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夷
春节期间,《经济》记者在湖北省宜昌市伍家乡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伍家乡的农民虽然从自家楼房小院搬进了新建的居民区,成了城市人,但这些新城市人却还保留着一些改不掉的老习惯,比如“种菜”。
伍家乡共强村的老杜,家住“三峡物流园”附近。虽然守着这么大又这么方便的“菜市场”,但让记者诧异的是,老杜媳妇到现在还“种菜”。她还常常骄傲地告诉邻居:“家里没菜了去我‘田里摘!”
而实际上,宜昌市大举东扩,农村集体用地多被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收购为建设用地,共强村几乎已经“没地”了。那么,老杜媳妇的“田”从何而来?
原来,村里小区附近许多施工区、小区旁征而未用的土地都被村民们利用起来种菜了。
老杜的女儿在外读大学,听说母亲现在仍在种地,多次打电话回来告诉母亲要在家享清福,别再劳累。可是这次她回来过年后,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告诉记者:“我看到一颗颗可爱的大白菜、绿油油的辣椒,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家的菜地。看着母亲望着这些蔬菜时高兴的眼神,我才明白,她是舍不得过去的生活。你知道吗?我有个亲戚现在搬到了别墅里,有前后两个小院子,别人家院子里都修成苏州园林或者欧式庄园的模样,但他们家全都开垦成了菜地。也许你觉得这种做法很‘想不开、很‘土,但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是无法理解这种感情的。”
摆脱不了种菜情结的“新城市人”不只老杜媳妇一个,共强村村民老李已经年过60,也一门心思“捣腾”他的菜地。
城镇化脚步还在加快,农村的改变不可避免。如何建立促进农民生活改善、找到生活动力的长效机制,如何继续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共同享受城市文明建设成果,是现在市、区、乡、村干部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