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茹,时卉丽,陈玉昆,杨亚晓,宋任浩
(1.兴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兴隆 067300; 2.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 050071; 3.柏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柏乡 055450)
弓形虫可引起人类无症状的潜伏感染,主要侵犯重要器官,感染后果严重[1]。估计世界上有接近1/3的人口受感染[2],我国为流行地区,人群感染率较高,据统计,我国6100多万人感染弓形虫病,其感染率与生活习惯、职业等因素有关[3]。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弓形虫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研究表明,输血存在感染弓形虫的隐患[5-6]。人群感染率是影响医疗用血质量的重要因素和是否需要纳入献血者健康检查项目的依据之一。我国虽未将弓形虫列为献血者健康检查项目,但已引起输血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我国目前已有一些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的调查文献[7],尚未见健康献血人群的有关报道。由于弓形虫病原学诊断困难,抗体血清学筛查仍是判断弓形虫感染的主要方法。为此,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本地区健康献血人群进行了弓形虫感染筛查,现报道如下。
1.1标本来源 选取2014年8月河北省血液中心健康献血人群血液标本832份。均为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8]进行体检、实验室检验无异常的合格献血者标本。
1.2仪器与试剂 RT-5100型酶标仪(深圳雷杜生物有限公司)、ST-96W型全自动洗板机(北京誉朗诺科技有限公司)、KY-DT5-6型低速台式自动平衡离心机(北京同德创业科技有限公司)、Rainin微量移液器(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弓形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40223)。
1.3方法 弓形虫IgG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验操作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验结果判定以酶标仪读数为准。以空白对照调零,用酶标仪于450 nm(630 nm作参比波长)读取吸光度(A值)。当待检样本孔A值大于等于阴性对照A值的2.1倍者判为阳性。如阴性对照A值<0.07时,按0.07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健康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率 在832例健康献血者中,弓形虫IgG抗体阳性35例,阳性率为4.21%。
2.2不同健康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率比较 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以及文化程度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弓形虫感染有上升的趋势,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为0.09%~34%[9]。弓形虫感染率受社会、文化和气候因素影响,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献血者血清总阳性率为4.21%,低于我国一般人群的感染率。调查还显示,健康献血人群在性别上,弓形虫的感染率无差异,说明男性、女性对弓形虫普遍易感,无明显的抵抗能力。在年龄分布上,18~29岁年龄段阳性率最低,40~5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年龄增加阳性率增高,推测其原因可能为随年龄增长,接触到弓形虫的机会越来越多,而IgG抗体作为既往感染的标志,产生后是不会消失的,IgG阳性率也会越来越高[12]。居住农村的农民的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可能与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及接触动物的机会较多有关。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弓形虫的认知程度高,具有较高的防病意识,在生活中就能够较少地接触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健康献血者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感染又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可能是我国未将弓形虫感染筛查列入献血者强制性筛查项目的一个原因。但如将弓形虫阳性的血液输入给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受血者就有可能造成感染。建议:①用于大量、频繁输血的患者和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血液要进行弓形虫感染检测,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献血者筛查,以提高血液质量;②加强弓形虫知识宣传,提高献血者弓形虫传播途径的认知率和自我防病意识;③开展大规模的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 Dubey JP.Toxoplasmosis of Animals and Humans[M].2th ed.Boca Raton,FL:CRC Press,2009:187-199.
[2] Elsheikha HM,Azab MS,Abousamra NK,etal.Sero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Toxoplasma gondii antibodies among asymptomatic blood donors in Egypt[J].Parasitol Res,2009,104(6):1471-1476.
[3] 蔡早育.孕妇血清弓形虫等抗体检测和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00-3401.
[4] 许郑林,刘玉霞,郑玉忠,等.弓形虫感染与知晓情况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70-71.
[5] Elhence P,Agarwal P,Prasad KN,etal.Seroprevalence of Toxoplasma gondii antibodies in NorthIndian blood donors:implications for transfusion transmissible toxoplasmosis[J].Transfus Apher Sci,2010,43(1):37-40.
[6] Alvarado-Esquivel C,Mercado-Suarez MF,Rodríguez-Briones A,etal.Seroepidemiology of infection with Toxoplasma gondii in healthy blood donors of Durango,Mexico[J].BMC Infect Dis,2007,7:75.
[7] 曾劲峰,李活,蔡红,等.深圳地区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5,5(3):599-60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
[9] 张居作,陈汉忠,徐君飞.我国弓形虫的感染现状[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7):101-104.
[10] Pinolar S,Ieamviteevanich K,Pinolar P,etal.Seroprevalence of specific total immunoglobulin (Ig),IgG and IgM antibodies to Toxoplasma gondii in blood donors from Loei province,Northeast Thailand[J].Southeast Asian Trop Med Pub Health,2000,31(1):123-127.
[11] Coelho RA,Kobayashi M,Carvalho LB Jr.Prevalance of IgG antibodies specific to Toxoplasma gondii among blood donors in Recifie,North East Brazil[J].Rev Inst Med Trop Sao Paulo,2003,45(4):229-231.
[12] 宋任浩.不同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0):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