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让技术更好地服务智慧城市

2014-03-06 03:35王琤陈言
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智慧日本

王琤 陈言

日本综合机电企业这些年大都遭遇了经营上的重重困难,日立2008年度的净利润也出现了7873亿日元的赤字。但是,今天的日立让人再度刮目相看。2012财年(截止到2013年3月底),日立销售额为9041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4220亿日元,净利润达2377亿日元。日立5年来的巨大变化,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日本综合机电企业。

在日本企业中,日立能脱颖而出,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在于该公司能够果断地进行事业结构改革,将主要力量迅速集中到以IT和社会基础设施为核心的领域。为此,日立还降低了在某些低收益领域的投入,甚至还包括某些盈利能力很强、但不符合未来主营方向的业务上的投入。同时,在经营上也不拘泥门户,敞开大门和其他企业合作。今后日立如何维持盈利能力,拓展方向又在哪里?从日立总部透露出来的各种信息看,日立有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事业结构,二是加强核心事业的延展和深化。关于此,将于今年4月1日就任日立新总裁(兼COO)的东原敏昭,在1月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首先,我们要确保2011年度至2015年度间,日立能够通过结构改革实现4000亿日元的成本优化效益;同时,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IT双方面的优势,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解析等技术,打造其他公司无法实现的产品售后服务事业,形成差异化。”

中国市场在日立经营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日立今后在中国市场主打的产品服务有哪些?近日,《经济》记者独家专访了日立驻中国总代表小久保宪一。

独特的业务结构

《经济》:过去我们对日立的电视比较了解,但这些年日立的ATM机、电梯、水处理、电力设备等在中国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您看来,日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小久保宪一:我在日立公司工作了30多年,这期间大部分的工作都和中国有关。

中国有很多消费者对日立电视比较熟悉,这成了日立品牌的主要代表。但实际上日立的主业是各类基础设施相关产品,以及对各种产品进行控制的系统技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基础设施产品与IT融合而成的“社会创新事业”,也是日立的独特之处。

《经济》:我们采访过日本三菱重工、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等公司,这些公司有大型设备的制造能力;我们还采访过IBM,这家企业具有很强的IT技术。但日立不仅有设备制造能力,还有很强的IT技术。对此,您如何看待?

小久保宪一:日立在ATM、电梯、水处理、电力等方面都要做强,但仅是单个事业做好并不能常胜于市场,社会需要的是整合起来的系统或解决方案。因此,日立通过产品部门与IT部门的合作,向市场提供“社会创新事业”,力求打造出1+1>2的效果。

加强在华智慧城市业务

《经济》:在“社会创新事业”的推广上,日立在中国具体是如何做的?

小久保宪一:“社会创新事业”落地的具体形式之一,就是智慧城市。因此我们非常关心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更广义的城镇化进程。智慧城市一方面旨在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又要兼有节能环保的要义。比如2013年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强调建设低碳经济;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把环保列为重要内容,中国在花大气力治理空气污染及水污染等问题,并把建设宜居城市当成一个重要目标。我想中国在为实现这些目標而做努力的时候,日立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们既可以提供单品,也可以提供系统。比如在IT的基础上,对城市整体用电情况进行管控,合理调配;也可以通过IT对电梯、空调、照明等进行综合高效管理;另外还会提供有助于降低PM2.5的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火力发电用脱硝设备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IT技术对各类单个产品进行整体控制,最终在减少污染、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节能,打造高水平的社会服务。

《经济》:我们听说在中国天津、大连等地,就使用了日立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效果如何?

小久保宪一:是的,日立参加了这些城市的相关工作。比如,日立与三井不动产合作,在天津生态城为450套住宅提供了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这套系统能帮助改善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用电效率。

除天津外,我们还向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提供了区域能源管理系统(CEMS),该系统导入的目的是提升区域内办公楼、公寓、学校、购物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我们计划逐步扩充系统,包括导入蓄电池系统。

《经济》: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国家每年有数千亿元的财政投入。不仅天津、大连,今后这方面的城市计划还会有很多,对此日立有何打算?

小久保宪一:日立也在探讨大连、天津以外可以去哪里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业务。2011年10月,我们和重庆两江新区签订了协议。两江新区对云计算非常有兴趣,希望打造可供制造、物流、医院等各行业共用的大型云计算中心。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可行性调研,希望能尽早实现。

用成功案例说话

《经济》:对于智慧城市该如何构建,世界各国各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并进行了种种实践。日立在智慧城市领域,还有哪些可以推广的案例和经验?

小久保宪一:在日本,我们开展过青森县六所村的智能电网实证实验,从2010年6月启动,由大规模的蓄电池应用型风力发电站为实际居住的居民供电。该实验在世界是首次进行。

此外,我们参与了千叶县柏之叶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计算机控制区域内的电力。在冲绳和横滨,我们还参与了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项目,将风力发电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供车辆充电使用。在其他国家,我们也开展着很多项目,比如夏威夷的孤岛型智能电网实证实验。

我们会将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带到中国来。当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不能原样照搬,需要根据中国独特的条件、使用特点进行开发。这就需要由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向相关人员传递必要的知识和信息,这就是我的工作之一。

《经济》:依据城市的不同,日立的构建思路和服务内容应该也大不一样。那么,日立在这方面的基础技术是哪些?

小久保宪一:除上述介绍的产品和技术外,日立在电力方面拥有发电、蓄电、系统稳定化、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等;在交通方面,我们有运行管理技术、IC卡、再生电力应用系统、信号控制、高速车辆等技术。电力与交通方面的智能化,能相当程度地改进城市状况。

以交通而言,我自己经常在中国各地出差,也看到了中国很多地方交通拥堵的状况。车辆固然很多,但若能改善交通信号管理等方面,就能大大缓解拥堵程度。其实,从单位道路面积上所行驶的车辆数来看,日本的车辆也很多,但不如中国拥堵,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日本的信号间隔全部要经过精密的计算。这一技术就是智能交通系统,我们已经推荐给了广州,希望能在那里开始推广。

《经济》:除了电力交通外,在城市生活方面,日立的智慧城市业务还有哪些内容?

小久保宪一:在水处理领域,我们有一套称之为“智能水环境”的系统,可以对上下水的循环进行高效的控制,具体的产品、技术有水泵、海水淡化等。这里也包括次任社长东原所强调的以IT为基础的服务事业。比如,我们提供了海水淡化相关设备后,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判断淡化用膜的清洁状况及更换时期,并向客户进行建议。

医疗领域,日立在日本开展着电子病历等业务。设想一下,我们可以先在北京周边地区实现电子病历信息的共享,未来进一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间共享。当然,我们也提供着很多具体设备,比如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等。其中,PET可以一次性检测出全身的癌细胞,既方便又实用。同时还有先进的粒子束治疗系统,能精准清除癌细胞,极大地降低患者的伤害和痛苦。

用技术带动新的发展

《经济》:日立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机电企业,日本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小久保宪一:就日本企业而言,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以及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其擅长之处。比如,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出现过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后经长期的努力得到了改善。日立在这一大背景下,逐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让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不仅是前述与环境、健康相关的领域,还包括物流等等。曾有消息称,中国GDP中物流成本占了18%,而据我所知日本约是8%,这得益于计算机控制。如此推算,导入更多IT技术的话,中国物流成本可以有10%左右的节约空间。诸如此类,我们凭借先进技术,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去开拓的空间还会有很多。

《经济》:从您本人而言,今后如何在中国做好日立这些业务?

小久保宪一:更多地接触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些是必不可少的。我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学习了中文,能看懂中文电视、电影,能读中文报纸。在过去30多年里,我基本跑遍了中国的各大城市,对市场和需求有了日益深入的了解,希望通过我的这一优势,更好地将日立的技术介绍给中国,为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切實的贡献。

猜你喜欢
智慧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日本访学随笔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