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SWOT分析

2014-03-11 08:17:45张雪梅郭子涵
医学与社会 2014年7期
关键词:非政府合法性社区

张雪梅 周 琳 郭子涵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215123

健康管理是新兴的一门学科和行业,最早出现在美国,SARS之后在我国的发展日渐兴盛。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的全过程[1]。近年来国内关于健康管理的研究初成体系,倡导将健康管理嵌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中去,如慢性病的社区综合防治、职业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等[2],但对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健康管理鲜有研究。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非政府组织在各国的公共服务提供领域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对于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非政府组织将会是政府和市场之外新的提供主体。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解析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指出其发展路径。

1 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优势

1.1 组织灵活,行动快捷

非政府组织结构灵活,可以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以及行动组合,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居民健康管理因时、因地发生着变化,需要管理主体能灵活应对居民多元化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

1.2 接近公众,了解需求

健康管理关乎居民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充分、具体地了解其真正需求才能提供专业方案。相较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更接近自己的服务对象,能真正了解公众所需,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也比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更人性化,能与社区居民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更容易获得认同和支持。

1.3 注重效果,确保服务质量

非政府组织的非营利性使其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关注活动效果,加之组织成员都是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工作,在工作中会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力。通过社区卫生资源整合,非政府组织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有关健康管理的专业服务;通过对居民健康管理的流程监控,在预防、检测、风险评估、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估等各环节实现全面、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

1.4 勇于创新,探索社区健康管理新模式

健康管理在中国是一个新事物,将其运用到社区有一定的难度,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探索新模式。非政府组织因其独立性、非营利性、社会化、专业化特点,在社会组织方式和工作模式方面更容易实现创新,易探索出社区健康管理新模式,满足人们对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多元化、个性化与专业化的要求。

2 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劣势

2.1 资金缺乏,活动开展受制

非政府组织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捐赠、会费、政府拨款和服务收费等收入,但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从社区获得捐赠、会费和服务收费有一定的难度。政府财政拨款在非政府组织经费来源中占了很大比例,如果政府财政预算减少,其活动开展空间将会受到影响。

2.2 人员不足,规模难以为继

我国非政府组织专职人员较少,志愿者更难以满足需求。经费不足和筹资能力有限产生了副作用,使很多专业人员因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晰而选择离开。非政府组织陷入“人才不足——组织能力欠缺——筹资困难——人才不足”的恶性循环。

2.3 专业性不足,知识及经验欠缺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比较短,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很多是从政府或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这使得他们在非政府组织管理技能上有所欠缺,也缺乏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创新性、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而健康管理关系公众和个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在社区健康管理领域至今还没有成功的实践证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2.4 整体效应不够,缺乏协同机制

现阶段,非政府组织之间跨地域、跨领域合作不够,而社区健康管理需要跨地域、跨领域的合作,这就需要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和资源整合平台。正在或即将开始的行业性、地方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的一体化、系统化、组织化进程也要求非政府组织跨地域、跨领域的合作。

3 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机遇

3.1 需求大,发展动力足

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慢性病患病率迅速上升,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严重;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社区健康管理作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性工程,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居民个人和整个国家的负担,对于预防重大疾病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意义重大。个人和政府已经显现以及潜在的需求无疑需要专业机构来满足,非政府组织是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最佳选择。

3.2 全球化,发展环境优化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增多,我国公众对非政府组织及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全球化将会使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增多,也会进一步优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范围、质量都得到提升,这有助于提高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能力、质量和效率。

3.3 政策支持,政治可行性加强

2011年6月19 日,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设立了“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该基金的设立为我国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和相关政策机制研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鼓励积极发展健康保险,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支持发展第三方的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一系列政策支持使得非政府组织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政治可行性加强,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均获得支持。

4 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威胁

4.1 合法性欠缺,生存困境

合法性问题包括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及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是指对非政府组织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认可和保护。但我国在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有所欠缺。首先,现行立法具有滞后性,非政府组织除《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外没有其他可依据的法律条例。其次,简单地管制,在法律上具体表现在登记备案制度、严格的财会审计管理制度及对运行干预过多等多个方面[4]。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是指社会公众对非政府组织及其开展活动的认同和支持程度。郭美美、宋基金等事件之后非政府组织整体公信力下降,使得其政治合法性堪忧。

4.2 公众认识有限,活动开展难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是一个生命周期处在初级阶段的新生事物,大多数人对其了解程度极为有限,公众参与非政府组织的意识和积极性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向非政府组织寻求解决办法的习惯。这在客观上为非政府组织参与需要居民积极配合的社区健康管理设置了障碍。

4.3 国内外缺少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为止,国内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实践非常有限。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虽很完善,但鲜有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美国主要在企业和健康管理公司、保险行业、新药的研究和开发等领域应用健康管理,其社区健康管理工作是由不同职业的人群共同完成的,如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助理医师等;在日本社区健康管理由保健士完成。社区健康管理工作缺少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5 结论

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应从政府、监督机构、非政府组织3方面入手。①政府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非政府组织社区健康管理提供法理性依据。②完善舆论监督和财政监督,建立第三方的监督与评估机制。③非政府组织自身应建立内部人才管理与培养机制,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责任机制,提高解决问题和满足社区需求的能力。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时可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服务组织;提供公益性项目,普及、宣传健康管理知识,定期更新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库,进行健康咨询;提供经营性项目,进行特殊病种和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在未来,非政府组织将会承接更多的政府职能,在社区健康管理领域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1]王培玉.健康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2]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3]莱斯特·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赵彩钰.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学理论,2013(16):138 -139.

猜你喜欢
非政府合法性社区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Westward Movement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培育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