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骅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浅析幼儿声乐教学的方法
刘骅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如何针对幼儿的声乐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参照国内外相关的幼儿音乐教学经验,提出若干新的教学理念及探索以供参考与借鉴。
幼儿;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可谓是很重要的一笔,无论对幼儿声乐素质的培养,还是对歌唱技能的提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更要让儿童在我们这里学习到艺术技能,同时还要提高学习的兴趣。
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使儿童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21世纪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就要做到既要迎合儿童爱玩的天性,又要启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就应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想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把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兴趣是学习声乐的基础,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物,富有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他们一旦对声乐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甚至于他们的内心世界都会变得丰富多彩,那么,在幼儿园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声乐教学,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1.尊重儿童对音乐的感受。
儿童有自己认识世界和感受世界的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和压制儿童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教学要给学生自己表达音乐感受的机会,对儿童聆听老师范唱歌曲后表达的感受,要给予鼓励和引导。这样,儿童才更乐于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选择适合儿童演唱的歌曲。
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特点的歌曲素材,对于儿童歌唱兴趣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具有欢快情绪、积极向上,儿童感兴趣的歌曲,最重要的是歌词要通俗易懂。例如:《种太阳》(欢快的)《小白船》(优美的)。同时,可以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又如孩子们喜欢看的动画片插曲及创作久远的外国儿童作品。例如《蓝精灵之歌》和《铃儿响叮当》等,还可以教授孩子们演唱一些具有时代性的新作品,例如《五环童话》和《把心儿种在春天里》等。
3.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儿童。
声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一个愉快、轻松、和谐的声乐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引导儿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声乐演唱中,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更加趣味性、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的影响儿童的情绪,教师的语气更加趣味性、儿童化,表情更加丰富、多彩,动作更加童趣、夸张,将会进一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那么,他们也就会主动地参与其中。
4.趣味性的唱歌教学。
唱歌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要形式多样,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会用唱歌的方式互相问好,有时让幼儿跳一段律动,有时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节奏,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蚂蚁搬豆”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一个幼儿当扮演大蚂蚁,另一部分幼扮演小蚂蚁,配上道具“大豆”,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方法。
5.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
老师可以运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例如:组织幼儿学习歌曲《小树叶》时,特别在指挥幼儿分合唱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可以激发幼儿演唱的激情。
其次要重视、关注每一个儿童,教师应该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把重视、关注的眼光和态度放在每个孩子身上,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是他们体验到被重视、关注时的幸福和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又要遗传因素的不同,每个儿童的天赋都有所差异,作为教师,就要使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让每一个儿童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声乐学习不仅是使儿童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等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中,运用拍手和跺脚,将节奏融入律动表演中,通过头、手、脚的组合律动,不但增加了课堂欢快的气氛,也使孩子们子啊关注歌曲旋律和动作变化的同时,更加轻松的、愉快的学习了歌曲,学习的每一首歌曲,可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情绪、特点为孩子们编排适合孩子们表演的肢体律动和舞蹈动作,让孩子们从中不但学会了歌曲,更发展了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的协调性、韵律感、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声乐教学中,有几个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完善的方面:
1.教师的范唱是否适宜。
我们知道,教师的范唱是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新歌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老师的歌声动听、悦耳,充满感情就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例如在第一次欣赏教师范唱时,可以用清唱的形式,帮助幼儿听清歌词和歌曲的节奏;接下来的教师可以用边弹边唱的方式让幼儿倾听,当然速度要慢一点,便于幼儿的学唱;最后,当孩子能跟唱后,教师要适时的退位,逐渐降低自己的音量,让幼儿处于歌唱时的“主体”地位。
2.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当发现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唱不下去时,教师应考虑到自己在组织过程中欠妥的地方,及时找到问题的源泉,修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关注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关注到幼儿的真实需要和感受,这样教师对幼儿的主导作用和影响才能通过幼儿的主体的参与和反应真正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3.材料的提供是否科学、有效。
在新歌学唱中,图谱、多媒体课件、以及情境的创设等等等是常用的教学策略,它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区分不同的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在材料提供时,我们需要遵循的规律是,活动中的教学材料应是孩子已有知识经验所能认知的,并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
4.活动组织中各环节的融合渗透。
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各环节之间该怎么有效的融合?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首先该做的是定位歌曲的性质,该用何种情感来演绎,在每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走近”歌曲;其次,是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使每个环节的运用为幼儿更好的表现歌曲而服务,而不单单只是为了学唱而设计每个环节;第三,关注前期幼儿已有的经验,就能尊重幼儿真实感受,从幼儿的行为变化中获得有关幼儿发展潜能的信息,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及教育发展目标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5.细节的关注。
歌唱活动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每堂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里我只说说教师在自身歌唱时应注意到的一个细节,首先吐字发音要做到“字正腔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在活动前反复朗诵歌词,注意倾听或请别人倾听自己念的是否清楚,是否自然流畅,是否富于感情。第二,就是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情感态度感染幼儿,要充满感情,以情传情,把孩子带进歌曲的意境,直接感受歌曲的美。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声乐演唱教学的学习,用先进的,适合孩子们的教育理念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并把它落实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需要多借鉴一些音乐相关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争取为声乐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跟更多的儿童可以在声乐的海洋里更加愉快的歌唱。
J605
A
1005-5312(2014)17-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