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心摆药室裸片识别和片剂分劈的实践分析

2014-03-07 11:24:00刘雅丽
药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片剂药片药品

刘雅丽,王 志,王 琳,李 欣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我院中心摆药室裸片识别和片剂分劈的实践分析

刘雅丽,王 志,王 琳,李 欣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目的探讨裸片识别和片剂分劈在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15种裸片进行识别难度调查,对分劈药片进行品种及科室分布调查;交流裸片识别与分劈的经验和技巧。结果难以识别品种26种,占品种总数的12.09%,绝大多数集中在白色小片和黄浅黄色圆形中片中;经常分劈的品种约50余个,以地高辛分劈使用率最高(分劈使用约70%,整片使用仅30%)。各科室分劈频度列前品种多不相同(地高辛分劈度约70%)。操作中使摆放品种“单而不裸,混而不乱”可提高用药安全水平,分劈药片时采用比较对照和裹色标记可提高剂量准确性。结论注重每一个操作细节,才能构筑安全用药的稳固屏障。

片剂识别;分劈;实践

近年来,医院药学正在践行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工作模式。我院住院患者的口服药物统一由摆药室按照单剂量调配(俗称摆药)。施行单剂量调配就必须剥离药片,使其成为脱离药品原包装的裸片,还必须在摆药过程中根据摆药单的要求,将某些裸片分劈为二等份或多等份,以符合单剂量给药要求。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应有精确的裸片识别能力及娴熟的药片分劈技巧,以确保品种摆放准确、剂量精确,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本文将就摆药过程中裸片识别与片剂分劈这两个技术环节,以调查现状结合实践体会的方式加以探讨。

1 裸片外观调查及识别难度分析

我院中心摆药室共有裸片(含胶囊)215种,虽然这些已将药品识别信息剥离的裸片难以识别,但其实多数品种都具有各自特有的外观特征。

进口药品均将印字或图形作为识别该药品的唯一标示,如美国FDA强制所有的处方药、非处方药口服固体剂型必须印制唯一可识别的编码(Imprint Code)[1],日本和欧盟也多仿此例,多数合资品种也仿效此法,即使国产品种,印字品种也逐年增多,光板裸片逐年减少。所有胶囊及软胶囊和滴丸皆有形状、条纹、色泽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片剂(胶囊)外形及色泽调查结果及识别难度

药师虽然对裸片非常熟悉,但仍有26种(12.09%)在混

合放置时难以识别,这些难以识别品种多集中在5 mm白色小片和浅黄色素片或糖衣片。

2 单而不裸和混而不乱的实践尝试

口服裸片最后的把关程序就是片剂识别。摆药、复核及退回剩余混装药品的分拣归类皆需要过硬的裸片识别能力。尽量减少裸片,即在单剂量调配时“单而不裸”,将药品与铝箔一起分离,尽可能多地保留药品识别信息。这样可以使药品更易识别,还可减少污染、潮解等外因影响。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操作麻烦,但护士核对时省心省力,病人服用时临时去壳,更觉卫生安全。内泌科的多个品种,既有相似外形,又有吸潮特点及给药时间的特定要求,我们采用部分品种单而不裸的单剂量配置法,深得护士及患者欢迎,实践证实,这一环节有益于保障用药安全。低频度摆药品种也适应单而不裸的配置法。

许多病人同时服用多种口服药,摆药时尽量做到混而不乱,即将无法区分的品种加层(盒)加标记分别放置,当多种裸片装在同一服药盒中需分拣时,通常采用先易后难的排除法,既可保障用药安全,又避免了因无法识别造成药品报废现象。但仍有20余种片径5mm的白色小片不但外观相似,即使切开研碎也无法区分[2]这些品种具有价值低、用量大的特点,一旦混放,很难区分,就应当弃而不用,绝不能有侥幸心理迁就使用,以免造成安全用药隐患。

3 片剂分劈的主要品种及科室分布

片剂分劈在单剂量摆药时每天都要操作,是一个需要操作技能支持的、保障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特别对个体化给药方案要求甚高的幼、婴儿和老龄患者而言,分劈剂量是否准确与用药安全密切相关。

不是所有片剂皆可分劈使用,如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及胶囊等,因特殊结构及溶出原理,就不能分劈,普通片剂及采用骨架技术制成的缓控片,可掰开使用[3]。目前我院采用分劈使用的片剂约50种,其中部分品种偶尔使用,但地高辛片约70%需分劈使用。各科室分劈品种不尽相同,分劈较多科室及分劈频度排序列前的品种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科室分劈片剂分布及排序

4 环节、细节及误差的掌控

片剂分劈影响剂量的准确性,据报道,大多数降压药片即使带有刻线也未能得到均匀的分劈,分劈片与整片理论质量相比有多达10%的偏差,这与片剂的形状、硬度、分劈的方法、技巧、次数有关,整片分劈次数越多剂量准确度越差[4]。因此,总体上要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首先在摆药单审核环节进行把关,将医生因不了解药片结构或规格含量而下达的不能分劈和不必分劈的医嘱与之进行沟通和更正,这样可减少半数操作量。对确有分劈必要的医嘱,则要注重操作细节,尽量减少误差。

地高辛片(0.25 mg)临床应用多以维持量给药[5],我院约70%需分劈使用,且分劈要求呈多样化,计有整片、1/2片、1/3片、1/4片等多种单剂量规格。为使其有别于其他形似片剂及区分不同单剂量规格,我们采用包裹不同颜色铝箔纸的标示方法,铝箔纸可就地取材,利用胶囊剥离后的铝箔背面即可,颜色所对应的规格与复核护士约定俗成。这样标识清楚,不易混淆,且可统一提前准备,分劈剂量也更为准确。

多数片剂分劈随摆药进程即时进行,其方法多采用剪刀分劈或双手对掰,采用何种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哪种方法能使分劈剂量准确且又顺手便于操作,就采用哪种方法。

儿科的片剂分劈应格外细致,因其分劈药片多为圆白小片,且单剂量要求仅为1/5、1/10、甚至更小,所以必须采用等份对比法,即先将药片分劈为分母数量,然后取均值好的1份作为1次单剂量,将各单剂量分别包裹后置于摆药盒中。分劈剂量准确与否凭手感,判断剂量精确与否凭经验。若感觉分劈不准,应重复操作,决不敷衍。

总之,裸片识别与分剂分劈是摆药过程中经常性、重复性的操作,却关乎药品摆放的正确及剂量投放的准确,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有效。临床药师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投入,专注于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用完美细节串联的调配全程,将构筑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稳固屏障。

[1]Berman A.Reducing medication errors through naming,Iabeing and packaging[J].J Med Syst,2004,28(1):9-29.

[2]毛璐,翟所迪,甄建存.从安全用药角度调查口服固体剂型外观[J].中国医学药学杂志,2010,30(5):423-425.

[3]朱琰,王艳婷.住院药房片剂分劈情况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4):537.

[4]秦燕,周辰光.浅析口服片剂分劈现象与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0):1791-1792.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2-363.

The practice of naked table trecognition and tablets splitting in the center pendulum medicine room

LIU Ya-li,WANG Zhi,WANG Lin,LI X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03,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actice of naked tablet recognition and tablets splitting.MethodsResearch difficulty degree of 215 naked tablet recognition,and study the variety distribution and division distribution,and share experience and skill.ResultsVariety that hard to recognized was 26,accounting for 12.09%,probably in white,yellow and light yellow.Splitting variety was more than 50.The highest utilization appeared in digoxin splitting(The splitting accounting for 70%,the whole accounting for 30%).It was different in the variety ranking in the top.Single but not naked,mixed and not random in the operation can prompt drug safety.Compare and wrap color tag can ensure dose accuracy.Conclus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to solid barrier of constructing drug safety.

Tablet recognition;Splitting;Practice

R969.3

:A

2095-5375(2014)01-0050-002

刘雅丽,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E-mail:yali1618@126.com

李欣,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药理,Tel:0532-82912263,E-mail:dove1202@sina.com

猜你喜欢
片剂药片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救命药片
药片洗头有奇效
药片颜色谁决定
发明与创新(2018年6期)2018-04-01 11:11:05
药片颜色谁决定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2
HACCP在氯雷他定片剂生产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机电信息(2014年26期)2014-02-27 15: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