,以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解放战争时期,因部队大规模发展,急需大量卫生人员补充部队,各校都采取短期速成方式,以加速培训医技人员[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教学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学中多采用半天授课,半天实习的方式,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做到理论结合实际,1948年中国医科大学曾大力推广形像教学法,教员讲授的内容通过挂图、模型、幻灯等示教,学员采取读、听、看、做、习、论、问、忆等学习方法,并创造性形成了“武装上课”、“行军教学”、“点将复习”等教学方法,对于保证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贯彻了“基础课服从临床,临床课服从战争需要”的原则。早在中央苏区时,各种医护学校要求医学生必须掌握处理战伤的技能,重点是学习处理苏区易患的疟病、痢疾、皮肤溃疡、疥疮等多发病的诊疗和救诊方法。
自西医传入中国以来,中西医之间一直存在着门户之见,互为排斥。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提出:“中西两法治疗”的思想;1944年4月,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中西医合作,开展群众卫生运动[5];同年5月,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要治好病,把生病的人治好,中医我们奖励,西医我们也奖励。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这两种医生要合作”[6];10月,他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所作的讲演中进一步指出,中医和西医要讲统一战线,对待中医,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6],为了促进中西医合作,延安市政府召开了三次中西医合作会议,会后,中国医科大学、光华制药厂和卫生部联合组成中西药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的思想也就顺理成章地由边区走向了全国,并为当今中医存废之争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都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医疗卫生行业,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许多人生疮害病,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就开展了“向广大群众作宣传,使工农群众热烈的举行防疫的卫生运动”,苏区卫生防疫运动开辟了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的先河。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以预防为主的”办学方针,并用板报、墙报、戏剧等各种方式,以及举办卫生展览、典型调查、座谈会等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卫生常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求医学教育者必须掌握学习规律,掌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避免对学生实施强迫注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学以致用”[2]。因此,抗日战争时期,部队缴获的大部分医疗设备均移交给医学校作教学用。中国医科大学于1941年就设有解剖、病理、生理、细菌、药理、生化诊断等课程的实验室和标本室,并派人专门到香港采购教学设备。在教员指导下学生可自行参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如1947年中国医科大学学员参加辽宁西部地区鼠疫防治工作,1949年华北医科大学学员参加察哈尔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使学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国医学文化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传统医学的“大医精诚”理念,二是西方医学的人文精神,三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而与医学文化同步而生的医德医风,则是我国医务人员执业时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学院校应继承和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医生”崇高的医德,加强医患沟通,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同时,医学院校还应加强医学文化建设,传承“医者仁心”的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培养学生争做未来“白求恩式的卫生工作者”。
医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的本质又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长寿,同疾病与死亡作斗争的综合科学。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医学生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医学科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为扎实的实践技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医学事业不论在学校建设、教育管理、师资队伍、仪器设备,临床实践,还是群众卫生运动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当今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M].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王冠良、高恩显.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教育史[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
[3]朱潮.中外医学教育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4]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77.
[5]中国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