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多序列检查胆总管结石

2014-03-06 18:00:42零刚新邓新源梁菊香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525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总管胆管

零刚新 邓新源 梁菊香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525200

当前,MR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患者胆结石的分布,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MRCP技术,能在临床上对患者胆管结石及胆管的梗阻进行清晰的显示,为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提供了保障[1]。MRI在临床扫描中,具有较多的序列,例如:T2WI、T1WI、MRCP等,这些都能对患者的胆总管结石情况进行有效的诊断。本文回顾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其进行MRI和多层CT(MSCT)扫描诊断。并与病理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对MRI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1.3岁;临床症状:腹部疼痛、黄疸、恶心、反胃、发热等。对其进行MRI和MSCT扫描诊断,并与病理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

1.2 检查方法 临床采用Siemes Verio 3.0TMR和Siemes Definition CT对本组的患者进行扫描检查诊断。患者扫描时以仰卧位进行,CT检查以屏气的常规方式进行平扫,电压为120kV,电流可依据患者临床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整体在150~270mA,重建的厚度和层间距都设定为5mm。MRI扫描时需要屏气和呼吸门控。轴位以及冠状位T2WI,层厚度设定为5mm;轴位T1WI,层厚设定为3mm;MRCP则以一次和薄层成像两种方式,层厚度分别设定为40mm和1mm。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对两组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用卡方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或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患者经病理和手术结果显示共168处有胆结石,其中胆总管上段有59处,胆总管下段有109处。其中1个部位有结石的患者为71例,2个部位有结石的患者为87例,3个部位有结石的患者为26例。最大的胆结石为40mm×24mm×22mm。

2.2 两种影像诊断结果比较 MRI组诊断结果为161处有胆结石,准确率为95.8%,MSCT组诊断有109处存在胆结石,准确率为64.9%。二者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胆结石在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了诊治医生选择的手术方式。依据患者胆结石的分布情况,手术主要有:(1)当结石在患者的肝内胆管或者胆总管上段时,医生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胆总管切开术来清除患者的结石;(2)当结石出现在胆总管的下段时,医生通常采用ERCP术来清除患者的结石;(3)对于单纯的胆囊结石患者,医生在临床上通常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摘除术[2]。因此在术前对患者体内胆结石的分布情况进行判定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技术是胆结石患者临床诊断的最常用方式,但是患者肠道的积气以及诊断医师的水平等会造成临床的漏诊或误诊,无法给予手术医师正确的指导。由此,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多项检查,以进行综合诊断,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MRI在临床上以多序列的检查手段成为了当前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的MRI诊断中,由于其成像的序列多,而且各成像序列的优点都非常明显,进一步将各序列的图像进行结合判定,能有效地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在当前的临床检查过程中,我院通常采以轴位以及冠状位的T2WI、轴位T1WI、一次和薄层MRCP进行诊断。当前的很多研究都表明MRCP在临床上能完全代替X线进行胰胆管的造影。MRCP其原理是以T2WI成像技术为基础的,因此对患者胆道中的详细病变以及周围状况都无法清晰的表现出来,因此在临床上需要与常规的T2WI进行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其诊断的准确率。T2WI在结石的表现上主要为结节状和中低的杂信号。T1WI中胆结石也主要表现为中低信号,只有一小部分表现为高信号。张林等[3]在其研究中对5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T1WI和MRCP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有83.9%的患者具有高信号的T1WI。潘仲林等[4]以磁共振多序列在临床上对56例胆结石患者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出结石101处,在患者胆脏的各组织都有一定的分别,检查的准确率高达98.03%。

1.3 影像分析 由本院3名主任医师对收集的图像进行观察和定论。胆总管结石主要分为胆总管上段和胆总管下段。

本文设计实验对磁共振多序列在胆总管检查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临床病理和手术结果表明102例患者共有结石168处,MRI组诊断准确率为95.8%,显著优于MSCT的64.9%。这与文献的报道相一致。

当然,在当前的临床诊断中,胆结石的确诊也有着一定的难点,例如泥沙样的结石。该结石在人体内长时间的存在,会在其表面生长出含有胆固醇的结晶物,其成分经分析确定为胆红素钙。张勇等[5]在其研究中对于MRI和MRCP在临床诊断泥沙样的结石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RI多序列综合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单MRCP的诊断结果。在本组中,就有3例患者临床上存在胆总管的泥沙样结石,在术前的MRI中各序列成像都没有将其诊断出来。这也可能是由于临床医师在判定中的差异造成的。一些结石在胆总管中会表现出团状物,但其本身可能是非常松散的,因此在清除结石时就会发现其自动的松解变为泥沙样;再者,由于医师的肉眼无法对形状很细小的沙样结石进行辨认,由此会在临床上诊断为泥沙样的结石。对于肝内胆管和胆总管的下段结石,特别是患者的胆管没有明显的扩张状态时,结石扫描所显示出的密度、信号与患者胆汁以及病灶周围组织的特征相一致,也会造成临床诊断的困难。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由于门静脉分支在扩张的胆管之间行走,T2WI轴位断层图像有时会误认为是结石。此时,应结合上下层面图像,多序列、多角度,特别是通过薄层MRCP的原始图像来观察,来判断是否为结石。在显示胆道积气方面,MSCT比MRI有优势,胆道积气在CT上表现为密度很低,均匀且边界清晰。通过对本组部分病例的对比观察,CT上显示很明显的胆管内积气,而MRI不能显示,或很少能显示。有时MRI显示胆管内积气会被误认为是结石,此时应结合轴位T2WI观察有无气-液分层现象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由于扫描体位及重力的关系,同样在T2WI呈低信号的结石会沉在下方,而积气则在上方。

总之,多序列MRI显示胆道系统结石较MSCT好,不但能显示MSCT能诊断的阳性结石,更能显示MSCT不能诊断的阴性结石。多序列MRI对于手术前准确了解胆管内结石多少及分布情况,有很好的显示作用,帮助手术者在术前确定合适的手术方式。

[1] 宋光,徐洪雨,姜爱民,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应用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401-402.

[2] Jungst C,Kullak-Ublick GA,Jiingst D,et al.Gallstone disease microlithiasis ands ludge〔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6,20:1053-1062.

[3] 张林,王利伟,等.磁共振T1加权成像对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08,29(5):597-599.

[4] 潘仲林,朱友志,廖文彬,等.多序列MRI和MSCT诊断胆道结石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4):542-545.

[5] 张勇,程敬亮,任翠萍,等.MRI及MRCP诊断胆系泥沙样结石的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0):1328-1330.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总管胆管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2:27:49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16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
胆管支气管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