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钰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企业管理运营服务中心主任
中小企业从种子期进入成长期后,一些管理者忽然发现,虽然产品在不断地丰富,但整体市场规模却在逐渐缩小;看似员工人数在渐渐增多,但工作效率却有所下降,其结果就会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滑。
此时,企业的管理者感到有些莫名其妙:难道不算大的企业也犯了“大企业病”?
高度集中下的管理弊病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身小体弱”。与大型企业相比,既没有左右市场的能力,又缺乏丰富的优势资源。不过,也正因为规模小,经营决策权可以高度集中,使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的变化,能够灵活地作出反应。
从管理角度看,相比大企业因为庞大的组织架构,容易产生懈怠与效率低下的现象,中小企业人数少,组织架构也简单,管理者可以快速掌握每个员工在企业中的表现,并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可以充分发挥“人和”的作用。
从产品角度看,中小企业创业之初既没有实力去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也无法以一种产品来进行规模化竞争,所以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成本投向细分市场,专注于某一产品的经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求得自身发展。
这期间,尽管经营管理决策权的高度集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形成了不规范的粗放式管理,多数中小企业往往以企业主的经验为依据,管理事项完全依照企业主的好恶来处理,使企业的管理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想当然、乱指挥现象普遍存在。而一旦企业发展壮大,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多,管理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感受、照顾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时间一长,公平性与员工激励力度就会大打折扣,自然就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凝聚力。
规范管理避免“十羊九牧”
要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上述问题,进行规范化运营势在必行。
有些中小企业或许会担心,如果参照大企业的行为制度进行调整,会不会造成企业管理中的“十羊九牧”,反而越规范越乱呢?
所以要强调的是,从规范运营的细节上,执简驭繁是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准则。以销售部门为例,要从效益增长的角度入手,签单的原则是什么,成交的步骤有哪些,如何跟踪,如何回款,完成后怎样向相关部门移交,向主管汇报,只要遵循这一脉络制定必要的标准就可以使部门的整体行为形成规范。
因此,不要照搬照抄一些成熟企业的规范化制度,因为那样最终会变为一种装饰企业门面的摆设。要保证实施规范化管理能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便于制度规范的顺利推行与实施。而且,企业的规范制度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严越好,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可行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一旦企业上下统一了认识,使规范化管理形成必然遵循的制度,那么贯彻制度就应该成为核心。而所有员工都要自觉遵守规范,维护制度的正常运行。
责任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