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译的口语性翻译

2014-03-06 18:18覃海晶
关键词:口译员口译文化遗产

覃海晶

(重庆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越来越关注对自己民族文化保护和弘扬,愈发意识到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作为拥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这一领域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非物质文化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出去才是让其受到保护和得以延续的最好方式。口译作为直接快速的翻译活动,更加直观地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语言方式呈现在世界友人的面前。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口译中该如何处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化词项和术语在口译中翻译与否、如何进行口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和属性出发浅析口译中的口语性翻译。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大力保护的文化资本。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逐渐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人类拥有一种特殊性质的遗产,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的结晶。它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或称作为无定形性)独特性、变异性(或称作为传播性或移植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几个特点[1-2]。其中,无形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因此在日本也称作为“无形文化财产”。正是其无形性,决定了对其的认识和了解只能够通过意识形态,而非有形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展示了它的唯一性、独有性和排他性,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不仅仅局限于本国各个组织结构和国民的共同努力,还依赖于其他途径走向世界,提高国际知名度,这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高层面得到保护,实现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深深地印上了民族特色的烙印,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性让其在其他文化中很难实现文化对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专有项不仅仅常常造成词汇空缺(lexical gap)现象,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零翻译

要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那么,翻译就是能够让非物质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当然,这也充分体现了前面所提到的特点之一——传播性。然而,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其文化特殊性是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正确被外国朋友接受和认识的关键因素。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翻译一些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3-5],但是对非物质文化中零翻译使用的探讨却为数不多。

(一)概念

零翻译(zero translation)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言中的词语。包括两层含义:(1)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翻译;(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翻译源文中的词语,包括音译法(transliteration)和移译法(transference),也有的称作为移植[6]。音译法也被称作为相对/部分零翻译,移译法称作为绝对/完全零翻译[7-8]。零翻译概念自从2001年邱懋如教授[9]提出后,不少学者对零翻译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讨论零翻译、不译(non-translation)和不可译(untranslatablity)之间的关系[6,8,10-11]。当然,学者们对于零翻译的界定也颇有争议。其中,与邱懋如定义的零翻译区别最大的要数张南峰定义的零翻译。在张南峰[12]的定义中,零翻译是指源文中的文化专有项(cultural specific item)在译文中不存在了,也就是说,译文中既省掉了文化专有项,也省掉了文化专有项的意义。当然,也有学者专门从文化角度探讨了零翻译[7,13-14]。

(二)零翻译与不可译

对于零翻译是否等同于不可译,可译与不可译这两个问题中外学术界的学者们争议颇多。在邱懋如[9]2001年提出“零翻译”概念之后,贾影[15]紧接着就探讨了“不可译”,认为翻译中的不可译主要发生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但是这种不可译可以用解释(paraphrase)或者外显化(explicitation)的方法避开,从而保证了源语的各种语义特征得以保留,而超越词汇层面则可以用补偿(compensation)的方法[10]。零翻译其实是翻译的一种,只不过“它存在于比它更大的语篇翻译行为中”[6]。可译与不可译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翻译工作不能够因为局部和部分的不可译而影响整体的可译性。

(三)零翻译与异化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了归化(domen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iton),指出归化是为目的语和目的语读者服务的,而异化是为源语和原文作者服务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的时候常常会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其中,异化被韦努蒂称作为是“抵抗式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而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源语言文化,保留源语的异国情调,使源语言的文化更好地得以传播,翻译者会更加倾向于用异化,因为在文化翻译中归化往往会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错误地认为在本文化中有相应的文化对等项。因此,从语篇的角度来看待异化策略,使用异化翻译策略的语篇就是零翻译语篇[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是为了中国的非物更多地被外国友人所接受,提高其知名度,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专有项成为中国文化的独有标识和具有高辨识度的中国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是为了民族瑰宝的世界化,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材料更多地会用到异化策略,让译入语的文本更加具有异国特色,从而才能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目的。

(四)口译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零翻译

1.口译特点

口译是一种口头翻译活动,口头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通过有声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口译对象,具有即时性、综合性、独立性等特点。口译有别于笔头翻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即时性,也就是口译员在进行文本处理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和斟酌措辞。从口译员接受到译入语,无论是从听觉还是从视觉,到译出语的产出,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相当短,这也就充分体现了口译的即时性。口译员在进行口译工作的时候没有过多充裕时间去思考译出语的精准度,再加上各种因素对口译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口译中,灵活和迅速比完美更加重要。相对于笔头翻译,口译永远都不如笔译完美。口语化也是口译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结构破碎的句子(broken sentence)将在口译中时有发生。但口译的现场性却使口译的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即时语境也会使译出语的接受者更好接受口译的“不完美”,对口译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具有包容性。

2. 口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零翻译使用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16]提出了三种文本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 texts)、信息型(informative texts)和诱导型(vocative texts),并且认为以保留源文文化特色和作者风格为目的的表达型文本,如:小说、诗歌、戏剧等应该采用语义翻译,而以保留源文语言功能,旨在对目的语读者有所影响的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譬如:广告、新闻报道、旅游宣传手册、科学论文等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法。交际翻译法更加注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感受和反应,在措辞、风格和表达方式上都更加贴近目的语的习惯。从文本分类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应当是属于表达型文体,其外宣翻译为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国际起到关键性作用,成为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目的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让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持续发展。口译作为一种通过语言媒介把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的活动,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早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它将更加直接地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世界,口译是通过口语表达将信息进行传递,口译对象是通过听觉而不是视觉获取信息,因此,源语文字符号的音译和属于绝对零翻译中的移译或移译加解释更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传播出去。

口译对象是通过听觉接收到信息,而笔译读者是通过阅读,因此,在口译过程中,零翻译中的音译,加上现场的视觉感官,能够使口译对象更加清晰明了地知道口译的内容,让口译对象真正接触和记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专有项音译在口译中的高频率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其辨识度,从而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如藏族中的传统表现艺术呼麦,英文表达为khoomei,也可为汉语拼音Humai, 也有人通过意译把它翻译成为throat-singing或是overtone singing。像呼麦这种极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即使有详细的解释和介绍,仅仅通过文字描述,甚至是图片,口译对象也很难清楚地了解到底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借助音频或视频材料的同时,口译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因此,这种视频或音频材料等辅助方式能够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译中的零翻译到达更好的信息传递目的。

口译具有现场性,如果条件允许,口译对象能够拥有直接的感官效果,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听到、触摸到、感受到现场的氛围,这是译入语读者所不能够亲身体会的,同时,这也是口译相对于笔译的优势之一,也就是翻译中所提及的言外因素之一——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只能通过亲临现场或者是观看视频才能够得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口译员在口译时候的肢体语言也能够帮助口译对象更好理解口译内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译中,情景语境可以让某些词汇空缺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如:川剧变脸。川剧是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川剧变脸是川剧中的绝活儿之一,吸引众多人的眼球。在川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译中,变脸(face-changing)的口译却值得探讨一下。请看一下例子:

变脸是川剧中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表演者在剧中会穿上华美的服装,戴上色彩鲜艳的面具,以代表剧中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剧中人物一挥手、一拂袖和一甩头的瞬间,这些面具不断变换,从而表现剧中人物心情和状态的突然变化。这些不停变换的面具在中文中叫脸谱。事实上,脸谱是一种化妆艺术而非面具。

BianLian, means face-changing, is one of the typical art forms in Sichuan opera. Performers in the opera will wear brightly-colored costumes and masks, which would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in the opera. Those so-called masks will be changed from one to another instantly with hand-waving, sleeve-tossing or head-moving to show the sudden change of the mood and state of the role. Those instantly changed masks are called Lian Pu in Chinese. Actually, Lian Pu is a sort of make-up rather than mask.

变脸的术语表达通过移译加意译会让口译对象理解更加透彻。在提到川剧演员如何通过挥手、拂袖、甩头(hand-waving, sleeve-tossing or head-moving)进行变脸的时候,口译员结合肢体语言将会帮助口译对象更加准确理解内容。此外,在对川剧变脸的介绍中,对脸谱和面具适当进行区分,也能够让口译对象更加了解中国戏剧。

再次,口译的互动性可以使口译员在口译过程随时对口译内容进行调整,口译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解释和说明,因此每次口译内容的片段不会太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且对不了解该文化的人有较大的吸引力,使其充满好奇心和新奇感,因此,口译对象对文化专有项和文化空缺的英译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接受性,这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口译过程中的零翻译运用成为可能。以下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在口译中互动性对口译内容的文化传递:

口译员:影子木偶戏,在中国称作为皮影戏,是一种在灯光下用平面木偶形成移动的影子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古老传统艺术。

口译对象:听起来也就是影子戏,类似于手影戏,对吗?

口译员:嗯,准确地说不是黑色的阴影,你可以在戏中看到色彩艳丽的人物角色。

口译对象:幕布背后的木偶是纸做的吗?

口译员:不是,木偶通常是用动物的皮制作的,通常是驴皮,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也把它称作为皮影戏。

Interpreter:Shadow puppet show or shadow puppetry, in Chinese we call it Piyingxi, is an ancient entertainment or a kind of storytelling which uses flat puppet to create the impression of moving humans and other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to show the plot of the story.

Visitor: It sounds like shadowgraph, or something like hand shadow show?

Interpreter:Well, Shadow is not the shadow exactly; you can still enjoy the brightly-colored puppet in the play.

Visitor: Is the puppet made of paper?

Interpreter:No, actually, the flat puppet is usually made of the skin of the animals, usually the skin of the donkey. That is why we call it Piyingxi. Pi, in Chinese, means the skin or leather.

例子划线部分仅仅把皮影戏的中文名称体现在译文中,还指出了中国的皮影戏不光是影子本身,还能够看到色彩鲜艳的人物角色,此外,通过增加对皮影的制作介绍,让口译对象了解到为什么叫皮影戏。以上口译内容体现了口译的口语性,较多地使用了语气助词,另外,第二人称的使用可以让口译对象感觉更加亲近。

三、结语

本文讨论了在口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语性翻译现象,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译处理过程中,更多的还是提倡音译、音译加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以及移译等的翻译策略。因为在口译中,口译对象是通过听觉来接受信息,音译和移译能够让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有声形式高频率地得以传播。 目前,关于口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处理研究还不深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和官方公认的说法还不统一,这就要求大家对这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当然,要在口译中很好地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笔宝贵的财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传播出去,口译的一些特殊性质和属性也对口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1):33-37.

[2]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和性质[J].广西民族研究,2007(3):182-188.

[3]杨大霑.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一些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9(6):117-119.

[4]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1-44.

[5]张艳丰,王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以山西省为例[J].理论探索,2013(4):100-102.

[6]罗国青.零翻译概念辩证[J].上海翻译,2005(S1):88-91.

[7]刘明东.零翻译漫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2(1):29-32.

[8]张治英,朱勤芹.零翻译再议[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7(1):42-46.

[9]邱懋如.可议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24-27.

[10]罗国青,王维倩.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辨[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1,27(1):116-120.

[11]石春让,覃成强.语篇零翻译:名与实[J].外语学刊,2012(5):109-112.

[12]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刘卫东.文化层次翻译观[J].中国科技翻译,2001(4):46-50.

[14]龚晓兵.“零翻译”的文化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2008(5):81-83.

[15]贾影.“零翻译”还是“不可译”——试与邱懋如教授商榷[J].中国翻译,2002(4):77-79.

[16]NEWMARK P A.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猜你喜欢
口译员口译文化遗产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与文化遗产相遇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