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青,陈 斌,庞 乐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陕西 汉中723000)
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79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79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病区就诊患者。男33例,女46例;年龄16~27岁,平均(21±2.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年,平均(1.2±0.7)年。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同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分大于17(超过24分为严重抑郁)。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抑郁症诊断标准[2]。③排除身体疾病、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或精神障碍。
两组均用帕罗西汀片20mg,每日1次,早餐前吞服。治疗组另用柴胡12g,白芍15g,法半夏12g,陈皮15g,茯苓15g,郁金12g,远志8g,合欢皮12g,甘草9g。胸胁乳房胀满、嗳气、善太息、咽中有梗阻感、不思饮食、多梦易怒者加郁金13g,香附12g,枳壳8g;便秘者加大黄10g(后下),厚朴15g,川楝子8g;伴失眠加酸枣仁15g,柏子仁15g,夜交藤30g;痰多、精神恍惚、目光呆滞者加石菖蒲12g,冰片0.0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两组均服用4周后统计结果。
采用重复测量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判定疗效[3]。痊愈:HAMD减分率大于等于75%。显效:HAMD减分率50%~74%。有效:HAMD减分率25%~49%。无效:HAMD减分率小于25%。治疗2个月后进行评估比较。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对照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腹泻症状、2天后消失,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关学者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有密切关系。帕罗西汀为选择性中枢神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5-HT神经突触部位的再摄取,对胆碱能、组胺或肾上腺能受体的亲合力较氟西汀、舍曲林更优,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均有较好疗效,抗胆碱性、心血管不良反应小[4]。
本病跟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和心失所养密切相关。中药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敛阴柔肝、养肝血、平肝阳、柔肝阴,茯苓健脾化湿,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燥湿,合欢皮解郁,远志宁心,郁金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脾弱得复,心神得安,气血同调。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4.
[3]高新立,马玲,闫翌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 60例[J].河南 中医,2013,33(6):943-944.
[4]安旭光,杜建艳,左津淮,等.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