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森 陈 敬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高原是一个特殊环境、大气状况、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等与平原不同。由于平原和高原的海拔不同,环境不同,久居高原的人和久居平原的人的体质情况也不相同。由于这几年由平原地区考入高原地区(以云南昆明为例)的体育考生逐年增多,因此,对于这些学生进入高原地区后的继续训练成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考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年的追踪调查,通过对其体质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为其继续训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1 研究对象
世居在500 米以下的平原考生278 人,现均为滇池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20~22 岁正常学生。正常学生是指能从事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发育健全、身体健康的学生。凡心、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有病者,急性病患者或一个月内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及正处于月经期的女生均不能作为调研对象。
1.2 样本的构成和测试项目
1.2.1 本样本包含男生247 人,女士31 人,共计278 人。
1.2.2 测试项目:身高、体重、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肺活量、100 米、800 米、立定跳远、握力、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反应时。每个项目分别记录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的两次成绩。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关于体质研究的相关文献,收集大规模学生体质测试的材料。
1.3.2 测试法。按照国家规定的体质测试要求,通过测试仪器品牌均为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指定的品牌,测试人员为专门培训的体育教师和工作人员。
1.3.3 数理统计法。对所测得数据用SPSS14.0 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差异性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显著性,p <0.01 表示差异极具显著性),用excel2007 进行数据整理、绘图。
2.1 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身高、体重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不仅仅是营养指数而且反映人体体格、体质水平、发育状况的重要复合指标。
测量上臂部和肩胛下部皮褶厚度可以通过身体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学生身体密度,进而计算体脂百分比。计算公式来源于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1990 年编写的《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具体公式如下:
身体密度D=1.0913 -0,00116X(男性)
身体密度D=1.0897 -0.00133X(女性)
体脂百分比=(4.57 ÷D-4.142)×100%
由表1 可见,平原地区的体育生进入高原后身高基本上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大学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基本上不再长高。体重有所上升,且男生一年前后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皮褶厚度测量和体脂百分比前后变化见得学生进入高原后都有显著增加,且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平原地区的体育生进入高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体变化,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下降。这和高原环境有关,高原温度较低需要更多的脂肪来御寒。此外,高原训练导致骨骼肌质量下降的原因和激素变化以及缺氧直接对蛋白质合成造成影响。
2.2 身体机能指标分析
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机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最大用力呼出的气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的大小与出生地、生活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此外,在肺活量和体重指标的基础上,计算肺活量体重指数,即每千克体重肺活量的相对值,这对于评价有氧代谢是一个更科学的指标。主要用以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在有氧代谢项目运动员的选材和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中有一定参考作用。
由表2 可见,学生进入高原一年后肺活量均有所增加,男生肺活量与一年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女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肺活量指数男生由于肺活量增加的同时,体重也有所增加虽然均值有所上升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女生肺活量指数差异性较显著(P <0.01)。这是由于高原的缺氧刺激对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有良好作用。
2.3 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速度、灵敏、柔韧。根据这几大指标选取立定跳远(主要体现在下肢爆发力,下肢爆发力取决于下肢肌肉力量)、台阶指数(心肺耐力)、握力(上肢肌肉力量)、1000m(男)/800m(女)(耐力素质)、100m(速度)、坐位体前屈(柔韧)、反应时(灵敏)。
由表3 可以看出,男生女生在进入高原地区一年后,1000 米/800 米的成绩与开学时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平原地区的学生进入高原地区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和体育训练,运动成绩有所提高,这也与高原训练的效果相匹配。同时发现,男女生的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的台阶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平原地区的体育考生来到高原后,心肺耐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1 在身体形态方面,平原地区的体育考生来到高原后,身体形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来适应高原地区的生活。主要表现在身体成分变化,体脂含量增高。
3.2 身体机能方面,平原地区的体育考生来到高原后,肺活量会增加,尽管刚开始会有一定的适应现象。但是,机体会伴随运动训练迅速适应,同时肺活量指数也会增加,这符合高原训练的特点。
3.3 身体素质方面,平原地区的体育考生来到高原后通过不断地体育训练,耐力素质会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力量和速度提高不明显,这要求高原地区体育专业应在加强耐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力量和速度训练,使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1]付芳.山西省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差异性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05).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相林.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4]朱旭丰.对高原地区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3).
[5]周晓丽.不同海拔地区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33).
[6]赵晋,孔垂祥.亚高原环境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7]雷欣,李智.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特点及其应用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2(2).
[8]张成友,刘瑞雪.急进高海拔地区血液细胞适应性观察[J].临床荟萃,2001,16(10).
[9]吴建中.初进与久居高原大学生运动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2013,(06).
[10]马小明.高海拔地区大学生肺通气功能特征与体质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