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性表达高铁情
——评《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

2014-03-11 08:29王芳芳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铁铁路

王芳芳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2.日本爱知大学 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名古屋 455—0015)

[文 学]

用理性表达高铁情
——评《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

王芳芳1,2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2.日本爱知大学 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名古屋 455—0015)

《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理性;高铁;感情

作家戴荣里先生,集建设者、亲历者和观察者于一身,被誉为“铁路作家佼佼者”,其作品《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从认识论的高度,以详实的资料、新颖的形式充分论证了中国高铁其事、其人、其功,用理性的笔触,表达了对高铁的深挚之情。

“感性之所思在直观,知性之所思在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6.,上述论断被现代学者认为是康德哲学中认识论之纲领。《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的作者戴荣里先生,集建设者、亲历者和观察者于一身,被誉为“铁路作家佼佼者”,在书中从认识论的高度,用理性的笔触,表达了他对高铁的深挚之情。

中国高铁诞生于2008年,随着其家族成员的不断壮大,目前它以过万里的总运营里程在世界上独占鳌头。正如《最完美的抵达》作者所言:“高铁给旅客的或许是思乡的情怀、对情人的依恋、对工作的忠诚、对未来的憧憬、对风景的欣赏、对民俗小吃的向往。”②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145.结合了速度和便捷的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以它独特的风姿,悄然间影响着普通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

关于书评的写作,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有过极为精到的论述,那就是“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③陈寅恪.金明绾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7.。清儒朱一新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作者著一书“必有一书之精神面目”④罗志田.建立史学书评的学术规范[J].近代史研究,1999(1):23.。而笔者敢于对《最完美的抵达》一书置喙,原因无它,乃在于对此书主题的浓烈兴趣和对作者思想的追随。还记得2010年5月因急着赴广州面试,催生了笔者首次高铁之旅,乘坐之后的舒适感和快捷很快让笔者对高铁有了好感。时隔4年,笔者有幸阅读这本以中国高铁建设和整体发展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心情颇为激动。掩卷遐思,作者援引资料之详实、论证之充分,形式之新颖,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笔者。本着“了解之同情”的原则,笔者力图通过对此书的粗浅评说,再现此书的“精神面目”,给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高铁的阅读之窗。

一、高铁其事

作者开篇从历时性的视野出发,以梦想与技术的结合为切入点,从轮子的出现到汽车的发明,再到飞机与轮船的制造,在此基础上,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移动技术发展的历史画卷,也概要阐述了中国铁路的诞生历程,这些都为后人研究中国高铁的由来提供了资料上的借鉴。近日,一组名为“一千年后的中学课本”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组照片设想的是1000年以后的人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可能看到的当今社会痕迹:微博——考古学家初步判断微博是古代人用来装饭的器皿,因为史书记载古代人吃完饭后都要刷微博;电脑——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用来干嘛的,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东西存储的数据判断应该是古代人学习交配知识的工具;手机——出土于2814年,古代人比较原始的通讯工具,类似于现在的脑电波传播技术;万里长城——古代用来防御敌人的建筑,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防御的原理是当敌人进攻时不卖票给敌人,这样敌人就无法通过,不战而胜;熊猫——只知道是古代的一种动物,不知道是什么颜色,如今考古学家只拿到这种动物的黑白照片。这个类似调侃的段子,使人在嬉笑和反思之间,感受到了一种保护历史、还原历史的使命感。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情怀,作者动情地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工程技术的完善,列车制造业的精湛,世界铁路的发展将会进入更加辉煌的发展时期。未来发展的前景可能会超越我们现实所有人的想象,我想到那时,这本书,作为人类在一定时期对火车发展史的一个短暂总结,也许会引起后人对人类在不懈追求速度的历史的一段美好回忆。”①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12.

在高铁的建设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高铁,作为一种奇迹般的神话亮相于中华大地,技术上的创新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作者以“零故障”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的研制为例,用浓重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技术创新上的攻坚克难:“车体仿真分析技术”既保证了车体本身所具有轻量化优势,又满足了在时速380公里的条件下,车体的刚度、强度要求,从而避免了因高速通过隧道所引发的车体轻微变形的问题;“涨拉成型技术”(即通过设备夹紧板料做曲面拉伸运动,使板料纤维产生不等量延伸,依靠这一技术成型的零件尺寸大,曲率变化复杂,成型精度高,再配合数控多点模具更能实现一套模具成型多种曲面的效果,二者“合璧”)使得工件制造精度由原来的6mm提高到1.5mm,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CRH380A车体气密强度50%的增量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车头生产效率更是提高了30%;在“转向架技术”的突破上,“历经40多项动力学及结构强度仿真分析,52项台架试验,15次线路试验,CRH380A转向架相对于时速200公里转向架,构架重量在不增加的基础上,构架强度提高了30%,动车转向架重量降低95公斤,拖车转向架重量降低155公斤,轴重从14吨提升到15吨”②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44.。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提升创新”,再到“全面创新”,最终使得中国的高铁技术以绝对的优势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高铁这一尤物,作者在极尽讴歌的同时,始终保持理性冷静地反思高铁之殇。作为一个伦理学的范畴,责任是行为主体对自身的特定社会使命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责任是伴随着人的自由选择能力而生的,并且与之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也被赋予了空前强大的自由度,因而,人的责任也变得异常沉重,由此逃避责任或责任流失的问题也变得突出和尖锐。1919年韦伯在《学术与政治》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责任伦理”的概念,20世纪后半叶,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讨论与争鸣使得“责任”真正成为了伦理学关注的对象,经过汉斯·尤纳斯(HansJonas)、乔尔·费因伯格(JoelFeinberg)、汉斯·昆(HansK.ng)、汉斯·伦克(HansLenk)等人的努力,“责任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而问世①朱葆伟.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J].哲学动态,2000(10):11.。在当今风险社会,责任伦理更是一种风险的伦理。所以,尤纳斯积极提倡“忧患启迪法”,认为在当前社会,风险可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于未来的预测,预凶比预吉更具有优先性②潘斌.风险社会与责任伦理[J].伦理学研究,2006(3):19.。现代高风险社会中的高铁的合法性,同样拷问着高铁相关人的责任伦理。“在中国高铁发展的如火如荼之时,‘7·23'高铁事故的发生,仿佛是冬天兜头浇下来的一桶冷水,打得中国铁路人一个趔趄。即使到今天说起这场事故来,很多高铁建设者仍然唏嘘不已。”③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63.“7·23”高铁事故成了高铁建设者圈子里讳莫若深的话题。作为中国高铁建设者的一员,作者直面高铁事故本身,反思这起事故的整个发生过程和处理结果。作者指出,高铁事故,作为一种“被制造出来的风险”,虽然不能将高铁安全问题的发生,完全归咎于责任伦理的淡漠,然而正是责任伦理的缺失,加大了高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其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④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72.。

二、高铁其功

《最完美的抵达》的作者通过今昔对比,向人们描述了高铁的温暖。作者曾是铁路通勤族的一员,在上个世纪80年代,频繁穿梭于工地之端、往返于城市之间,这些青春记忆充满他的生活内容,并流露于笔端。他深沉回忆道:“我和工友们一起嬉笑怒骂,偶尔到蒸汽机车上感受一下这个铁牛的神奇,……他们好像整天拉着快乐与幸福,承载着成熟与希望”⑤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16.。然而,当真正有机会坐在蒸汽机机车车头时,作者才切身体会到了在车头工作的辛劳与难耐:身处庞大的炉膛之旁,在炎炎夏季,司炉要忍受火的炙烤去挥铲加煤;在数九隆冬,司机师傅要忍受夹杂着灰尘的刺骨寒风。这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辛苦劳累的工作,使得很多司机师傅的晚年承受着风湿病的侵扰。当在现代化的高铁动车组厂房参观时,作者指出当今的客车虽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但是,车体美丽的流线型设计、人性化的操作环境以及人机工程学带来的诸多益处而大大降低了高铁司机师傅的工作强度。在高铁的候车环境上,作者选取极具中国设计人员智慧的北京南站的站房为例,通过详细介绍自动验票系统、零距离换乘、无障碍通行设施、立体化的站台轨道以及以太阳能发电为主体的环保节能理念,向人们全方位地展示了高铁之暖;在高铁的乘车环境上,作者选取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最快速的CRH380BL动车组车型——由中国北车唐车公司设计为例,从减震效果到对噪音控制、从观光区域的设计到多功能的边柜设施、从残疾人卫生间到轮椅无障碍通到、从小厨房里的微波炉和冰箱到餐车里的长吧台,均深深地镌刻着高铁的温暖印记。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高铁之“绿”的刻画向人们展示了高铁之功。高铁建设充分考虑并尊重地域文化的同时融合生态链条而以“绿色”高调亮相。在整个设计、施工、铺设等全部过程中,通过采用声屏障降噪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泥浆处理技术、电磁干扰防护技术等环保关键技术,使得对施工沿线环境的破坏微乎其微,旅客在抵达途中尽可享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景观。高铁之绿还体现在高铁所催生的生态文化圈:高铁的诞生,在加速人员流动的同时,也促成了其沿线城市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使得文化的传承融入了双向交流的格局。比如,为想感受洛阳龙门文化的旅客而抵达郑西高铁洛阳龙门站、为想品味岭南特色的旅客而抵达外观酷似“芭蕉叶”的广州南站等等……每座座高铁站,正如颗颗瑰丽的宝石,向我们传达着当地文化的精髓。正如作者所言,“从环境生态到文化生态再到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建设,中国高铁成为最完美的文化火炬传递手”①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102.。可以说,中国高铁的发展也是生态主义观念的具体实践。

高铁情牵众人,但高铁的日常管理和运行仍然还需要进一步体现、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农民工兄弟是中国高铁建设队伍中不可忽略的群体,然而,农民工兄弟却因付不起昂贵的高铁票价而无法享受高铁带来的便捷,不得不望洋兴叹。真正有需求的人却被挡在高票价之外,外出务工人员常常成为各种社会负担的最终承担者,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令人痛心的分配不公现象的一个表现。尤其在春运期间,农民工不得不挤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绿皮车厢里,年年往返于故园和工作地之间。作者动情地说:“一听到农民工兄弟舍不得花钱乘坐他们所修建的高铁,我就有一种辛酸的感觉。”②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150.在这个农业文明的国度里,这些来自乡土的兄弟,在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交错中,他们的感受应该是最复杂的。他们把虔诚和敬畏、把汗水与智慧投放给高铁。然而,“腰里没铜,不敢胡行”这一窘况,决定着农民工兄弟又不敢亲近高铁。作者立足于中国高铁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铁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部分群体的利益,而不能为了高端而高端,要与群体的有效需求相适应。而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不忽视所有消费群体的需求,才不会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也才令我们的社会以更加良性的机制运行,才能让所有的国民完成最完美的抵达”③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98.。

三、高铁其人

《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中刻画了众多灵性鲜活的高铁人:从最初的倡议者到以田爱琴、苗新芳、鄢桂珍、于延尊、马利军等为代表的建设者,再到以赵明花、梁建英等为代表的设计者,作者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个忘我的工作群体,用理性的笔触为我们诠释了自我牺牲的真谛。而这一切最终还要归因于作者兼具技术员、亲历者、观察者、作家等多重身份,正是这一多重身份,使得作者的感情得以自然流露,毫无做作之感,同时又平添了几分厚重。因此,作者自身可谓是高铁之“情”与高铁之“理”完美结合的有机体。

戴先生长期供职于铁路系统,曾经在京沪高铁公司工作5年之久。此前一直是中国铁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他从一线的施工人员干起,逐渐做到技术员、施工队长、项目经理等职务,对铁路建设的各个环节烂熟于胸。辛苦、低调的施工之余,他坚持写作,成为中国铁路系统不可多得的笔杆子。2008年因他的多本小说集和散文集而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但戴先生并不满足于仅仅将写作作为工作之余的休憩的生活状态,也有感于自己还需要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有所提高,于是,又在201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准备博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最完美的抵达》作为博士论文的副产品先期付梓出版。在这个喧嚣与浮躁的当今社会,他怀揣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者情怀,始终牢记知识分子的操守与担当,在繁忙的工作与学习之余,心若幽兰,静如止水,潜心探索高铁这一尤物的奥妙,以期为中国高铁健康、可持续地屹立于世界高铁之林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难得的是,作者即便是铁路人的一员也总是以观察者的视角去解读中国高铁。作为作者,戴先生得到中国作协资助,参加了作家体验生活的活动。他在2013年金秋时节去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采访,通过把1953年建造的蒸汽机车和2010年建造的动车作对比,作者惊叹于近60年间机车发展方面所实现的质的飞跃。戴先生是一位对专业技术有深入研究和独到体会的人。他曾是铁路通勤族的一员,在20个世纪80年代,频繁穿梭于工地之端、往返于城市之间,这些青春记忆充满他的生活内容,并流露于笔端。凭着过硬的文字功底,戴先生以历史悠久的《人民铁道》之副刊——《汽笛》为平台,把自己对于铁路的热爱诉诸文字,如今那些厚厚的剪报本作为透镜,折射出了作者眼中中国铁路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汽笛》的鸣响,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开拓与保守,当然,这种“保守”,并非消极,而是更多地体现了铁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中国铁路人特有的行事韵味。从1997年到2007年,短短的10年间,火车运行时速从120公里提升至250公里,中国铁路成功地完成了6次大面积提速。作为铁路人,作为铁路6次提速的亲历者,作者清楚地铭记着每一次提速所带给铁路工人的锤炼:因加班加点累倒的技术人员、跑到施工现场探亲的工人家属、连续两三个春节都未回家团圆的项目负责人,凡此种种场景,非亲历者不可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彼时供职于济南铁路局的戴先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样经历了提速过程中的洗礼,“在平交道口改成立交桥的过程中,最多的时候,我所在的项目部曾有过一天承担6个立交桥的施工经历。在几条线路上奔波,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有在奔波的汽车上眯一觉。”正是这样的默默付出,才有了戴先生对中国铁路发展常人难以想象的深切感情;也正因为如此的深厚感情,才进一步引发了他对铁路建设的深深反思。作为曾经享受通勤票自由的观察者,面对春运时期一票难求的困境和窘境:列车上因长途挤压而精神失常的旅客、因极度拥挤而被憋尿裤子的乘务人员、因人多不能及时清理车厢卫生所带来的刺鼻味道。作为见证高铁诞生过程的观察者,戴先生感动于铁路艰难时刻,那些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铁路人:从劳累过度晕倒的普通线路工到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而坚守一线的技术人员,再到每天只休息4~5个小时的主要领导,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高铁建设添砖加瓦,最终使世人得以享受最完美的抵达。

作者凭借其科学技术哲学的专业功底和作为高铁人的自身优势,为我们倾心打造了这部具有报告文学性质的力作。在惊叹作者文笔优美的同时,文科类的读者对于书中图表的引用、数据的分析可能并非做到完全理解。不过,笔者依然深信,上述些许遗憾,并不影响读者对抵达之完美的欣赏以及对理性表达出来的高铁情的共鸣。

Great Affection Expressed Authoritatively:A Review of Most Perfect Arrival,China's Dream of High-Speed Railway

WANG Fangfang1,2
(1.Institute of Philosoph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2.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Aichi University,Nagoya,455-0015 Japan)

Most Perfect Arrival,China's Dream of High-Speed Railway;rationality;high-speed rail;affection

Mr.Dai Rong is not only an author but also a builder,a participant and an observer of China's high speed railway projects.He is known as the best railway writer in China.His work Most Perfect Arrival,China's Dream of High -speed Railway richly documented,in a unique form,with epistemological insights,the events,people,and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high speed railway development.With rational strokes of the pen,Mr.Dai expressed his deep affection for China's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l206.7

A

1009-9506(2014)10-0032-05

2014年6月29日

王芳芳,博士,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高铁铁路
高铁时代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高铁会飞吗
基于AutoLISP的铁路信号电缆统计软件设计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