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创新发展

2014-03-08 09:59李世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毒理学毒性中药

李世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1100)



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创新发展

李世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1100)

针对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形成、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中药毒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做进一步探讨,提出应将中药特色与优势体现出来,并接轨国际“药毒网络调控学说”,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中药毒性理论;中药特色;毒理学

“毒”或“毒性”属于中药性能概念,其发展和应用具有悠久历史,所提出的方法和用药原则形成重要学科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药毒”理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依据。在医疗改革逐渐深入以及人们对中药价值的日益认同下,中药的应用和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同时,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在查阅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药毒性理论的形成、发展进行简要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中药“毒性”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中药毒性理论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代,《淮南·修务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1]的记载,两千五百年前的西周也有关于“医师……聚毒药供医事”[2]的说法。此外,战国秦汉时期,关于药物毒性的相关理论已在《黄帝内经》中有所记载,《秦问·五常政大论》也将药物分为无毒、小毒、常毒和大毒。《神农本草经》是当前我国最早一部药物学专著,记载了365种药材,将药材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个等级,总体将能治疗疾病的药物称之为“有毒”,将能长时间使用、改善患者病症的药物称之为“无毒”。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记载了184种药材,其中30种为常见有毒药物,70多种药物需炮制后服用,主要炮制方式为烧、炒、洗、熬、炮等,以减轻毒性。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卒中储药毒救解方”和“治卒服药过剂烦闷方”[3]等有关重要毒性的内容。隋朝,《诸病源候论》中“解诸药毒候”一章专门介绍中药毒性。唐代《新修本草》以及后世诸多书籍均有中药毒性的记载,并且记录了相应的药物适应证及其炮制方式。南北朝时期的制药专属记载了多种中药材的炮制方式,可有效减轻药物毒性,提高临床疗效。宋朝,关于中药毒性有更深入的研究,已将中药配伍禁忌总结为“十九畏”和“十八反”[4]。元朝,《元医药政令》记载的有毒药材主要有巴豆、鸟头、附子、天雄、砒霜等,与《中国药典》的记载几乎相同。明朝,《本草纲目中》共记录药物1800余种,明确标记有毒者共312种,按药材毒性标记为微毒、小毒、大毒,其具体应用方式和解毒方法均有详细记载。清朝医书中关于药物毒性的记载更加广泛,《外科大成》、《疡医大全》、《医宗金鉴》等医书中均有记载。现行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一部)中共记载551种药材和饮片,其中无毒、小毒、有毒、大毒药物分别为479种、25种、37种、10种,孕妇慎用药物38种、禁用28种、忌用5种;儿童禁用药物1种。

2 现代毒理学研究

现代毒理学主要应用的是现代药理学的方法,对临床经常使用的中药做安全性评估,进而确立与国际接轨的权威性安全评价指标,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对中药毒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广义上讲,中药毒理学主要包括应用性和基础理论性两部分,“十九畏”、“十八反”,古代文献中关于小毒、有毒、大毒的分类,重金属的毒性分类依据以及中药毒代动力学等均属基础理论性部分;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以临床应用为目的,属于应用性的中药毒理学。1970年以来,许多禁用于妊娠期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终止妊娠,如天花粉制剂;同时,关于有毒中药的开发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药物的研制和使用中更注重利用中药的毒性特点,如利用乌头的麻痹功效治疗风湿痛等疼痛性疾病,应用瓜蒂、常山催吐治疗因痰液滞留引起的胸膈疾病,利用眼镜蛇毒的镇痛作用,制作药剂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或镇痛,使用蝰蛇毒药物制剂治疗血友病或血栓等[5]。铅、汞、钡等矿物质本身具有毒性,在传统中药方剂中常用于丹和膏药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药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雄黄被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并收效满意,经研究证实As2O3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中医“以毒攻毒”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效支撑。六神丸、至宝丹、牛黄上清丸等药物中均含有雄黄,且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有显著效果,与西药中对重金属的限量控制有显著差异。

3 中药毒性理论的现代科学诠释

王永炎院士指出,当前中医学的研究发展应继承传统文化,提倡多学科的渗透交叉,加强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是必然要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临床应用的复杂性。药毒具有两种含义,为药性暴烈和药物中含有毒素,与传统中药对“毒性”的认识一致,不但指出了中药偏性及其所具备的疗效,同时还指出了药物是否有毒的安全特性,及其在特定条件下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中药,特别是具有毒性的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毒性也会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风险。国际上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和使用不尽正确,认为中药毒性同时具备药效和毒性,易引起毒副反应,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中药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致。

[1] 张伯礼,王永炎.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J].中国天然药物,2011,18(7):109-110.

[2] 方泰惠,许立,梁涛,等.中药毒理学研究的几点认识[C].第二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98-199.

[3] 侯少范,王五一,李海蓉,等.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地理流行病学规律及防治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2,15(14):106-107.

[4] 赵军宁,鄢良春,宋军,等.基于“功效-毒性-物质”的新型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思路与方法[C].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2:120-121.

[5] 钟保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22):195-196.

(责任编辑:姜付平)

2014-02-15

李世杰(1984-),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R285.1

A

1673-2197(2014)09-0001-01

猜你喜欢
毒理学毒性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蛹虫草对小鼠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灾害毒理学理论研究初探
火灾毒理学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