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君,刘显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山东 济南250011)
肺炎对规范化抗菌治疗反应欠佳,病灶消散延迟、不消散、甚至进展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无益,大部分患者只能选择等待观察。我们以清热益气活血法治疗消散延迟性肺炎多获益,故收集2009-2012年资料完整的25例患者,观察中医药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0~40岁2例,40~50岁3例,50~60岁5例,60岁以上15例。临床症状:早期有发热7例,反复咳嗽14例,胸闷憋喘8例,无症状查体发现3例。25例均经抗生素治疗2周以上;直接入我院5例,经外院治疗后入院20例。入院时胸部CT表现:肺部多发片状影5例,单发片状影11例,机化性肺炎4例,结节病变5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苦参碱(迈清)注射液100mL,丹红注射液30mL,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均为每日1次;同时予中药止咳化痰汤(自拟),主要方药:炙麻黄、瓜蒌、黄芩、公英、双花、连翘、杏仁、贝母、半夏、苏子、前胡、赤芍、芦根、炒枳壳、甘草、丹参、川芎。治疗15~21d。全部复查胸部CT。
胸部CT表现:肺部多发片状影均不同程度吸收,其中消散面积大于50%者3例(图1)。单发片状影10例有所吸收,其中消散面积大于50%者8例。机化性肺炎3例有所吸收,吸收消散面积较小。结节病变4例消散面积均大于50%。
图1 双肺多发片状影 图1a,1b 分别为治疗前、后CT图像,病灶基本吸收
消散延迟性肺炎的疗效判定主要依据影像学上肺部浸润的消散程度。25例总有效率为88%(22/25),显著有效率(消散面积大于50%)60%(15/25),其中多发片状影有效率100%(5/5);单发片状影有效率91%(10/11),1例治疗效果差,后经胸腔镜活检证实为肺腺癌;机化性肺炎有效率75%(3/4);结节病变有效率80%(4/5),1例结节病变效果差,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小细胞未分化癌。
肺炎自然病程的判断包括临床和X线表现两方面。临床标准虽然属于初步、粗糙的,但仍是最基本、不可或缺的。消散迟缓或不消散性肺炎并不是依据临床症状,而是依据影像学上(主要是常规X线胸片)肺部浸润的消散速度。
消散延迟性肺炎:通常接受的定义为免疫健全肺炎患者经抗生素治疗热退、症状改善,而第4周胸部X线表现为异常的消散面积不足50%。尽管X线片上消散迟缓,但患者预后良好。根据炎症消散和纤维化程度不同,部分患者残留病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消散性肺炎伴机化、机化性肺炎和炎症后假瘤。2007年的美国感染病协会(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IDSA)和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颁布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1]中指出,有6%~15%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于最初的经验型抗感染治疗反应不佳。处理方法是将患者转入更高水平的医疗机构,行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包括有创、无创和成像方法;治疗加强或改变[1];在新的诊断确立前暂不再使用抗生素[2]。
本组50岁以上共20例,占80%。增龄是肺炎消散延迟的重要宿主因素[3]。据统计,<50岁以下年轻人肺炎90%在4周之内消散;50岁以上无合并症患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在4周内能够吸收者仅30%。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中医药治疗对消散延迟性肺炎有效。此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多以咳嗽、咳痰、憋气、胸部紧滞、胸痛等为主,胸部影像学均有炎症改变,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中医并没有统一、规范的病名,多属“久咳”、“喘证”、“痰饮”等范畴。我们认为,本病是肺炎期痰热蕴久为毒为瘀,毒瘀互结难以消散,而此时余邪未尽,应加强解毒化瘀,同时病程日久,热病后期多耗气伤阴,需适当兼顾补虚驱邪。我们联合应用静脉注射剂:苦参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共奏清热解毒、益气活血之功效。其中苦参碱是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药理和临床研究[4]发现,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免疫调节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镇痛解热降温等多种药理作用。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丹参、红花;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各种病证。药理证实:丹参、红花具有抗菌、抗炎,减轻肺损伤等作用[5]。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党参、黄芪;功能主治:益气扶正,提高气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气虚症状及生存质量[6]。而同时服用中药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总之,以中医药清热益气活血法治疗消散延迟性肺炎,从其影像学改变来看,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希望对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1]Mandell LA,Wunderink RG,Anzueto A,et al.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7,44:27-72.
[2]Woodhead M,Blasi F,Ewig S,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Eur Respir J,2005,26:1138-1180.
[3]何礼贤.老年肺部感染消散延迟的原因与对策[J].实用老年医学,2004,18(1):13-14.
[4]焦霞,沈其昀,王利民,等.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2,22(4):303-305.
[5]陈梦,赵丕文,孙艳玲,等.红花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7):556-560.
[6]陆益,陆益线.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 083-2 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