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茂,吴晓敏
(1.云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丽江古城居住的主体民族——纳西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他们在语言文字、音乐、建筑及规划等方面都有着独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丽江古城也因她的缔造者的智慧而散发出恒久的魅力。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座世界文化名城。
1964年,在丽江城南11 km处的木家桥,发现一个人类头骨化石,随后被定名为“丽江人”。从纳西族族源的考察来说,纳西族在丽江的生成、生息时间最古、最长。按被多数学者认同的纳西族族源融和说,丽江纳西族由土著者和南迁者融和而成[1]。在汉唐时,古纳西民族分布的中心逐步完成了从川滇交界的东部向西部丽江的大转移。纳西族的建筑文化也是在其不断迁徙、不断改变生活空间、不断接触、选择和吸收他族文化中逐渐丰富、成熟起来的。从毡房到丽江古城仿汉建筑,纳西族的建筑形式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过程。
有云南建筑学学者研究后认为,纳西族的建筑形式经历了从毡房到土庄房到木楞房到仿汉建筑的历史变迁过程。这些建筑形式流行的大致时间和主要地区如下:毡房——远古、西北河湟地区;土庄房——公元7世纪前,大渡河、无量河地区;木楞房——公元7世纪后,金沙江上游地区;仿汉建筑——明代和明代以后,丽江地区[2]。
从纳西族建筑形式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汉族建筑文化的流动和纳西族对汉族建筑文化的选择、借鉴,对纳西族建筑形式的发展变化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从古至今,国际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史就是促进交流双方或多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丽江古城大研镇的雏形成于何时?这个问题学术界有3种不同观点。一般地方史研究者持两种观点:一是宋末元初说,按此说,丽江古城的历史有七八百年;二是唐初说,按此说,古城历史再上溯五百年。《丽江史话》作者就持唐初说。而建筑史研究者则认为,“当以明洪武年间的意见较为可靠。”[2]建筑史学者认为,从城市发展史角度讲,此前这里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和集市,但按其性质来说,还只是村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事实上,今天保留下来的古城建筑也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产物,笔者也主要是以今天丽江古城的建筑探讨汉族建筑文化对丽江古城建筑形式的影响以及纳西族对汉族建筑文化的选择、吸收和借鉴。
木氏土司府城又称之为丽江军民府,史籍所载其修建时间略有出入。据《古今图书集成》载:明洪武十六年葵亥(公元1383年)“土官木得建造丽江府公署在大研里西隅”。而《寰宇通志》载“丽江军民府在大研厢内,国朝洪武十五年建”。木氏土司府的建成,标志着其统治中心正式由过去的白沙转移至大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史研究者认为丽江古城的建城历史应当自此算起。这也符合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所述:城市不同于乡村的特有形式——“有一个居于中心的宗教或政治核心组织、城堡,控制着整个社会结构并对其活动发出集中统一的指令。”[3]
丽江木氏土司府城的全貌,史籍没有详尽的记载,但是徐霞客曾在其《滇游日记》中两次提到木氏土司府城。徐霞客对木氏土司府城发出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慨。可惜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后,木氏土司地位下降,其府城也渐次败落,最后毁于清末战火。今天所见之木府,乃1996年“2·3”大地震后重建。从木府的建筑布局中,可以看到中原汉文化的身影。木府是一系列坐西朝东的建筑群,主建筑仿照北京紫禁城建制。木氏土司在木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木府中轴线长369 m,从门口的御赐忠义牌坊进去,依次是演武场、商议国事的议事厅、家族子弟学习的万卷楼、商议家事的护法厅、后花园光碧楼、欣赏歌舞的玉音楼,最后是木增土司出家修行的三清殿。右侧有木氏家眷居住的颇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寝殿。木府左边是玉龙雪山,右边是虎山,背靠狮子山,也与中原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相吻合。从整个木府,也可看出中原木结构建筑的特色,即综合的艺术效果。府城内,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文字和书法也走到建筑中,处处有门联匾额,全是汉字;绕府城而过的溪河水激沙沙地在演奏一曲曲交响诗。可以说丽江木府就是汉—纳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一个经典结晶。
丽江纳西族民居主要集中在丽江古城及其周围的白沙、束河等地。“丽江纳西族传统的民居是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它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4]。其民居随着时代的演进、文化的交流和技术的发展,在平面布局上、构筑上和建筑艺术上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由于丽江古城保存的完好性和其民族特色,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旅游观光者和学术研究者。
丽江民居闪耀着丽江纳西文化的智慧之光,但“它已不是纳西族民居的原始形式,而是近几百年来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吸取、融会了其他地区及民族的长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在平面布局、构架及造型上反映了唐、宋中原建筑的某些特点”[5]。
丽江民居从空间布局上来看有两大特点:第一,家家户户伴水而居。为了用水方便,纳西族建筑多是沿河走。住房多建在溪流旁,主街傍河,小巷临渠,跨水临渠的建筑颇为常见,一派水乡景色。这也与丽江水资源丰富有紧密关系。第二,围绕一个中心布置房屋。纳西族的传统村落民居的布置均是围绕一个中心布局。每个聚居区都有一个面积不大、平坦方整的场,被称为“四方街”。这是商业集散和服务中心。主要街道围绕这个中心放射呈放射状,分出无数小街小巷,然后民居也从这些街道两旁就地势向外延伸,形状不太规则。
丽江民居从平面布局上来看主要有4种基本形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和“一进两院”。上述平面布局形式,“仍是以间—坊—院—群体为规律的平面组合,它与我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的组合规律一致。而纳西民居过去的金刚金漫(纳西语意为房屋面前有一块空地)并非现在的院落形式,由此可见它是后来受了中原地区建筑平面布局形式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5]。丽江古城中的传统民居虽然主要是按上述平面布局规则构筑,但没有一户雷同,随地势高低和水系弯曲而灵活布局。
丽江民居的用料和构造方法与我国传统的以木结构为主的构造方法相同,丽江木材资源丰富,木结构就地取材方便。民居多为二层楼房,平面上多有宽大的厦子,厦子部分用重檐覆盖以更好的遮阳、防雨。正如建筑史研究者所说:中原“传统的木架构体系的建筑,体量及跨度不大,较难在一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过多的房间或满足多样功能的要求,因此,小型住宅建筑中,就采用庭院组合式,以解决居住生活中的不同需求。”[6]丽江古城的木结构民居家家有院,户户有花,生活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纳西族是一个人口不算多的民族,前有繁荣强大的白族领地南诏国、大理国,后有彪悍的吐蕃藏族。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地理位置里,要生存下来,需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支持。历史发展到明代,木氏土司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归顺中原王朝,表现出一个边地诸侯的虔敬与诚意,以强大的中原王朝作为自身强硬的后盾。纳西族虽然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木氏土司却并不狭隘。在云南土司历史上,木氏土司接受汉文化最早,他们积极地学习中原文化,并从中原请来大量各类人才,使丽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也成就了木氏土司“知诗书,好礼守义”之名节。但那时,学习汉文化知识还只是木氏土司的专有垄断权。清代“改土归流”之后,汉文化在丽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丽江木府门外不远处街道上立着一个牌楼,上有四个描金大字“天雨流芳”,这其实是纳西语的音译,基本意思是“读书去吧”。这也是丽江纳西族重视学习知识的历史见证。在明清时期,丽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丽江成为文化勃兴的舞台。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原汉族建筑文化也被丽江纳西族吸收和运用,建成了今天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丽江古城。汉族建筑文化的传播及其与纳西族本土文化交流的过程也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唐代以来的茶马古道使汉文化从东南进入丽江,元代以后道路交通的改善使到丽江来的中原人士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元初在云南主政的赛典赤倡导儒学,在云南各路建学校、立孔庙,丽江也先后设学。纳西木氏被明王朝封丽江府世袭土官知府及赐姓木之后,纳西族开始几乎“一边倒”地接受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消化,并重组生发,是明代丽江文化的主导。清代改土归流后,木氏土司势力衰败,但古城又有一派新景象,教育科举勃兴,人才辈出,文化艺术向广度铺陈。这也正是中原汉族建筑文化能得以在丽江传播及生长的历史成因。
建筑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这种文化传播依靠的重要媒介就是掌握建筑文化技术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流动使建筑文化得以传播和交流。由于丽江所处的地理位置,茶马古道的开辟,使汉、白、彝等族的民族文化由其东南方传入。茶马古道上不仅有东来西往的商人,沿途外出谋生的各族人民也常年穿梭于这条重要的交通要到。而历来大理、剑川一带的木工、石工技艺高超,常到外地谋业,邻近的丽江在大兴土木的木氏土司的治理之下,也大量需要建筑人才,从大理等地北上丽江的建筑巧匠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在北上谋生的过程中,其传承的建筑文化也在丽江古城传播、生长。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兵入云南,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率众归附,主动要求赐汉姓,积极接受汉文化。其得封木氏土司后,把政治中心从白沙迁至大研,建木结构仿汉建筑丽江军民府,即木府。但是在明代,知识不出土司府,并禁民阅读汉文书籍、禁民建盖瓦房等。“改土归流”后,流官在管理上进行了大力改革,理冤狱、移风俗等。在建筑方面,主要是以“瓦房”逐渐取代被视为“鸠形”的“板屋”。汉族与纳西族的文化交流,在“改土归流”后,达到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丽江古城这朵建筑文化奇葩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结晶。那个时代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交流主要受到统治者的喜好、需要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但是不管怎样,适应各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文化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民族间传播扩散着。今天的丽江,旅游业蓬勃发展。其城市建筑也在继续对各民族建筑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展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亮丽风景,纳西族建筑文化也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向各民族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历史多次证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吸取营养、丰富自己,才能铸就辉煌,实现梦想。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交流,应当成为各国、各民族的责任和共识。
[参考文献]
[1]杨世光.丽江史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0-21.
[2]蒋高宸.丽江——美丽的纳西家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5,61.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8.
[4]林莎莎,柳肃.浅谈丽江古城纳西民居的建筑形制[J].中外建筑,2009(9):85-86.
[5]朱良文.丽江古城与纳西民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6]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