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杜文芳,程 娟,王 莲
(陕西电子409医院妇产科,陕西 宝鸡 721006)
剖宫产是处理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及难产等问题的主要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术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剖宫产主要采用进腹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和腹膜外剖宫产术两种术式[1]。以往,陕西电子409医院按照顶入法进行腹膜外剖宫产,此术式存在分离膀胱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且不易找到膀胱和腹膜反折边缘的缺点。再者,由于子宫下段暴露不足,易导致胎儿娩出时间延长。为探索简便分离膀胱反折腹膜的方法,本研究改用脐旁韧带离断联合翻转法行顶侧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术。此术式简便易行,层次清楚,子宫下段暴露充分,且无需特殊器械和设备,方法易于掌握。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陕西电子409医院采用脐旁韧带离断联合翻转法行顶侧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术者182例,年龄为21~38岁,均为单胎初次剖宫产者。对有剖宫产指征,且无先兆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腹膜外剖宫产禁忌的,均可作为适应证。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采用硬膜外加腰麻联合麻醉,术前放置无菌导尿管。
1.2.2手术步骤
1.2.2.1腹壁切口 取耻骨联合上二横指沿皮横纹切开,切口长12 cm左右,余同一般剖宫产术。
1.2.2.2暴露膀胱侧窝的三角区 常规打开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剪开腹横筋膜,分离腹膜外脂肪,辨认膀胱界限后,距膀胱顶缘下2 cm横行剪开膀胱前筋膜(一般有4层[2]),并向两侧钝锐性分离扩大筋膜切口至膀胱侧角下,分离深度以可见膀胱血管即可。此时膀胱左侧窝的黄色脂肪堆很易显露,向外推开脂肪堆,显露三角区。
1.2.2.3离断脐旁韧带 于三角区腹膜反折下1.5 cm处将宫颈前筋膜剪一小口,达子宫下段,两手食指沿此口自左向右插入膀胱后方,紧贴子宫下段前面,在自左向右分离的同时向上向下撕拉,此时会有一条索状组织呈上下走向阻挡分离,此即为左侧脐旁韧带,分离后切断,电凝断端。
1.2.2.4分离膀胱和腹膜反折,暴露子宫下段 两手食指继续向深部(即向右)插入,将宫颈前筋膜连同腹膜反折及膀胱尽量拉松,继之用翻转法翻转膀胱及腹膜反折,使原本位于前方的两拇指翻转位于其下方,食指即翻转至其上,此时腹膜囊后方和膀胱后壁翻转于前方,双手拇指向前上方顶住膀胱及腹膜囊,两手食指协助两拇指向两侧边推边捻,将膀胱及腹膜反折充分分离,暴露子宫下段。分离时注意动作轻柔,必要时可加用锐性分离以防损伤。若分离膀胱反折腹膜后子宫下段暴露不充分,可在直视下剪开宫颈前筋膜,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觉,此时子宫下段显露开阔。
1.2.2.5切开子宫,娩出胎儿 同一般剖宫产术。
1.3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新生儿的体质量、手术对其影响。
2.1手术时间 182例产妇手术时间最短35 min,最长70 min,平均为45 min。从切开皮肤至胎儿娩出时间最短5 min,最长18 min,平均为12 min。
2.2术中出血量 出血量计算以纱布称重法(称量法)和测量吸引瓶内血液之容积法为标准。术中出血量最少者100 mL,最多者800 mL,平均150 mL。
2.3手术并发症 182例产妇手术无膀胱穿孔损伤,在分离膀胱反折腹膜时有13例(7.1%)裸露膀胱肌纤维,关腹前将膀胱肌纤维周围筋膜组织4号丝线“8”字缝合即可。有10例(5.5%)反折腹膜有2~4 cm大小不等破口,当即给予缝合,不影响手术效果。
2.4新生儿体质量 新生儿最小者2550 g,最大者4650 g,平均3480 g。
2.5手术对新生儿的影响 182例剖宫产新生儿中Apgar评分7分以上179例,7分及以下3例。
腹膜外剖宫产术系指打开腹壁,不打开腹膜,将围绕膀胱的腹膜予以分开,暴露子宫下段,并切开子宫下段而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剖宫产术[3]。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关键在于寻找反折腹膜,以及分离膀胱反折腹膜,暴露子宫下段。本术式采用脐旁韧带离断联合翻转法行顶侧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于膀胱顶缘下2 cm分离膀胱前筋膜,并向左右两侧扩大,能很快找到膀胱左侧三角区,暴露反折腹膜。其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首先解决了腹膜外剖宫产寻找反折腹膜这一手术关键。
在分离反折腹膜与膀胱时,先离断脐旁韧带,分离阻力立即消除,缩短了分离膀胱反折腹膜的时间,降低了分离难度。从解剖结构上讲,在膀胱底部的腹膜反折部位,腹膜紧密粘附并包绕膀胱,并在正中线部位向脐部延续包绕脐尿管形成脐正中韧带,而在两侧则包绕脐动脉形成脐旁韧带,故脐旁韧带位于膀胱顶部的侧角,向上连于脐部,脐旁韧带离断后,其后即为腹膜。此解剖特点也可帮助医师对个别膀胱左侧三角区不易暴露的产妇,沿脐旁韧带断端快速找到腹膜,即可暴露膀胱前腹膜反折。
继之以翻转法继续分离膀胱和反折腹膜,此法使膀胱和腹膜囊受力均匀,减少膀胱及腹膜损伤,且分离速度快,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少渗血,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日。再者,子宫下段暴露充分,娩出胎儿顺利,使原来腹膜外剖宫产的禁忌证不再受到限制。
由于腹膜外剖宫产不进腹腔,宫腔内的羊水、血液、胎粪等对腹腔内无污染,可有效地防止盆腔腹膜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别适合于早期破水时间长、有感染倾向的患者[4]。该手术不进腹,对腹腔干扰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利于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术后不会发生腹腔粘连,腹痛轻。如果需要再次剖宫产,仍可行腹膜外剖宫产[5]。本研究将脐旁韧带离断与翻转法两种方法联合起来,使腹膜外剖宫产变得程序简单,简便易行,方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1] 滕银成,林其德.剖宫产的手术分类及其切口愈合[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59-260.
[2] 王泽华.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2.
[3]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4.
[4] 孙选,林峰.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033-4034.
[5] 王金声,杨梦庚.再次剖宫产术应用腹膜外术式3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