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般淡然

2014-03-07 20:10:46王博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上善若水道德经弱者

王博

印象中的道家学说,是消极遁世,向来被主流文化所唾弃,认为那是弱者自甘堕落的表现。在我的脑子里,也觉得道家文化宛如水,缺少法家那种君临天下的霸气,也没有儒家的那种君子之儒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道德经》这本阐述道家思想的文学瑰宝,长久以来我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这十二个字,直到上大学后,终于有幸走进道家的精神世界,这时才猛然发现,原来道家学说不是退缩的学说,《道德经》更不是弱者的求和书!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走在灯红酒绿的大街上,许多人总会乱了心智,就如《道德经》里所提到的,各种色彩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喋喋不休,让人听觉失灵;各种美味不可胜数,让人味觉麻木;奔驰狩猎,让人心生狂意,不合实际;难得的宝物,让人行为不端。不错,周围的种种诱惑总是不停地在我们身边飘动,勾起人的种种欲望。大多数的我们,总是在填补着无底的欲望之洞,无止境的汲汲地追求物质,却不知圣人去彼取此,因为其为腹不为目。听听老子是怎样劝导我们的吧:“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确如此,已经很多了,还要抓住更多,还不如早早放下。已经很锐利了,还要更加锐利,不可能长久自保。黄金珠宝堆满屋,有谁能够守住?更何况,因富贵而变得骄横,这都是自找过错。功业已成,就抽身退步,这是应和天道的做法。

在我看来,道家学说不是劝退的乞降书,它只是告诉我们用一种淡然的心境去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用一颗如水一般的心去感受世界。老子推崇上善若水,水能够很好地让万物受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它总是处在万物所不愿待的地方,因此几乎达到道的德性了。看似柔弱的水,却总能以柔克刚,一次又一次的上演滴水穿石的神话。这是一些所谓的强者永远无法体会的。同样的,老子认为:弯曲了才能保全,曲线才能直达,低洼才能盈满,陈旧了才能更新,要的少才能获得,要的太多则心生迷惑。因此,圣人保持最简洁的状态,作为天下的标杆,他不自己显摆,反而让人明了,不自以为是,反而得到认同,不自我夸耀,反而大有功绩,不自尊自贵,反而获得尊敬。也许这种以退为进的哲学更适合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吧。

纵然世界的诱惑很多,纵然世间人汲汲于功名利禄,也纵然人生的旅途上充满了荆棘坎坷,我也会努力让自己做到如水般淡然。不必在乎人家说什么,即便是我独异于他人也无妨,只希望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社会。

真希望将来的某天,我能做到如《道德经》里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最终达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境界,那该有多好呢?

猜你喜欢
上善若水道德经弱者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强者和弱者
上善若水
云南画报(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0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上善若水(之三)
慈善(2020年4期)2020-07-20 03:22:38
弱者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51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