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 273400
随着根管治疗和修复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前牙美观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在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得到保留,并恢复功能和美观。桩冠是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铸造金属桩因其强度高,与根管内壁密合性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金属桩由于不透光性、金属离子的游离,对前牙进行全瓷冠修复时美学效果差;其还具有弹性模量高,易导致牙根折裂及磁共振检查产生伪影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玻璃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核材料,因其良好的力学特性和美学性能,弹性模量近似牙本质、生物相容性好,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科采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需要进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54例,共66颗患牙。男28例,女26例,年龄21~56岁。所选患牙均无法单纯充填治疗,需做桩核冠修复。所有患牙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X线检查显示根管充填密合,根尖无阴影,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牙周组织健康,牙根无松动,咬合功能正常。
1.2 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桩(Bisco美国);系列根管预备钻;3M双重固化树脂粘结剂及高强度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桩核材料
1.3 方法 对已进行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常规进行根面预备。首先根据根管治疗中根测仪测量的长度及X线片显示根管弯曲度确定预备长度;根据牙根粗细不同,选择相应规格的根管预备钻针。预备长度达根长的2/3~3/4,根尖部需留3~4mm的充填牙胶尖,以确保根尖部的封闭,直径不超过牙根直径的1/3。预备钻应从小到大逐号进行,预备过程用冷水降温。需做选择长度和直径与根管相适应的玻璃纤维,插入根管内比试,根据咬合情况和全瓷冠修复体的制作要求决定纤维桩的长度,用金刚砂车针去除多余的纤维桩 。75%酒精棉捻消毒根管腔,用32%正磷酸酸蚀根管内壁及根管口处的牙本质,冲洗,纸尖吸干,在根管内壁和纤维桩表面涂布一层偶联剂,光照10s,在根管内由根尖部开始慢慢注入粘结剂,插入纤维桩并稍加压力,使多余的粘结剂溢出,从不同角度光照固化40s;在临床冠部牙体组织及纤维桩冠部涂布一层偶联剂,光照10s,然后在其上分层堆筑树脂,形成树脂核,光照40s,完成桩核的制作。
按照全瓷冠制作要求进行牙体预备,备牙要点是:切端磨除1.5~2.0mm,唇舌及邻面为1.2~1.5mm,颈部为1.0mm,凹圆形肩台,精修完成。常规排龈,硅橡胶印模材取模,超硬石膏灌注,送加工中心制作全瓷冠修复体。全冠试戴、消毒、粘固,去净边缘多余的粘结剂。
1.4 临床评价标准 对临床修复的病例进行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随访观察,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全瓷冠有无脱落、变色,纤维桩有无松动、移位、脱落,牙龈有无变色、出血;观察有无根折、桩折。通过检查未见上述现象,则认为治疗成功;如发现异常,则为治疗失败。
对54例患者66颗患牙进行6~24个月随访,出现纤维桩松动脱落2颗 ,1颗桩折断,其余未出现根折、桩折,未出现继发龋,牙龈正常,全瓷冠未变色,成功率为95.5%。
临床上对于前牙残根残冠无法直接充填或用全冠来修复的,桩核冠是恢复其形态和功能的主要修复方法。桩核材料的选择是决定修复成功的关键[1]。理想的桩冠材料应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组织接近、透光性好、美观、操作简便等特点。纤维桩是由聚合物树脂基质包绕玻璃纤维组成。基质通常为环氧树脂,占40%的容量,纤维沿着桩的长轴呈单一方向紧密排列,直径6~8μm,占60%的容量。通过赋予所有纤维相同的张力,从而使纤维具有高强度的物理性能;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比金属桩更强。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为15~18GPa,接近牙本质的弹性模量18GPa,可以有效缓解牙本质所受的应力,有利于应力向根面的分散,减少根内应力集中,降低根折发生率;其次,在受到过大力的作用时,牙本质粘结剂比根管牙本质易碎裂,消散过大应力保护牙根,避免根折,即使发生根折,其折裂线位于牙槽骨以上,且多为桩与核之间的折裂,有利于再次修复。
纤维桩修复成功的关键在于纤维桩与粘结材料之间以及粘接材料与根管牙本质之间可以形成牢固的粘结。在电镜下,纤维桩表面呈多孔性,能提供最大粘结表面,粘结剂进入微孔中形成锁结,同时,纤维桩被环氧树脂包绕,可与粘结剂形成化学结合;根管通过酸蚀后,使根管壁脱矿层出现一个胶原纤维网架,树脂可以渗入这个网架,形成一个树脂与牙本质相互扩散的区域,这就是包含了树脂突和粘接侧支的所谓“杂化层”,从而在树脂和牙本质之间形成很强的微机械固位[2],增强了桩核的固位力。但是,牙本质的污染层不完全去除,就会影响混合层的形成,造成粘结强度的降低。
本文中1例出现桩折,是由于患者咬硬物,承受过大咬合力;同时残根剩余牙体组织平龈,缺乏足够的牙本质肩领。通过辅助正畸治疗,牵拉牙根至龈上2mm,重新制作桩核,效果良好。2例桩松脱,检查脱落的纤维桩,其表面有完好的树脂粘结剂所包绕,这说明纤维桩与树脂粘结剂之间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其脱落的原因主要是根管内牙本质表面处理不当,粘结剂与牙本质之间未形成良好的机械和化学固位作用,可能是在操作中根管清理不充分,被唾液、血液、丁香油等污染所致,重新根面制备,粘结纤维桩,再修复后未出现桩脱落。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对根管内的牙本质处理和树脂粘结应更加注意。
与金属桩相比,玻璃纤维桩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影响核磁共振成像,且生物相容性好,无细胞毒性和致过敏性;另外,纤维桩树脂核操作简便,可立即进行牙体预备,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折断的纤维桩用专用钻易于取出,不影响二次修复。
由本文得出纤维桩的性能良好,操作方便,为更好地提高其成功率,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管充填及暂封时不使用含丁香酚的材料,以免影响树脂水门汀的粘结效果;(2)制作树脂核时,采用少量多次堆筑的方法,减少树脂核的内应力;(3)充分隔湿,防止唾液或血液对粘结面的污染,影响树脂桩核的粘结强度;(4)选择合适的适应证。由于纤维桩的低弹性模量,牙本质肩领应≥2mm,以便有良好的箍结构,增强桩的强度。
二氧化锆全瓷冠同样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腐蚀性,磨耗接近天然牙,其透明性和遮光性是任何一种铸瓷冠无法比拟的,因无金属基底,不会出现金属离子释放渗入牙龈,引起牙龈慢性炎症及变色或过敏现象,有利于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与纤维桩联合应用,其色泽与自然牙接近,良好的透光性,使修复体更加美观、自然;现在的氧化锆为增韧陶瓷,断裂韧性是氧化铝的两倍[3],使全瓷冠的强度达到临床功能需求。
总之,采用纤维桩、树脂核及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能够更好地取得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和功能需求,是前牙桩冠修复的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冯珺茹,陈曦.纤维桩系统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9):536-540.
[2]俞长路.纤维桩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工程分册,2005,28(3):172-174.
[3]马娣银,程平,景泉.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89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