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措施

2014-03-06 05:18林淑莺
文教资料 2014年35期
关键词:实效性人文小学生

林淑莺

(罗源县鉴江中心小学,福建 罗源 350600)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措施

林淑莺

(罗源县鉴江中心小学,福建 罗源 350600)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已然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采用合适多元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多渠道地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又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具备了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训练要素,而且贯穿了小学识字、写作的教学过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重要课题。

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实效性的意义

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出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整体感知,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教育的熏陶。”

1.提高阅读实效性有益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

阅读是人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人类可以通过阅读不同材料获得各种信息,为其进行思想交流提供迅速有效的方法。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不仅可以突破时空和实践经验的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通过参与阅读的过程使其智力从深层次上得到发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小学生阅读书籍的过程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在阅读中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接收、编码和提取,并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来理解阅读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对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能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3.提高阅读实效性有利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能多角度地提高其审美能力。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开阔文化视野,认识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陶冶语文素养,从而多角度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定位不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含糊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部分教师为了进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由传统封闭式的语文阅读教学转向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在实践中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后就放任自流,让学生匆匆进入自主讨论,自主发言等。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引导,学生因自身理解能力有限,阅读效果较差,课堂阅读任务也难以完成,且容易压制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无形中加重学习负担。

2.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更注重字、词、句等方面的意思理解,往往忽视对“读”的指导,不能很好地通过阅读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则偏向于听从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3.对语文阅读的人文性重视不够。

语文的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偏重于对学生字、词、句、篇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人文思想内涵,不能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于阅读教学中,通过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内化,在理解和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这样学生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语文阅读人文熏陶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4.学生语文阅读实践不够丰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阅读实践不够丰富的问题,学生阅读对象较为单一,阅读数量不够。课堂上,因为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很少留出时间让小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学生自己思考交流的时间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教学的传统之——“读”书正在日益减少。即使教师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任务,学生能够按时保质完成的较少。

上述问题都严重阻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采用合适多元的教学策略,多渠道地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于阅读教学中,从而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定位,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处于核心地位,是课堂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在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师首先应该找准定位,做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把握好“导”和“放”的度,让学生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开展等方面分享选择权和决策权。引导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创设条件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性。

第一,按照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这是教学活动的行为指南,也是教师制定目标的依据。在制定阅读目标时,要对三维目标进行合理整合,三个维度缺一不可,尤其不可漏掉“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只要三个维度的目标都实现了,那么有效教学就实现了。第二,结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学要想有效,就必须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只有依据学生认识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目标,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加有效。

2.激发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有力保证。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形成较高的阅读期待,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如通过故事导入,在阅读教学中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角色,寓教学于活动中,让学生较快融入教学情境,更直接地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习惯一经养成,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内在需要,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引导学生专心看书、静心阅读;要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指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同时,要培养学生边勤动笔的习惯,注重积累优美的语句、段落,学会写读后感。

3.巧用方法,提高课堂阅读实效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情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能够随机应变,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语文学科性质、理念、教学目标着手,根据课文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等,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要能够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巧妙提问、设问观察、联系实际、启发引导、横向迁移等方法,有效地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如《骆驼和羊》的教学,在第二自然段可以采用“看、读、说、想、划、读”的方法分步骤进行教学。看一看,让学生知道骆驼和羊在哪、在干什么;读一读,让学生了解大意;说一说,此段主要讲了什么事;想一想,骆驼和羊到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做的;划一划,重点把握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全段。然后师生一起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的内容,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以此方法继续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合作探究,增强自主学习品质。

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强化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比如课堂上应该照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预留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读全文,对文章进行理解、品味和感悟。小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字积累,可以鼓励其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及课文注释,扫清语言文字上的障碍,理清文章的脉络,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对全文有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后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我发现、自我寻找解决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积极发言,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积极地参与过程,学生获得较多的机会进行思考、表达,想象力、语言感受力和概括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得到训练和提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认识,提高阅读能力,并获得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熏陶。

5.读练结合,提升人文素养积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意识,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选择喜爱的读书方式,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阅读量的积累,还要注意读练结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通过制订阅读指导计划、推荐阅读书籍、阅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实践。针对小学生阅读时注意力大多较差的情况,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促进其作文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此外,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阅读背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反复阅读,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深入地关注文章中的人文意蕴,陶冶情操,在阅读中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趣美、人格美、语言美,侧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1]杨平.寻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1).

[2]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猜你喜欢
实效性人文小学生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文绍兴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