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桐 李金鹏
超声诊断会阴部软纤维瘤1例
李凤桐 李金鹏
女,24岁,未婚。因会阴部肿物疼痛2 d就诊,4年前发现会阴部米粒大小肿块,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妇科检查:于右侧大阴唇及小阴唇处见前后纵行排列的数个大小不等的肿块,位于阴阜至阴道口下方平齐,表面膨大呈褐色柔软皱襞状,似“鸡冠花”样,大小约2.5 cm×3.0 cm×13.5 cm,易变形,牵拉后可伸展。高频超声检查示右侧会阴处大小约2.4 cm×3.1 cm×14.0 cm肿块,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欠均匀(图1A),肿块轻压可变形,可探及内部细条状血流信号,肿块基底部组织可见枝状血流信号(图1B)。诊断会阴部实性肿块,考虑皮赘。行会阴部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被覆鳞状上皮细胞下可见大量纤维细胞增生,细胞核无异型性,结缔组织疏松水肿并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考虑皮肤软纤维瘤(图1C)。
图1 A为超声示肿块内部回声声像图(箭头);B为超声示肿块基底部枝状血流信号;C为病理镜下示被覆鳞状上皮细胞下,大量纤维细胞增生,细胞核无异型性(HE, ×40)
软纤维瘤是指一种以纤维血管为核心、角化的鳞状上皮所覆盖的良性肿块,又称为皮赘,分为丝状型、蒂型、丘疹型。蒂型可发生于面部、胸背、腋窝、腹股沟及女性阴唇等部位,一般为单个有蒂呈息肉样突起,质软、表面光滑,为正常皮色或色素加深。病理组织显示主要变化由表皮包围的真皮结缔组织疏松水肿并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以往以临床报道[1,2]为主,超声诊断报道较少见[3]。本例超声表现特征明显,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病变组织由不同增生程度的表皮及疏松胶原纤维组成,并含有毛细血管。高频超声显示肿块内条状血流信号且主要集中于基底部,结合其皮损形态,可考虑皮赘。本病需与恶性肿瘤、血管瘤、真皮病、神经纤维瘤、错构瘤(结缔组织病)和纤维上皮瘤相鉴别[3]。皮赘可以通过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明确诊断。高频超声可以了解皮赘的形态、大小、边缘及内部血流分布,为临床手术切除起到指导作用[4]。
[1] 吉玺, 马小玲. 巨大型外阴软纤维瘤1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4): 365-366.
[2] 王恩文. 软纤维瘤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 42(8): 487.
[3] 胡长珍. 高频彩超诊断巨大软纤维瘤并发感染1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4): 296.
[4] 张淼,康春松. 高频超声在皮肤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 12(3): 221-222.
纤维瘤;生殖器肿瘤,女(雌)性;会阴;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2014-03-03 【修回日期】2014-08-10
(本文编辑 张春辉)
R722.19;R445.1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医院超声科 河北高碑店074000
李凤桐 E-mail: 304615039@qq.com
10.3969/j.issn.1005-5185.2014.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