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16)
竹茹水煎工艺正交实验研究
周 滢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16)
目的:筛选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因素对水煎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水煎工艺有显著影响(F<0.05)。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是药材不浸泡,第1次煎煮用9倍量水,第2次煎煮用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
竹茹;正交设计;水煎;工艺条件
竹茹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同时是卫生部批准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 Stapf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1]。竹茹临床运用历史悠久,始载于《金匮要略》,名为"竹皮",其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能,主要含有木栓酮、羽扇豆烯酮及其同系物为主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降血压等生理和药理活性[2,3],主要用于治疗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恶阻、胎动、惊痫等,如《本草崇原》谓:“竹茹,竹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而为热矣,……,凡此诸病,竹茹皆能治之,乃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临床研究表明,竹茹姜制后在药性和临床疗效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以降逆止呕作用增强为主[4,5],如在经方温胆汤、橘皮竹茹汤等中药方剂中均为主要用药[6]。实践中发现水煎工艺是影响该药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探索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的最大化,我们以以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对该方的水煎工艺进行了优化筛选。
竹茹(重庆天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20104,经重庆医科大学何先元副教授鉴定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茎秆的干燥中间层),电子天平(型号BLXK-JA3003B),水浴锅(MT1-DZ6),干燥箱(型号DHG-9245A)。
2.1 水煎工艺正交试验设计[6]
根据浸提理论与实践经验,竹茹的水煎工艺与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选用L9(34)正交表[7],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进行了9次实验,其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竹茹水煎工艺因素水平
2.2 方法
称取竹茹药材30g,按正交试验表1、2进行试验,药液分别滤过,分别定容至250mL,再精密移取10mL,经干燥,测得恒重。
水煎工艺正交进行了9次试验,有关数据及极差、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3。以总固体物收率为指标,结合生产实践需要,竹茹物水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B1C2D2,即药材不浸泡,第1次煎煮用9倍量水,第2次煎煮用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
表2 煎煮工艺条件L9(34)正交试验安排及结果 (n=2)
?
表3 方差分析表
评价指标:竹茹的单体化合物为指标因为在测试的过程中含量较低,文献中有关竹茹单体化合物是用的气相色谱法,而在中药临床运用中,中药一般只是经过水煎提取即可,所以探讨水煎过程对竹茹的药效发挥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应先以竹茹水煎后的固体浸出率为主要指示成分,以考察提取是否完全。
提取工艺:中药提取工艺是本课题的关键,在预试实验中发现浸泡与否对竹茹收率影响较大,于是对复方煎煮前浸泡与不浸泡做了比较,实验证明,不浸泡的收率较浸泡后的收率高8%,原因可能是在浸泡过程中竹茹部分水解,导致收率降低,所以将浸泡时间作为提取工艺中的考察因素之一。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57.
[2]洪新宇,朱云龙,陈林根,等.竹茹提取物黄酮和内酯延缓皮肤细胞衰老的效能[J].日用化学工业,2003,33(5):302-304.
[3]姚小宝,吴小琴,张英,等.气相色谱法测定竹茹中三萜化合物木栓酮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4):387-390.
[4]龚千锋.中药炮制学(新世纪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7-218.
[5]阮勇彬.姜制药物作用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190-191.
[6]雷鹏,刘韶,李新中,等.正交试验优选熟地黄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485-1487.
[7]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06-709.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of Bambusa tuldoides Munro by orghogonal design.Methods:Effects of four factors,water volume(A)、extraction time(B)、extraction times(C)、soaking time(D) on extraction rate were evaluated by orthogonal design. Results:Factor C and D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water-extraction(F<0.05).Conclusion:The optimum water-extraction factors were A(9+8)times,B(1)h,C(2),D(without soak).
Bambusa tuldoides Munro;Orghogonal design;Water-extraction
R228.2
B
1004-2814(2014)01-0067-02
2013-08-12
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