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宝
(云南省文化馆,云南 昆明 650118)
[历史·文化]
哈尼族建筑文脉研究①
白玉宝
(云南省文化馆,云南 昆明 650118)
哈尼族建筑;土掌房;封火楼;蘑菇房
土掌房是哈尼族建筑的原型,封火楼和蘑菇房是原型建筑的创新。生态伦理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是哈尼族传统建筑赖以奠基的哲学基础。与天地对话,与自然交流,投入山河怀抱,置身万绿丛中,视万物有灵性,待众生如自己,是哈尼族建村起屋的原则。将天地的大美、自然的雄浑、山水的灵秀和人类的才智融为一体,是哈尼族建房起屋的基本理念。物化的历史和自然的家园,是哈尼族建筑的主要特征。传承历史文脉、顺应天道自然、体现人伦义理和维系生命巨流,则是哈尼族建筑的基本诉求。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截取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前10年这40年的时空横断面,描述哈尼族建筑的基本类型,搜寻哈尼族建筑文脉渊源流变的历史轨迹,勾画出由不同类型的建筑组合成的哈尼族村落的人文景观。笔者认为:传承历史文脉、顺应天道自然、体现人伦义理和维系族人生生不息的生命巨流,是哈尼族营造建筑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人生诉求。以兼收并蓄的宽容姿态,不断吸纳和采借百越族群和汉族的建筑理念和建筑艺术为我所用,构成哈尼族建筑艺术得以推陈出新的思想源泉。
土木结构的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以及砖石结构的宗教建筑,分别代表了古代东西方建筑文明的最高成就。人们常把人类的建筑成就和建筑艺术,誉为凝固的音乐和诗化的栖居。哈尼族建筑固然配得上凝固的音乐和诗化的栖居这种美誉,但是,若将思维视野调整到建筑与人文、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进行观察,就可以发现:物化的历史和自然的家园,才是哈尼族建筑的精神底蕴和本质特征。
哈尼族聚居的两山山系和四江流域②两山山系指哀牢山系和无量山系,四江指元江—红河水系的元江、藤条江和李仙江流域,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水系的澜沧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异源异流的多元文化传播的通道。羌人族群、百越族群和百濮族群的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苍茫的大地上往复迁徙。明清以降,苗瑶族群和汉族的先民们,也携带着各自的文化进入了两山山系和四江流域。
多元文化圈在同一地理区域的相互叠加和交结互动,使各种类型的建筑共生共存于两山山系四江流域,促成了不同类型建筑之间的彼此交流与融合。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既为哈尼族传统建筑的传承创造了条件,也使异质文化体系中的建筑样式、技术和工艺,被大量采借到哈尼族的建筑文明之中,丰富了哈尼族的建筑体系。
有的学者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形式类型上把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概括为天幕谱系、板屋谱系、邛笼谱系、干栏谱系和合院谱系五大文化谱系①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4.。
从建筑形制上来看,哈尼族传统建筑类型包括茅草房、土掌房、封火楼、蘑菇房、干栏房、瓦房和土司政权的司署建筑。茅草房属于天幕谱系,不构成哈尼族建筑的主流,略而不论。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属于邛笼谱系建筑,它们是哈尼族建筑的主体,绝少有周边民族建筑文明的因素渗透其间。其中,渊源于古代羌人族群的邛笼建筑的土掌房,是哈尼族建筑的原型,封火楼和蘑菇房则是对原型建筑的发展与创新。干栏房属于干栏谱系建筑,是对百越族群建筑艺术的采借与运用。瓦房和土司司署建筑属于合院谱系建筑,瓦房是汉族合院式建筑样式的嵌入和变异,司署建筑则是中原官署建筑的移植和翻版。
辗转迁徙是哈尼族历史的基本特征,公元前3世纪以前,哈尼族是游牧于甘青高原并逐渐南迁的古代羌人族群的一部分。从《蛮书》、《旧唐书》和《新唐书》等汉文方志典籍中可以看出:最晚至唐代,哈尼族已脱离古代羌人族群,南迁至哀牢山系和无量山系,在保留古代羌人族群游牧经济和敬火崇火习俗的同时,创造了山区梯田稻作文明,完成了文化结构的第二次大转型②白玉宝.哈尼文化之源与结构[C]//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古代羌人族群文化构成哈尼族文化之源,是哈尼族文化赖以发韧和生长的原始本根,建筑自不例外。邛笼建筑是古代羌人族群最古老的建筑样式,西藏的布达拉宫,是邛笼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典型代表,这在学术界是不争的共识。作为古代羌人族群的后裔,构成哈尼族建筑原型的土掌房,直接脱胎于邛笼建筑;哈尼族建造使用土掌房的年限,与本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
当代哈尼族的土掌房民居建筑群落,广泛分布于普洱、玉溪和红河三个州市相接壤的亚热带半山区地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哀牢山系有东西两列平行展布的山峰线,莽莽苍苍绵延横亘千百里。哈尼族土掌房建筑集中于哀牢山系东列和西列山峰线中段和南段的东西两侧山麓,分布于元江—红河水系的元江流域和李仙江流域中下游区域。生息于这里的豪尼、布孔、白宏、西摩洛、碧约、洛碧和洛梅等各种自称和他称的哈尼族,其传统建筑居室均为土掌房。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讲,当代哈尼族土掌房建筑群落景观最为典型,规模和气势最为壮美的地区,主要有普洱市墨江县的龙坝乡、那哈乡、坝溜乡、碧溪镇、孟弄乡、泗南江乡和雅邑乡,玉溪市元江县的咪哩乡、羊岔街乡、东峨镇和因远镇,红河州红河县的三村乡和垤玛乡,以及普洱市江城县的嘉禾乡和国庆乡。兹以墨江县的龙坝乡为样本,具体解析土掌房建筑的形制、特征。
2001年11月中旬,笔者专程前往墨江县龙坝乡开展田野考察,路途沿线视觉刺激最强烈的景观,就是一个个由依山踞岭、状如碉堡的平顶土掌房组成的村落。龙坝乡有114个自然村24212人,其中哈尼族有111个自然村22396人。在全乡的哈尼族中,除了少数碧约人村寨的部分居室近几年改造为双斜面瓦顶房以外,其余村寨的民居建筑均为土掌房。
龙坝乡的哈尼山寨,都排列在海拔为1500米上下的缓坡山梁上。村落坐山面谷,背依绵延横亘的青山,面临溪流密布的梯田,四周则是茂密的竹林、棕榈和碧绿的茶园。一幢幢方形的土掌房,耸立在茫茫绿野和层层梯田的怀抱之中。这些土掌房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乃至于数十幢,沿着缓缓抬升的山岭地势,由下而上逐层垒建,分层错台密集式联排布局,铺排成无数个堡垒群落式的村落。龙坝乡的竜巴、石头、杩木、措乐、曼婆、勐里、竜宾和坝甫等村寨,人口均逾千人,拥有数百户家庭的数百幢土掌房。
站在村头的土掌房的平顶上俯瞰,只见一排排的土质平顶屋面,层层叠叠向下伸展至村脚。在白昼强光的照射下,屋面与梯田均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连成一体,难分彼此。屋面之间有梯子沟通,人们脚不沾地,就可以从空中屋顶往返于村头与寨脚,这是哀牢大山深处非常独特的一道人文景观。
进入村中,视野所及之处都是一道道坚实厚重的夯筑墙或土坯墙墙体。土掌房开一道正门和数道侧门,以便于户与户、幢与幢之间的交往。门外墙体与墙体之间,布满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石板小径。外人入村如坠蜂巢般的迷宫,顷刻就会迷失方向。这些小径与屋顶,构成土掌房建筑群落地面与空中相呼应的立体通道。土掌房排列紧凑严实,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小。因此村中道路普遍逼仄,最窄者不足1米,最宽者不过2米。
从民居建筑的类型来看,土掌房是一种土、木、石结构的土面平顶的居室。一户家庭的一幢完整的土掌房,包括正房和檐廊两个建筑单元,部分土掌房还有厢房和畜厩等附属建筑。正房面阔约7~8米,进深约3~4米,通高约5米,横向三开间,上下两层。檐廊、厢房、畜厩的形制比正房小,通常仅设一层。
土掌房的墙底垒砌石脚,墙体多用土坯砌筑,间有少量的夯筑墙体和泥筑墙体。平顶屋面则将适当比例的粘土和沙土混合均匀后,用木锤夯实而成。立柱、承重、大平梁、穿枋、楼梁和檩梁等大木作构件,采用质地坚硬的椎栗树制作。取材容易、施工简便、造价低廉,是土掌房的工程技术特征。安全至上是建造土掌房的首要原则,沉实厚重、朴素无华、冬暖夏凉,则是土掌房的美学追求。土掌房建筑群落的核心精华,在于强大的防火、防风、防盗的功能。
哈尼族将防御功能作为营造土掌房建筑的首要原则,应当说是对古代羌人族群邛笼建筑文脉一脉相承的结果。哈尼族所经历的充满艰辛的生存历史,则将土掌房的防御功能推向了极致。
清康熙《元江府志》载:哈尼族“秉性俭朴,食菇饮淡,男勤耕女勤织,不敢为非,路不拾遗。民家男女事长,下气柔声”。就是这样一个安贫乐道、性情温厚的民族,在从元代初叶至民国初期的数百年历史中,不得不直面民族压迫日趋深重的灾难,不得不以生命为代价以武力相抗争。元代的赵子元在《赛平章德政碑》中说:“罗槃甸蛮,据险恃愚,屡逆使命。”民国《元江志稿》载:“元江有黑白倭泥二种,白者贱,汉人欺之益甚,至是乘衅作乱,杀田主、汛兵,无免者,酬夙愤也。”类似的文字,大量充斥于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元江府、他郎厅、普洱府和临安府的汉文方志典籍之中。
受数百年深重社会灾难的影响,素来平和质朴的哈尼族,逐渐形成了悲凉苍劲、沉郁愤懑和坚毅不屈的气质。《元江志稿》载:“窝泥,……性悍劣,善斩杀,常相聚为盗,杀人越货以为生。其俗生儿匝发,亦集族邻为宴会,列耕其刀矛之属于儿前。儿若拾刀持矛,其父母则喜,其亲族皆赞贺,谓其异日必为盗魁也。”“糯比,……性情桀骜,鲜通汉语,山居僻处,鲜入城……性傲而知大义。”《他郎厅志》说:“卡惰,……性情愚蠢,懒而且悍,相貌粗恶。”《临安府志》则说哈尼族“性犷悍”、“历世皆桀骜”。
透过这些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对哈尼族极尽损毁之能事的文字,可以看出极其险恶的社会环境,使哈尼族的民族性格发生了多么惊人的变化。哈尼族土掌房最集中的区域,一直是武装反抗最激烈的地带。在此环境之中,将土掌房营造成能抵抗刀枪弓箭的攻击而不倒,能经受风雨水火的侵蚀而持久的堡垒式建筑,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必须强调的是,土掌房村落蕴藏的文化底蕴,犹如居室建筑般沉实厚重。
生息于土掌房中的哈尼族编制的细花篾帽和雕刻的雕花背板,不仅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生产生活器具,还是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20世纪60年代,细花篾帽曾被选作哈尼族人民的珍贵礼物,送往北京敬献给毛主席。在哈尼族土掌房村落中,还保存着洛洒牛宗碑、一碗水牛宗碑、婚姻碑和黑树林水利执照碑等碑刻。这些古老的碑刻,均为珍稀濒危的历史精品文物,从中可以读出哈尼族政治、经济、司法和婚姻家庭变迁史的脉络。
在漫长的时空长河中构成哈尼族的标志性建筑的土掌房,全面承袭了邛笼建筑的结构、技术及其人文风韵。哈尼族其他类型的建筑,都是以土掌房为母本发展而来的。
从唐代开始,哈尼族文化发生了第三次大转型,文化主体结构进入了定型时期,由游牧与农耕二元并存的文化结构,转变定型为以梯田稻作为中轴的新的文化结构①白玉宝,王学慧.哈尼族天道人生与文化源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280.。在这次文化结构定型的过程中,哈尼族传统的土掌房,顺应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变异的需要,进入了发展与创新的时期,出现了封火楼与蘑菇房建筑。
见载于汉文史籍的哈尼族因远部和官桂思陀部,在南诏、大理国的政治军事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这表明最迟至唐代,哀牢山系中南段已成为哈尼族最大的聚居区域。群峰雄峙、江河萦绕、沟谷幽深的哀牢山系的地形地势,孕育了立体多变的气候类型和充沛的降水,形成了云蒸霞蔚的水文气象和万山叠翠的植被景观。在多雨潮湿的地理环境中,如何增强居室建筑的防雨防水功能和延长居室建筑的使用年限,成了摆在哈尼族面前的新课题。封火楼建筑和蘑菇房建筑,就是在解决这个新课题的过程中诞生的。
在土掌房正房的土面平顶上,建立起木结构的人字形双斜面屋架,并在屋架上铺盖茅草。这种土掌房主体与双斜面草顶合一的建筑,就是人们常说的封火楼。所谓的蘑菇房,是指土掌房主体与四斜面草顶合一的民居建筑。建造蘑菇房时,人们在土掌房正房土面平顶上竖立的屋架以及在屋架上铺盖的茅草顶,均呈金字塔形结构的四斜面而非双斜面。
封火楼和蘑菇房的大木作框架、房屋墙体和结构,均与土掌房一致;封火楼和蘑菇房的檐廊和厢房,也保持土面平顶的格局。此外,部分封火楼和蘑菇房的双斜面草顶和四斜面草顶,并不覆盖土掌房正房的整个土面平顶,只覆盖土面平顶的一部分。因此,封火楼建筑和蘑菇房建筑,均属于土掌房建筑类型,同属于邛笼谱系建筑。
封火楼和蘑菇房的出现,使哀牢山系哈尼族民居建筑防雨防水的实用功能得以强化,也改变了民居建筑的外在景观,作为新型的建筑居室,封火楼和蘑菇房淡化了土掌房坚硬刚直的景观色彩,彰显出飘逸轻盈的人文风韵和美学风范,提高了建筑本身的审美价值。
作为土、木、竹、草结构的民居建筑,因受风雨浸润和剥蚀,单体封火楼和蘑菇房的使用年限通常只有数十年或百余年。但封火楼和蘑菇房在哀牢山系传承的时间,已逾上千年的历史,与哈尼族在该区域生息繁衍的历程一样久远。目前,在哀牢山系东列南段的西麓地带、元江—红河水系的李仙江流域中游东岸区域,仍然保存着连片的封火楼建筑群落。其中,以红河县垤玛乡和绿春县大水沟乡的封火楼群落最为典型。
一幢完整的封火楼,由正房、檐廊和厢房等建筑单元构成。除正房以外,其余建筑单元的形制和体量,与土掌房建筑相关单元的形制和体量基本一致。哈尼族封火楼的主楼大多数分为一、二、三共三层,少数主楼则有一、二、三、四共四层。三层型封火楼的一楼为家人日常起居生活的场所,置有火塘、灶台、水缸、米柜和床铺等设施。二楼铺设木板或竹板成楼面,存放粮食和其他物品。三楼是一个由土面平顶与双斜面草顶合围成的三角体空间,用于堆放一般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山寨里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喜欢光临的场所。四层型封火楼的一楼用于关养牲畜,二、三、四楼的格局和用途,与三层型封火楼一、二、三楼的格局和用途相同。清代的《元江州志》和《他郎厅志》载:哈尼族卡惰人“稀入城市,所居之屋,人住楼上,畜养在下”,说明封火楼这种建筑样式很早就被哈尼族所使用。
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前,哀牢山系东列山峰线南段的东西两麓、元江—红河水系元江流域下游和藤条江流域的哈尼族建筑,均为清一色的蘑菇房。目前,元阳县、金平县和建水县的全部哈尼山寨,以及红河县和绿春县的部分哈尼山寨,其居室建筑依然为蘑菇房。
以建筑形制和体量为标准,蘑菇房可分为全福庄型和老曹寨型两大类。全福庄型蘑菇房以元阳县胜村乡①因行政区划调整,元阳县胜村乡已并入元阳县新街镇。全福庄村的居室为代表,突出的特点是正房和厢房各成一个建筑单元,正房分为三层,一楼不住人,只用于关养禽畜和堆放什物,兼作家庭成员出入的通道。老曹寨型蘑菇房的正房和檐廊连为一体,很少有厢房,正房只有二层,一楼住人,元阳县逢春岭乡老曹寨的民居建筑是这类蘑菇房的典型。
两类蘑菇房的檐廊和厢房等建筑单元,均延续着土面平顶、石灰平顶或水泥平顶的格局,只在正房平顶上加盖四斜面的茅草屋顶。严格科学意义的蘑菇房,专指加盖有四斜面草顶的蘑菇房的正房。兹以全福庄蘑菇房为范本,阐述哈尼族蘑菇房的结构与形制。
全福庄蘑菇房的形制尺寸通常是:面阔8米、进深6米、通高4米(不含金字塔形屋架和草顶的高度)。蘑菇房的木结构框架主要靠16棵立柱支撑,屋顶的重量也由这些立柱承托。房屋墙体用土坯砌筑,墙体底部用青石砌筑高约1.5米的墙脚。房屋顶部覆四斜面草顶,草顶倾斜度为40~50度。
全福庄蘑菇房群落中,少部分民居建筑的墙体是泥筑墙或夯筑墙。无论是土坯墙、夯筑墙还是泥筑墙,全福庄蘑菇房都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的特征,那就是所有的民居建筑,包括正房、厢房和围墙,都砌筑有很高的石脚。村中所有的菜园几乎都用石墙围砌,村中的路径更是石板化,没有一寸裸露的泥土。很多石脚、石墙和石板上,已经布满了厚厚的青苔。这一景观,一方面说明全福庄一带的石材资源非常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全福庄村的历史十分古老,因为一个大型的村落要完成如此规模的石头工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劳动,绝非朝夕之功可以成就。
非常明显,蘑菇房集中了土掌房和封火楼建筑的优势,还采借了干栏建筑底层架空的筑屋技术。蘑菇房所配置的生产工具、加工工具和生活用具,能完全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具有十分明显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的特点。
由蘑菇房群落组成的哈尼山寨,大多是由几十户家庭组成的小型村落。此外,哀牢系东列山峰线南段的东西两麓的半山腰地带,有很多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森林繁盛、地势开阔的区域,可开垦出数千亩乃至上万亩梯田,能承载相当数量的人口,哺育出了很多鸡犬相闻、炊烟相望的大中型村落,最大的村落拥有500余幢蘑菇房、500多户家庭、3000余人,一幢幢蘑菇房交织成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田园诗意图景。
蘑菇房建筑群落炊烟相望的地带,恰好是梯田景观最为壮观的区域。绕山转岭的沟渠,使梯田得到灌溉,收获丰饶;穿村而过的溪流,给蘑菇房建筑群落注入了生命和灵气。融入哈尼族的蘑菇房群落,漫行于稠如蛛网、满被青苔、古朴沧桑的青石板小径,整个身心都被一种宁静、祥和、悠然的田园生活情趣所滋润。
在两山山系四江流域的很多哈尼山寨,保留有使用年限超过百年的连片的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群落,显得异常古朴、沧桑,成了负载着丰富人文气息的建筑文物。进入由古老的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群落组合而成的哈尼族村落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从历史、哲学、宗教、伦理、法律、价值取向、行为模式、文学艺术,直至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衣食住行等一整套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丰满与深邃,能够体验到哈尼族调适天人关系、地人关系、人际关系,谋求长远生存发展的卓越智慧,还能够看出哈尼族为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的杰出贡献。
生态伦理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及其一整套社会规范,是哈尼族谋求人地和谐、人生幸福的卓越智慧,是哈尼族传统建筑赖以奠基的哲学基础。与天地对话,与自然交流,投入山河怀抱,置身万绿丛中,视万物有灵性,待众生如自己,这是哈尼族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建村起屋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土掌房、封火楼、蘑菇房连片分布区域的哈尼梯田的耕耘和传承上体现得特别突出。
2013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了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河哈尼梯田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申报的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总面积为461平方千米,其中,遗产区面积为166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295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集中在坝达、多依树、老虎嘴3个片区,有82个村寨。在此,我们要指出的是,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和缓冲区,全部局限于红河州元阳县境内的部分乡镇。元阳县不属于遗产区和缓冲区的其他乡镇,红河州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建水县,玉溪市元江县和新平县,普洱市墨江县和江城县的哈尼族聚居区,均为哈尼梯田连片分布的区域。这些区域哈尼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均为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由此可以看出土掌房、封火楼、蘑菇房与梯田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性。
如果说远眺哈尼梯田和坐落于梯田怀抱中的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群落,给予人的是壮美感和震撼感的话,那么,在哈尼山寨及其建筑居室的内部,我们所要认知的就是奠基于以顺应自然为最高生存原则思想基础之上的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意蕴,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光辉。
由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群落组成的哈尼山寨的四周,大多被梯田、竹林、棕榈、茶园、桃树、梨树和核桃树所环绕,远眺时只见林木不见房舍。村落上方是庄严肃穆的寨神林。寨神林后则是浓密的森林。繁茂森郁的茶园、棕林和竹林,是环绕在哈尼族建筑群落四周的、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植被。茶是祖先留下的灵物,在庄严肃穆的昂玛托大典中,茶要献给寨神。棕榈和竹子都是吉祥植物,象征哈尼人的品格象棕榈一样高洁挺拔,隐喻哈尼族的人丁、五谷和六畜,永远像竹蓬一样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房中的火塘常年不熄,它是哈尼人家亲情人伦的凝聚处,老人的卧榻就安在温暖的火塘边,岁时节庆祭拜神灵和祖先的神台就安在火塘上方。房前码放的整整齐齐的柴堆,是屋中的哈尼女人汗水的结晶。细品味这些柴堆,就会知道哈尼女人的勤劳程度和坚韧程度,就会明白哈尼女人赢得哈尼男人由衷敬重的原因。屋顶平台不仅用来晾晒稻谷,还是姑娘媳妇们进行刺绣、展示才智的好地方。
哈尼人揭开和关闭人生帷幕的基石是什么?是建筑居室。婚礼,能维系族人绵延不绝的生命巨流,要在屋中举行。葬礼,可保证长者灵魂回归祖先故里,要在居室里展开。哈尼族举办节庆祭典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在哪里?在村落。村脚凌空飞舞的荡秋千,惊险壮观、动人心魄,展露的是生命的激情和精湛的技艺,吸来无数倾慕的目光。寨头虔诚的昂玛托大典,归根到底是为了村民的顺达。居室建筑的增加,村落力量的壮大,就仰赖生命激情的张扬和村民生活的顺达。
世代生息于土掌房、封火楼和蘑菇房居室中的哈尼人,祖祖辈辈饱吸天地自然的精华,世世代代沐浴溪流清泉的滋养。所以,在由建筑铺展而来的村落中,才会生活着那么多才智高超的文化传承人;在由居室组合而成的山寨里,才会蕴藏着煌煌数千行乃至上万行的诗歌。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在全国和全省层面,除了梯田耕作技术与礼仪以外,在文学、音乐、舞蹈、服饰、建筑、人生礼俗、节日庆典、传统知识等领域,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他民族不可替代、难以比拟的鲜明特征和杰出价值。如一,哈尼族的长篇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叙事长诗非常丰富,高度浓缩了本民族繁衍生息的历程,展现出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尤其是长篇迁徙史诗,是我国各民族迁徙史诗的典范。如二,哈尼族服装服饰的多样化,位居全国各民族服装服饰之前列,每一款服饰的款式、色彩、纹样和饰品,都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如三,哈尼族的长街宴,是悦人悦神的节庆盛宴大典,已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植根于村落的多声部民歌(栽秧山歌)、棕扇舞、乐作舞、铓鼓舞、昂玛托、长街宴、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吧、《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都玛婕奢》等传统文化要素,其影响力早已穿越遥远的空间距离,蜚声海内外,为世人所瞩目,已进入国家级和省级名录体系,朱小和、车格、陈习娘等一批杰出的传统文化大师,已进入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体系①白玉宝.论哈尼族非遗保护的认识瓶颈及其突破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5):16-22.。
天地的大美、自然的雄浑、山水的灵秀和人类的才智融为一体,过去是、现在也是哈尼族选择家园、营造居室的基本理念。如果说土掌房记录的是哈尼族祖先曾经的历史信息,体现的是哈尼族适应险恶社会环境的安全诉求。那么,以土掌房为母本演变而来的蘑菇房,表达的就是哈尼族体验天道、顺应自然的情怀,展露的是哈尼族崇尚轻盈灵动的审美趣味。层层梯田怀抱中的蘑菇房建筑群落,受云山雾海烘托时特有的高洁飘逸、宛若神境的气氛,彰显出哈尼族高超的化自然为人文的理性智慧,表明蘑菇房建筑代表了以邛笼建筑为源头的哈尼族传统建筑的最高成就。
哈尼族是个珍视历史文脉的民族,千百年来,虽然历尽艰难困苦的迁徙之旅,跨越万水千山,心中始终牢记着祖先住过的房屋,并将其带到新的家园。哈尼族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能够顺应不同的环境,采借外来的建筑文明为我所用,变革创新自己的传统建筑。哈尼族的干栏房建筑和瓦房建筑,则越出了本民族传统建筑的理念基础,打上了异质文化的建筑文明嵌入的烙印,展现的是哈尼族吸纳异质文化为我所用的心路历程。
[1]罗斯玛丽·帕特兰·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EB/OL].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8807-1.htm,2001-11-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7-02/01/content _5357668.htm,2003-9-29/2003-10-17.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EB/OL].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7-02/01/content_5357668.htm,2005-10-20.
[5]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http://www. gov.cn/flfg/2011-02/25/content_1857449.htm,2011-02-25.
[6]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EB/OL].http://www.ynethnic.gov.cn/Item/7124.aspx,2013-03-28.
[7][美]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M].韩建军,商戈令,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9]陈炎,王小舒.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1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1]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13]斯心直.西南民族建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14]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5]陈志华,李玉祥.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6]王振忠,李玉祥.乡土中国——徽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7]张良皋,李玉祥.乡土中国——武陵土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A Study of the Cultural Veins of Hani People's Architecture
BAI Yubao
(Yunnan Cultural Center,Kunming,Yunnan 650118)
Hani People's architecture;Tuzhang house;fire tower;mushroom house
Tuzhang house is the archetype of Hani people's buildings.Fire tower and mushroom house ar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etype.Philosophically speaking,Hani's buildings are ecologically ethic and centered about nature. Conversing with the heaven and earth,communing with nature,being placed between mountains and rivers,being nestled among the green,seeing everything alive with a soul to its body,regarding every being as oneself are the principles the Hani people follow when they start building a house.The fundamental ideal is to combine natural beauty and human talent into one.The major features of their buildings are history made tangible and homes made as part of nature.Their architectural appeal is to carry down the history,to follow the way of nature,to represent ethics in houses,and to shelter the human life.
C95;TU253;G112
A
1009-9506(2014)10-0037-08
2014年7月21日
白玉宝,研究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哈尼族文化研究。
①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跨境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立项号:11XMZ078)的阶段性成果。《哈尼族建筑文脉研究》包括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