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的心灵
——浅谈创造性阅读

2014-03-06 05:18谭金侠
文教资料 2014年35期
关键词:创造性课文阅读教学

谭金侠

(青铜峡市第三中学,宁夏 青铜峡 751600)

放飞学生的心灵
——浅谈创造性阅读

谭金侠

(青铜峡市第三中学,宁夏 青铜峡 751600)

关爱学生生命发展,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让学生喜爱上创造性阅读,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

阅读教学 体验 感悟 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爱学生生命发展,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让学生喜爱上创造性阅读,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喜爱上创造性阅读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迅速地萌发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课文的不同感受……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创造性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进行,而是一种个性积极的活动。学生有了阅读期待,一定乐于阅读。另外,没有思辨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使思辨成为可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使思辨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思辨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辨活动的举行一定会让学生更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吟诵和感悟结合起来。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求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自主地阅读,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目的、有趣味。吟诵后的感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作为学生一种情感意识共同投入的学习行为,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如教学《少年王勃》时,教师反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接着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发言:“少年王勃可真了不起,能用一句诗就把看到的美景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王勃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棒呀!难怪都督听到这句诗,都忍不住拍案叫绝。”“都督请来许多客人参加宴会,只有王勃创作千古传颂的名文。可见,有些文人只是徒有虚名。”……虽然有些学生的回答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相距甚远,但学生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正是有了吟悟,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才有了支点,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悟出更多问题,从而获得更多。

三、重视积累,为学生创造性阅读奠定基础

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以一定知识为基础。知识靠积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会、学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建构获得知识。离开积累,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创新思维的火花将难以迸发。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扩大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摘抄精彩语句或段落,或者名言妙语、典故,并写出阅读感想、收获、质疑和评价。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见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教学《黄山奇松》后,我让学生试说:欣赏了黄山奇松,你会这样感叹: 。学生语言丰富,思路开阔,有的活用成语:“黄山奇松,名不虚传”;“黄山奇松,百闻不如一见”……有的巧用修辞:“黄山奇松,你的独特魅力,让黄山更神奇”……有的学生干脆写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文:“黄山美在松树,松树贵在奇特……让人流连忘返。”学生能活用成语,巧用修辞,善用美文,与平日学生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厚积而薄发”。试想,如果没有平日的阅读积累,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语句,能有如此创造性阅读吗?

四、教给学生多样方法,为创造性阅读营造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深读课文的冲动,为自己的论点寻找有利依据,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和途径:1.从课题入手质疑。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进行质疑。2.抓住关键词质疑。关键词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或不容易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质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事半功倍的作用。3.抓住人物语言质疑。语言能深刻地表达文章的内涵。4.抓情节空白质疑。有些课文在表达时是含蓄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抓住情节空白引导学生质疑。5.从文章思想内容方面质疑。6.从文章表达方式方面质疑。7.从课文延伸开来,联系生活实际质疑。

其次,教师要教学生释疑。学生总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疑问,教师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问题可组织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关键处、重点、难点,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适当讲解和点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在不断生疑、不断发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就会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另外,教师应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了更多交流空间。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第3自然段写云雾变化非常快,文段末尾用了一个省略号,让学生想象云雾一瞬间还变成哪些姿态,填补这些“空白”需要一定积累。利用“不确定性”寻求多种答案。由于作者描述中的某些跳跃,会给作品的意义留下“不确定性”,这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学完《三袋麦子》可以让学生思考最赞成谁的做法?理由是什么?在课堂中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时代和社会变化,同一读物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产生新意义。这种阅读更具有创造性,如《狐狸和乌鸦》这一名篇已流传了两千多年。我们历来都从批评乌鸦爱听好话上当这个角度理解,同时把狐狸看成一个狡猾的骗子。但也有一些学生能从全新角度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交流时间、表达机会,为创造性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五、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评价

《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多角度指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趋向的差异性;有创意阅读指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和再创造”。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意阅读时,要敢于打破传统观点,充分及时对其进行肯定和引导。要做到正确评价,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我建立有意识的发展性评价观,也就是多元化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为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维互动性。教师应注重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从“超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与时俱进,全面反思,使语文课堂评价更好地关注学生个性,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教师要善于运用充满智慧的语言,从闪光点上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暗示学习习惯,让学生有努力方向。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特别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要讲究艺术性,不仅能在语言学习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能在情感上感染、启迪学生,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自己课堂用语的修炼。此外,由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预测,使教师的评价语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生成的,怎样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活动做出精准评价呢?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知识厚度和机敏的临场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是把握课堂上那一闪即逝的创造性火花,做出良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和情境中进行自主阅读,学生无拘无束地探索新知,畅想、畅言,多种想法涌动交汇,学生的创造性火花才能得以奔放,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才会获得长足发展。

[1]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小学语文的创造性阅读探讨,2012.3.

猜你喜欢
创造性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