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

2014-03-08 09:59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四性药性益智

张 帆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1100)



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

张 帆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1100)

根据《中国药典》中关于中药名称与四性的记载,包括寒、热、温、凉,将大寒、寒、微寒均归于寒,将大热、热均归于热。四性中药以药性为核心,以物质为基础。研究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药性及药理作用,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中药四性;药理作用;相关性

中药治疗疾病归根结底在于“一偏纠偏”[1],即用药物气味之性来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偏,如利用药气寒热温凉之性来纠正人体病理状态下的寒热虚实之偏,利用药物五味来纠正脏腑的苦欲之偏。中药四性指寒、热、温、凉,是中药理论的重要核心内容。中药主要核心为药性,将物质作为基础,中药现代化探究的重点内容就是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现阶段,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关于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笔者现针对其相关性作如下综述。

1 寒凉药物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1.1 寒凉药物与抗菌、抗真菌作用呈正相关性

传统中医学并无真菌、细菌感染这一类现代医学的文字记载[2],但在寒、气、戾、毒、湿以及热(火)邪等导致伤寒、时病中就已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真菌、细菌感染的相关内容。临床治疗对毒、热(火)邪所致的伤寒、时病,可多应用寒凉药物,有助于清热解毒。

1.2 寒凉药物与解热作用呈正相关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关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记载。现代药理实验发现,寒凉药物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下丘脑5-羟色胺水平,减少下丘脑环磷酸腺苷水平,从而减少体温调节中枢钠离子与钙离子的比值,达到有效解热的目的。

1.3 寒凉药物与利尿作用呈正相关性

寒凉属阴,主沉降,故可通利水道,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如滑石、车前子、茵陈、泽泻等都具有利尿作用。《中药学》收录了12味利尿通淋药物,其中10味药物属寒性,1味属凉性,1味属平性。

1.4 寒凉药物与催眠作用呈负相关性

现代药理实验显示,部分寒凉药物能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导致失眠。但《中药学》有关安眠类药物中,磁石、朱砂两味药材属寒凉性,其余药物皆性温平。研究发现,在具有镇静作用的100多种中药中,应用最频繁的多属养心安神药物,多为温性或平性。

1.5 寒凉药物与抗疲劳作用呈负相关性

中医理论认为,疲劳的基本病机可概括为虚、郁,病位以脾、肝为主。肝郁气滞可使脾胃失和;脾主运化水湿,主肌肉四肢,若脾运失和可使生化无权,进而导致四肢肌肉无力,致使五脏六腑失养。肝喜疏达,而脾喜升燥,故适合使用温热药物,以升脾疏肝,调和气机,健脾和胃,滋养肌肉筋膜,濡养脏腑,进而起到抗疲劳的作用。

1.6 寒凉药物与益智作用呈负相关性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智,益智则需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以升为健。脾属湿土,其生理特性为喜燥恶湿,适合选用温热性药物,以升举脾气,健运脾土,进而达到益智的目的。

1.7 寒凉药物与抗凝血作用呈负相关性

血得热方行,遇寒则凝,故寒凉药物与抗凝血呈负相关性。

1.8 寒凉药物与抗缺氧作用呈负相关性

缺氧对线粒体的氧化呼吸功能有一定影响,进而妨碍对机体的能量供应。温热药物能增强机体能量的代谢,使机体可以充分利用能量物质,有效维持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基本能量代谢,进而起到抗缺氧的作用。

2 温热药物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2.1 温热药物与催眠呈正相关性

失眠的常见病机有肝气郁结、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血瘀、痰饮及血虚等,《金匮要略》[3]:“病痰饮者,需用温药和之。”瘀血时可使用温热药,以促进气血流动。心脾两虚时,可使用归脾汤,此方药性偏温热。肝气郁结时,宜用性偏于温热的辛香流动之品,以舒畅气机,故安神催眠药物多温热。

2.2 温热药物与镇痛作用呈正相关性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寒邪凝滞则主痛。温热药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故可散寒止痛,适应证为冷痛或寒性疼痛,如藁本、荆芥、桂枝、麻黄等均可发挥镇痛作用。

2.3 温热药物与平喘、祛痰作用呈正相关性

研究发现[4]哮喘的病理机制是痰饮,其病理特点是寒(即虚寒与寒邪),临床治疗多温阳抗寒、温肺驱寒、燥湿化痰,起到平喘祛痰的作用。温热性药物,如白前、紫菀、紫苏、麻黄等均可发挥良好的平喘、祛痰作用。

2.4 温热药物与益智作用呈正相关性

中医学研究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其智能主要以神、气、精为基础,与脾、肾、心相关。心气血不足时,可致肾精气亏损,脑髓海失充,导致记忆力衰退,影响智力。部分温热药物存在补益作用,可以补阳、补气、补血,进而调动全身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行可至头,以充养脑髓,主神明,提高记忆力,改善智力。通常认为儿茶芬胺类递质对记忆有利,中枢5-羟色胺水平升高,将造成记忆力减退,但药理实验发现温热药能对下丘脑5-羟色胺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多巴胺的释放。温性药物如鹿茸、核桃仁、石菖蒲、益智仁、远志等均可发挥良好的益智作用。

2.5 温热药物与抗溃疡作用呈正相关性。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有学者提出,消化性溃疡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寒、湿,寒可伤阳,湿可阻阳,寒凝可致气滞,气滞可致疼痛。张仲景的诸多方药,如小建中汤、吴茱萸汤、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温热类处方,均为后世胃脘痛治疗的常用方剂,故其可理气止痛、温肝暖脾、温中补虚。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明确中药四性,预测中药组分的四性,为组分药性的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指导合理有效地应用中药组分、组分配伍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本药理实验研究范围较小,不够完善,药性标定尚存在一些混乱性,还无法全面反映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在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应逐步深入,不断完善,以期为临床治疗做出更大贡献。

[1] 杨波,周扬,王振国.中药四性与物质成分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6(11):1878-1879.

[2] 胡育筑,郭环娟,王志群,等.中药四性和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23(6):348-353.

[3] 欧阳兵,王振国,李峰,等.中药四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及其论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2(3):182-183.

[4] 祁俊生,徐辉碧,周井炎,等.中药方剂中微量元素与四性关系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1,14(4):283-287.

(责任编辑:姜付平)

2014-02-17

张帆(1985-),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R285

A

1673-2197(2014)09-0066-01

猜你喜欢
四性药性益智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益智故事会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益智大比拼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五统”、“四性”是怎样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