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外教跟我们夸耀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他谈的可不是我们这些学西方语言的学生已经耳熟能详的西方社会的富足与现代化,而是澳大利亚人享受沙滩、阳光、运动、闲暇。当时我觉得有点意外,澳大利亚人竟没有更高端的生活质量,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以上几项是我们这些在滨海城市求学的穷学生也能享受到的,似乎并不稀奇!但二十年后的今天,在这个高速运转的城市里干着一份被寄予厚望的高压力工作的我们,才有了对那位外教说法的真正认同。诚然,业绩可以增长、工作可以精益求精、钱可以多赚,但时光流走就永不再来,尤其是那些值得我们珍视的快乐生活!
以上理念在西方社会已源远流长,古希腊人就很懂得这个道理。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原型人物弟欧根尼(Diogenes,?—约公元前320年)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号召人们回归简朴而快乐的自然生活。他宣称即使贫困,人们仍然可以过幸福和独立的生活!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注重单纯快乐、友谊和隐居的生活。他在雅典创办花园学校,师生过着极简单的生活。他们吃的是大麦面包,通常的饮料仅是水。在他看来,快乐是选择一种行为或决定一种选择的唯一标准,这种主张被后人称作伊壁鸠鲁的快乐论(Epicurean Pleasure)。在西方文明史上最崇高、最卓越的哲学之一、兴盛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斯多葛派(Stoicism,创始人为芝诺[公元前340—前265])就认为人类的幸福是顺应自然而生活的结果,并主张人的职责或义务仅仅是选择那些与自然相一致的行动。
但我在那个滨海城市求学之时,恰是中国在经济上撒开腿向前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榜样深入人心之时。难道这位继承了西方快乐生活传统理念的澳大利亚人也学会了鲁迅先生所谓的“曲笔”,以有些拐弯抹角的说法来提醒我们生活不是为了拼命,而是为了让每个人获得自在、写意的人生?!
其实,贯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良好的生活品质,乃是一种人生智慧、生活环境乃至传统力量综合的结果。从选文的描述来看,现代希腊人的生活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把希腊人的良好生活方式的十一大“秘密”归为以下三类:
一、健康生活方式,如地中海式饮食、午睡、散步、享受闲暇的慢节奏生活、参加户外活动;二、良好精神状态,如好客、慷慨、爱讲故事、常与家庭或朋友聚餐;三、智慧人生,如探究诸如认识并内省自我等人生的大问题、掌握长寿的秘诀、知道寻找幸福的途径。总之,希腊人不仅有深入骨髓的健康习惯,还有与之匹配的长期积淀下来的智慧。
然而,希腊人要保持这种“好生活(living well)”,恐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不管是他们生活的欧洲还是整个世界,生活的节奏毕竟是一路向前,“慢生活”就目前来看,还仅仅是个奢望。前几年,包括希腊、西班牙等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南欧多国出现信贷危机甚至政府破产的尴尬局面,应该不能完全将之归咎于政府的政策失当、治理不力,地中海边人民在高福利支撑下的懒散的阳光生活,恐怕也难逃其责。因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要保持一种像希腊人这样的生活方式,又要力图避免出现不久前希腊政府与社会的那种危机,最好是不要加入到类似欧盟或欧元区这样的利益共同体。因为加入就意味着同步与竞争,“同步”就意味着并驾齐驱(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竞争”就要有计划性与速度要求,若你躺在那儿睡午觉没有时间观念,别人却要“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这显然不现实。既要保持自己独特的“慢生活”,又要享受参与竞争带来的高收成,这样的“欧洲梦”是迟早要破灭的。最近,部分已厌倦了为“改善”生活而不断爬累人上坡路的中国人提出了“舍得”——要有所得必要有所舍,要珍惜所得必大胆舍弃。这无疑是思想资源同样悠久丰富的中国人的智慧,似乎值得尚处于困难中的希腊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