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林业局
多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绿色新政,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实施绿色生态工程,牢固树立“绿化和生态是城市的第一形象、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景观要素”的理念,以建设成为“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城市森林建设。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云南省率先荣获这一殊荣的城市。
“创森”中,昆明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国土绿化工作,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域林湿化、农田林网化、村镇林果化、市域全绿化、国土生态化”的要求,2008年全面启动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和市域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森林昆明”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并坚持按照“大工程、大投入带动林业大发展”的战略思路,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实施,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昆明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面对连续4年干旱,全市新造林地幼苗大量损毁,部分中幼林甚至枯死,许多苗圃缺水严重,大量种苗积压苗圃无法移栽的严峻形势,昆明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成立了十一个抗旱救灾工作指导组。深入各地林业一线挂钩督查指导林业抗旱救灾工作,做好苗圃地、新造林地的抗旱保苗,以及古树名木的抢救保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旱灾损失。充分利用一切水源,采取灌水、运水、提水、抽水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育苗基地、中心苗圃、定点采穗基地等进行浇水或灌水。对交通方便,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消防车、抽水机、洒水车等抗旱设备浇水灌溉;在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采取盖膜或对苗床进行保水处理等多种措施减轻旱情;将全市林业的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成立科技攻关队伍,针对干旱难造林区域进行试验示范造林,在造林技术措施、种苗选择上进行攻关,及时选出抗旱树种,试验出抗旱种植方法,为全市城乡绿化提供科学的抗旱指导。
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森林昆明”建设以来,昆明市通过实施14个重点工程加快森林城市建设。主要实施的重点工程是:1.林业重点生态工程;2.城市、城镇绿化建设工程;3.村庄绿化建设工程;4.城市面山生态修复及郊野公园建设工程;5.城市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6.绿色通道建设工程;7.水源生态绿化建设工程;8.河道绿化工程;9.机耕道绿化工程;10. 面山绿化工程;11. 滇池湿地建设、滇池环湖生态绿化;12.苗木基地建设工程;13.坟山墓地整治绿化工程;14.义务植树。创森14项重点工程,覆盖了城乡绿化的每一个角落,是实现市域绿化全覆盖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是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全方位生态建设模式,是昆明创森模式,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
通过14项工程的实施,昆明市创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城市森林网络逐步形成。根据2012年末全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7.07%,林木绿化率达到55.90%,市域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森林网络基本形成。二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推动以核桃产业、苗木基地、林产业园区建设为林产业发展龙头,壮大绿色经济。创森以来,全市建设核桃产业基地76.51万亩,建设苗木基地26.3万亩。以昆明泛亚国际花木城项目和昆明泛亚国际林业产业园为产业基地重点,加大林业产业市场的培育。林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7000亩,投资额达到10.2亿,初步建成一个集林产业交易、科技研发、生态旅游、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大型林产业交易市场,带动了全市林业产业发展。在创森工作的带动下,全市各地大力推广种植板栗、苹果、杨梅、葡萄、桃、梨等经济林木,大量兴起特色“农家乐”。同时,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种养殖业,推进了具有乡村风情的特色旅游,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林业产值由2008年的35.53亿元增至2012年的62亿元。三是弘扬生态文化,创森以来,建有市民林、公务员林、共青团林、河长林、杨善洲林等,新建各类纪念林5万亩,义务植树尽责率90%以上。全市共有古树名木23753株,均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