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津 周芳珍 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530010
发作性睡病在临床上少见,故不典型的病例往往造成误诊,这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到其日常的工作生活。正确识别发作性睡病的表现,才能正确处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以加深人们对该病的认识。
1.1 对象 选择2011-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9~20岁,均误诊为癔症,误诊时间1~6个月。
1.2 方法 对入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1.3 治疗结果 通过详细评估确诊为发作性睡病后,5例给予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使用丙咪嗪、氟西汀各2例,舍曲林1例。治愈4例,显效1例。
患者男,17岁,学生,发作性嗜睡6个月,诊断为癔症就诊于我院。该患者近6个月来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过程中,不可抗拒的睡眠,如在上课、体育课,甚至进餐当中即可入睡,如无人唤醒,可以入睡很长时间,也可勉强被人唤醒,被唤醒后易激惹,自感疲劳不适。近2个月来,嗜睡发作频繁,每天均有发作,伴有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同时被同学耻笑,故多次逃学,因此被家人误解为不上进,与父母发生口角。发作时不伴抽搐、肢体瘫痪、摔倒和入睡时幻觉等症状。饮食和两便均正常。无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史、手术及颅脑外伤史,平时性格内向。父母体健,无阳性家族史。外院诊断为癔症而到我院治疗。查体:未见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好,交谈过程中,患者诉困倦、想睡、不能控制睡意。紧接着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医生勉强将其唤醒,其醒后注意力不集中,间断交谈,约10min后完全清醒,醒后一切活动如常;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对其病情表示担心,诉父母脾气不好和工作忙,平时与其交流少,故其心情不好,因病而学习下降。未见幻觉妄想。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空腹血糖、血生化、腹部B超、常规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MRI均正常。脑电图示中度异常:θ活动增多,有顶尖波。诊断发作性睡病,以丙咪嗪治疗,10d后未再发作,随诊1年,病情稳定,恢复学校学习生活。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1],极少数患者可能由丘脑后下部肿瘤、炎症、颅脑外伤、全身感染性疾病等引起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疫病;或与遗传基因有关,大约10%的患者有家族阳性史;多起病年龄10~30岁,与癔症的发病年龄相仿,5岁和50岁少见。精神紧张、压力大、过度疲劳为诱发因素。发作时以不可控制的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四大特征为特点。其发作不选择时间、地点及活动情况。但在环境单调令正常人也会入睡的情况下易于发生,也可以发生在具有危险性的情况下例如驾车途中。典型的发作性睡病多数会伴有一种或数种其他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幻觉(发作性睡病四联症)、自动症状、记忆力减退、心悸、全身无力等,可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约3/4患者起病几年后出现猝倒症。猝倒症在情绪激动时诱发,表现为下肢无力而跌倒或头部无力而向后仰或向前低头,也可面肌无力而讲话模糊不清,发作时呼吸运动正常。发作性睡病分为4种亚型:(1)发作性睡病,伴猝倒症;(2)发作性睡病,不伴猝倒症;(3)发作性睡病,医学状况所致;(4)发作性睡病(待分类)。
该患者误诊为癔病的原因有:(1)病例为孤立性发作性睡病,不伴睡眠瘫痪、猝倒、入睡时幻觉等症状时,未引起内科医生重视;(2)发病年龄小,表达困难或性格内向,而且存在述情障碍(不主动求医,以逃学回避),加上发作时可以唤醒或有癔症性格患者,有暗示性高的嫌疑。但发作前往往无心理、社会因素参与,也无癔症样意识范围的缩窄等表现,其发作不分场合,无暗示而终止或加强现象,其发作不能自制的进入睡眠状态(即浅昏迷样表现,而癔症则无意识丧失的表现),患者对其病情非常焦虑,而不是癔症那样对其症状的漠视现象,结合视频脑电图:睡眠潜伏期缩短,θ活动增多,可有顶尖波、K综合波、纺锤波等,而癔症的脑电图正常。另外,发作性睡病应与脑源性晕厥、癫痫小发作相鉴别。脑源性晕厥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短暂性广泛性全脑供血不足。脑源性晕厥和癫痫小发作均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不能唤醒),发作时多伴有跌倒,发作过后不能回忆,晕厥者血压降低,发作后仍然有全身无力和皮肤苍白及脑电图出现慢波,而癫痫小发作的脑电图出现病理波(痫样放电)。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1)中枢兴奋剂药物治疗:莫达非尼、利他林等。(2)中医辨证施治。(3)预防措施:不能从事高空、水下作业,车辆驾驶、信号管理等工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以免增加发病;避免从事单调活动,注意劳逸结合。(4)存在抑郁、焦虑者辅以心理治疗。
[1]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