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研究

2014-03-06 13:45白振有
关键词:延安方言词语

白振有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延安市位于陕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市府驻宝塔区,共辖1区12县,计有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及黄陵县。延安市蕴含丰富的方言资源。近年来,延安方言尤其是沿黄河方言引起了方言学界的广泛兴趣和极大关注,成为方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可以说,延安方言研究方兴未艾,在本体研究尤其是方言与文化研究领域大有可为。

一、延安方言研究概况

延安方言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汉语方言普查。薛生民的《陕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1958),总结了延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陕西省方言调查组编纂的《陕西方言概况》(1960),对延安方言有所描写。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术活动的正常化,学者重新开始了对延安方言的调查研究。刘育林、邢向东等方言研究专家对延安方言多有研究。刘育林《陕西省志·方言志》(陕北部分)、《陕北方言词典》、《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延安市志·方言志》、《陕北方言概况》、《陕北方言略说》、《陕北话漫谈》,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陕北甘泉、延长方言入声字读音研究》,这些论著对延安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进行了研究,对延安方言内部的差异及其归属都提出了真知灼见。近年来,非专业人士杨明芳、王六、王克明等也对延安方言作了探讨,尽管他们的讨论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延安方言的研究亦有所补益。这些研究,使我们大体上清楚了延安方言的总体面貌,对延安方言有了总体上的把握。目前,汉语方言在描写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但这种结构主义的研究忽略了对方言文化蕴含的发掘。延安方言的研究与汉语方言的研究状况相类似,前辈学者在延安方言的结构描写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但是在延安方言与文化的联系领域几乎无人问津。其实,语言与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近年来,笔者一直在关注延安以及陕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理清延安方言与延安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

二、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研究的内容

语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1]方言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忠实地记录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同理,延安方言之中积淀了丰富复杂的延安文化。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研究的内容丰富多彩,概而言之,应包括以下内容。计有延安方言与政治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经济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军事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农耕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手工业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商业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服饰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饮食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居住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行旅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生育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婚姻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丧葬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医巫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岁时节令文化研究、延安方言与文学研究、延安方言与民间艺术研究、延安方言与文化的抢救与保护研究等等。限于篇幅,下面只是择其要者就延安方言与婚姻文化、丧葬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以及民间艺术文化进行讨论。

(一)延安方言与婚姻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延安是封闭落后的。这种状况的一个好处就是保留了更为完整更为传统的方言与文化形态。延安方言蕴含的婚姻文化可以分为提亲、相亲、订婚、结婚几个阶段。

延安方言中,问媳妇、寻人家、合婚、合相、看家、八字帖儿、商话等词语表现了提亲相亲文化,定亲、拔酒瓶、把柄、稳跟鞋、裹亲布、和庄礼、添精神等词语蕴含了订婚文化,催妆馍馍、离母糕、离母肉、揣怀钱、坠箱钱、媵姑、迎人婆姨、迎面、压轿、翻身肉、表礼、送人婆姨、让路、抢花路、帐房窑、抱孙子、冲帐、撒帐、抢四角、折席口、上头、骚房、听房、儿女馍馍、坐福、儿女扁食、拜人、结缘份、亮箱、上马筵席、四四席、八碗、添席、手动八碗、十全、十三花、拜路、回门、送回面、动刀杖、对七对八、躲灯儿、完灯儿等词语显示了结婚文化,动婚、站年汉、娃娃亲、换亲、上门女婿、转房婚、招夫填房、冥婚等词语积淀了其他婚姻文化习俗。这里不能一一阐释,仅选取最有特色者进行讨论。

抢路。是指两支迎亲队伍在路上相遇时抢道而行。“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行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2]传统文化认为左上右下,所以,两支迎亲队伍相遇,都争抢走左边的路,以图吉利。

抱孙子。延安民间婚俗。“新人临村,男方父母坐窑内炕上,设有酒席,怀抱枕头。新郎斟酒,叩头,作揖,静待新娘进院即完,称抱孙子。”[3]当然,同在延安,各地抱孙子风俗亦有差别。有的地方是迎亲队伍将要进新郎家时,公公婆婆抱着枕头进洞房走一圈。虽然做法不同,但都是表示希望新人早生贵子,延续香火。

上头。上头是延安重要婚姻习俗。上头亦称上梳,是旧时女子嫁前改变发型的礼仪。原为古代对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仪式的通称,以作男女成年的标志。延安上头婚俗就是古代结发礼仪的遗留。上头仪式是在迎回新娘当天晚上饭后(或饭前)举行。此时,大炮三声,鞭炮阵阵,唢呐齐鸣。一男一女“上头人”(一般为至亲或者家族,命相为金水命者,但忌未婚男女、二婚、寡妇、光棍)来主持这个仪式。首先,在洞房炕上置一小桌,桌上放两个盛满酒的酒壶,两个酒杯,八个盛有肉、蛋、粉条、花生、瓜籽、糖果等的小碟,两双红筷子,两碟米糕,每碟八片,四碟红点小馍,每碟八个,一对米石榴(用米面蒸成的石榴样),一对面花篮(用白面蒸成的花篮样),两把新梳子。然后,上头人安排新郎新娘坐在桌子上方,男上头人给新郎倒酒,女上头人给新娘倒酒,让新郎新娘碰杯同饮;然后上头人拿起筷子给新人交替喂几口小菜,再拿起米石榴、面花篮让双方相互咬一点,最后拿起梳子,将新郎、新娘的头发搭在一起(若新郎头发短,将新娘的头发搭在新郎的头上)梳几下,边梳边唱“上头歌”:说个好,道个好,今日迎亲最为好,亲戚朋友都来到,响吹细打真热闹。大炮响,唢呐鸣,上头仪式来举行。宗保他在炕上停,宝马迎来穆桂英,他们二人天配姻,恩恩爱爱一条心。先拜天,后拜地,然后再拜娘和爹。夫妻互相都拜遍,手挽手入在洞房里。王母娘娘下命令,上头二人金水命,馍馍油糕全咬停,蜜桔烧酒然后饮。夫妻头发相互并,白头到老常同行。金银梳子手中拿,听我上头笨口夸。头梳子长,X家的女子嫁新郎。二梳子长,X家的儿子娶新娘。三梳子夫妻对对结成双,四梳子恩爱夫妻幸福长,五梳子儿女满堂定兴旺,六梳子家和人安呈吉祥,七梳子发家致富门道广,八梳子珍珠宝贝装满箱,九梳子四世同堂喜洋洋,十梳子荣华富贵万年长,百梳千梳万万梳,一年更比一年富。陈州的核桃扬州的枣,天下唯有这二人好。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生小子是好的,穿兰衫戴顶子,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站下一阵子,坐下一凳子,夫妻相和一辈子。最后,新郎新娘相互喝三杯交杯酒,也称蜜桔酒,意谓今后夫妻亲密友好,和谐一世。

(二)延安方言与丧葬文化

延安丧葬礼仪大致分为丧、殡、葬、祭四个阶段,众多方言词语表现了丧葬文化。站材、木头、八仙、老衣、望天、挺丧、口含钱、阴阳、岁数纸、出孝、守尸灯儿、指明路、打狗饼、丧棍儿、拜路等方言词语蕴含了丧仪文化,入殓、灵棚、引魂鸡、宰献、揭福、哭丧、迎幛、下话等方言词语蕴含了殡仪文化,埋人、撒路灯、起殃、摔盆、引魂杆儿、纸火、收头、万年灯、祭食罐、呛墓、折人进财、开禁、洒扫等方言词语蕴含了葬仪文化,献贡、领牲、侑食、浇奠、复三、烧七、百日等方言词语蕴含了祭仪文化。凡此种种,不能一一,仅择其要加以述论。

站材。庆贺老人寿材制就。《志丹县志·社会志》:“贺材,也叫站材。是指老人寿木(棺材)做成,主家备酒席,请亲邻庆贺,酬谢匠人。”[4]陕北方言中还有一个跟“站材”意思相近的词,即“缴木”,也指的是老人寿木做成以后,晚辈亲戚前来庆贺,并跪拜老人,为匠人封礼。

领牲。给死者敬献活猪或活羊的祭祀仪式。孝子或其他亲属为表示对死者的孝敬,准备活猪或活羊作为祭品,献给死者。仪式过程是,参祭者把孝子准备的活猪或活羊牵到死者灵堂前面,给猪或羊头上或身上浇凉水;主祭者禀报死者猪羊由谁敬献,劝死者领受享用。猪或羊被冷水刺激后会浑身颤抖,这被看作死者领受猪或羊的标志。有时可能水浇得太少,刺激不够,猪或羊不颤抖,这被认为是死者不愿领受祭品。死者不愿领受祭品,说明献祭者不够孝敬,于是献祭者就会伤心痛哭,跪于灵前哀求死者领受祭品;主祭者也会帮献祭者说好话,劝死者不要计较,领受祭品。同时给猪或羊浇上更多的冷水,直到刺激得猪羊浑身发抖,表明死者终于领受祭品,此时孝子内心才得以宽慰。陕北把祭祀用的猪和羊叫做“牲”,所以这一活动叫做“领牲”。这和古汉语中对动物性祭品的称呼何其相似!陕北方言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也显示了陕北方言词语文化蕴涵的深厚程度。

侑食。又称“游食”,向死者劝食的祭奠仪式。这种仪式一般在下葬前晚举行于灵前。进献的祭饭由娘舅家客人和本家亲属所做。孝子以辈份大小为序跪于灵前,中间留出空隙。先领牲,然后由礼宾先生唱礼。一声“孝子吊孝”,“顿时哭声大作,唢呐长号齐鸣。唱礼完,开始上祭饭。吹鼓手前行,端祭饭者紧跟,一声‘游来’,绕着孝子转来转去,身体不断扭动,手舞足蹈,随着唢呐声将祭饭送到灵前”。[5]游食用的祭品花样很多,最多的有七八十种,这种祭品既是食品,又是工艺品。

撒路灯。出殡前一天晚上举行的仪式,在道路两旁为死者撒灯。过去路灯要用麻纸团蘸油或者用玉米芯蘸油,做成小灯盏,每隔七八步远就撒下一小堆,后面有一个手持大火球的人,依次点燃沿途撒下的灯。吹手们跟随者队伍吹着慢板唢呐《花道子》和《上南坡》等感情悲伤的乐调,勾起孝男孝女们失去亲人的悲伤和痛苦,使其放声大哭。这一丧俗也叫过金桥或过银桥。意思是亡人归阴时,行走于金银之桥。

(三)延安方言与服装文化

延安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延安人的服装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延安方言将延安的服装文化完美的表达出来,将黄土地人们的服装文化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上衣,下裳,足履,首冠,大致说来,一个人从头顶武装到脚底,其衣服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这么四类。”[6]羊肚子手巾、头绳、头巾等延安方言词语积淀了头衣文化,扣门、纥鞑、纽门、对门门、开襟襟、大裆裤、肚兜等延安方言词语蕴含了体衣文化,毛袜子、遍纳鞋、毡鞋、鞋垫等延安方言词语显示了足衣文化。

羊肚子手巾。民歌中唱到“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怪好看。”延安当地日照强烈、风沙极大,延安人以巾代帽,用一块粗白布或者白毛巾包头,再朝前扎,延安人将这一行为称作“拢头”。这样不仅可以抵御风沙,还可以防晒,干活热了的时候可以擦汗、搧凉,可谓一物多用,一举多得。

对门门、开襟襟。延安人经常得去地里劳作,所以延安人传统服装样式都比较简单,方便人们下地干活。“对门门”是延安男人的衣着服饰,无论是单衫、夹衣还是棉袄,一律是低领对襟样式的,衣服的纽扣是用布条挽制的,人们将其称作“核桃疙瘩”。与其相对应的女士上衣是低领偏襟样式的,纽扣同样也是“核桃疙瘩”,人们将其称作“开襟襟”。

遍纳鞋。“千层底”是延安人下地干活的首选,是延安人家自己做的鞋子。勤快灵巧的延安妇女平日里将不用的或者是剩下的布片收集起来,在案板上抹上浆糊,将布片拼在一起,晒干后揭下,这个叫做袼褙。做鞋时,先照着原有的鞋样将鞋底、鞋帮剪下来,鞋底用三五层袼褙做成,都用白布裹边,用麻绳将鞋底纳得密密麻麻,所以称之为“千层底”。最后用麻绳将鞋底和鞋面缝合。这样,一双“遍纳鞋”就做好了,这种鞋下地干活时穿着舒服、结实,而且也不用耗费太多精力,妇女在闲暇时刻就可以开始缝制,做工扎实,样式简单大方。

(四)延安方言与饮食文化

延安人将食材做成各种风味的食品,这些食品不仅味美,而且名称和做法都蕴含着十足的延安味,体现了浓厚的延安文化。而这些文化被延安方言词语保留了下来。荞麦碗饦、荞麦凉粉、荞麦搅团、荞麦饹饦、荞麦煎饼、剁荞面、黑楞楞、洋芋擦擦、杂面、漏鱼、油馍馍、油糕、糖糕角、软团子、摊黃、黄米馍馍等延安方言词语蕴含了面食文化,钱钱饭、涝饭、焖饭、麻汤饭、小米米汤等延安方言词语积淀了米食文化。

碗饦。碗饦在延安是很受人们喜爱的风味小吃,做法简单,吃起来非常爽口。将荞麦脱皮,磨成半仁,当地人将其称作“荞麦糁子”。将荞麦糁子装进袋子,逐渐加水,揉成糊状。再将糊盛进碗中放入锅里,旺火蒸上二十几分钟即可。取出放凉,吃的时候将碗饦切成薄片,加入提前做好的汤料,搅拌均匀即可。汤料可以用蒜泥,加入醋、盐、芝麻、油泼辣子等调料制成。有人还加入麻辣肝,味道更好,人们称之为“麻辣肝碗饦”。当地还流传一种吃法,就是将碗饦从锅中取出放凉之后,不把它从碗中取出,而是在食用时用类似小刀之类的餐具将碗饦切成块状,在上面倒入调料,味道也很不错,大家把这种吃法叫做“刀刀碗饦”。

洋芋擦擦。是延安人家偏爱的一道吃食,几乎每家每户隔三差五就会吃上一次。延安人将土豆称作洋芋。洋芋在延安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食材,尤其是在过冬时,延安人家必须储备的两种食品,便是洋芋和白菜。做洋芋擦擦,土豆是主料。先将土豆去皮,洗干净,用擦子将土豆擦成一截一截的细丝,加入面粉搅匀,放入锅里蒸熟。这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加面粉时得根据洋芋的多少来加,否则,面粉加多了,蒸出来的洋芋擦擦很干、很散,不好入味。加少了,出锅之后又会黏黏糊糊,不好吃。

麻汤饭。延安人做麻汤饭是件有趣的事情。以前在延安农村,只要村里有一家人出麻油,几乎全村的人都可以吃上麻汤饭。出麻油的程序比较复杂。先将麻子在铁锅里炒干并炒熟,再撒在石碾上将其压扁,放入烧开的水中。这样,水上面飘着的便是麻油了。将油撇出后,剩下的便是麻汤了。这时,出油人家便会请来村里人,给每家舀些麻汤回去做麻汤饭。麻汤饭做法简单。将黍米、小米、红豆之类的东西放进盛着麻汤的锅里,煮熟之后,再加上一些酸白菜和盐面即可。庄稼人下地回来,闻到香喷喷的麻汤饭味,便会心里美滋滋的,迫不及待地舀上一碗,坐在院子里吃起来。

延安方言词语完美地展现了延安的饮食文化,丰富的饮食反映了延安独具特色的饮食风格,而延安地道的饮食习俗更加充实了延安方言,延安方言又将美食到位地表达出来。

(五)延安方言与居住文化

延安处于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地理环境独特,因而民居多为窑洞。正是:“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7]延安窑洞,作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最原始的民居样式,积聚了古老的黄土层文化。分布在延安各地的窑洞,有着不同的样式风格。就其取材用料而言,可以分为土窑、砖窑、石窑、接口窑等类型。延安窑洞一般以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称作“前后窑”。这样几个窑洞互通,可以拓展活动空间。延安窑洞,大多是人们根据地形地貌自己动手施工修建的,建造简易,冬暖夏凉,独具特色。

(六)延安方言与民间艺术文化

“方言不仅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而且是民俗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8]在延安这片黄土地上,沉淀着数千年的文明传统,从而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延安民间文化,包括民歌、腰鼓、秧歌等。方言赋予了这些民间艺术鲜明的地方特色。延安民歌在产生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方言词语。在民歌中,经常可以看到滚水(开水)、老汉汉(老头)、婆姨(妻子)之类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的运用,为延安民歌增添了几分土香土色的乡土气息。延安民歌中有好多方言词语是以叠词形式出现的,比如“口口”、“手手”、“蓝格英英”、“红格丹丹”等,这些叠词的使用,使民歌更具地方特色,黄土气息更加浓郁。

腰鼓,是一种短圆柱形、两头略小于中间、两边用羊皮或牛皮作为鼓面、挂在腰间用木槌敲打发出清脆响声的打击乐器。打腰鼓,是黄土高原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以延安市的安塞腰鼓最具代表性。安塞腰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当地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腰鼓的风格粗犷豪放,刚劲有力。腰鼓中也有许多方言词汇的运用,黄土地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将这种民间艺术完美地传承了下来。

秧歌又称作“闹红火”、“闹秧歌”等,是在黄土高原流传比较长久的一种民间艺术。唢呐和锣鼓是延安秧歌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乐器。延安秧歌最大的特点是“扭”,所以,又被人们称作“扭秧歌”。

方言是对人们生活形态的最好表达。民间艺术为延安人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同时也使延安方言的内容更加丰富。延安民歌歌词的表达贴近生活;延安腰鼓和延安秧歌以敲打跳跃的方式,展现了黄土地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永久承传的民间艺术。

延安方言为我们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延安文化,“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9]延安文化造就了延安方言,而延安方言也是对延安文化最好的诠释方式。

三、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研究的意义

迄今为止,延安方言的研究更多的是本体研究或曰内部研究,就方言研究方言,研究视野封闭而保守;因此,注重延安方言与文化的联系,突破延安方言研究中本体研究的樊篱,开放视野,从外部研究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丰富而复杂的关联,对延安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研究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的联系,在研究层次上,可以引领延安方言由基础性的描写研究转向高层次的阐释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改变延安方言单一的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从而对延安方言进行结构的、人文的、文化的等多侧面、多角度的研究。延安方言的描写研究只是回答了延安方言“怎么样”的问题,而不能够解释延安方言“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的研究可以在理论上回答延安方言“所以然”的问题。

(二)研究延安方言与延安文化的联系,能够阐释清楚延安方言的特征与内涵,有利于宣传工作者结合方言与历史文化的特征宣传延安,推广延安;有利于文化人了解把握延安方言的特征与内涵,创作出更具延安特色的文化产品;为宣传延安、提升延安形象、扩大延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面调查和研究延安方言与文化,为延安的文化建设事业和文化保护工作做出新的贡献,为延安的招商引资、红色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氛围,为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三)延安方言资源丰富但研究成果相对薄弱,通过对延安方言的全面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人口、地理因素和丰富的文史资料来解决某些复杂的语言现象,为历史文化的研究、移民史的研究提供佐证。

参考文献:

[1][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李荣,等,译.吕叔湘,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9.

[2]冯瑞荣,等.延川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76.

[3]吴明斋,等.延长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667.

[4]曹林昌,等.志丹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747.

[5]刘成荣,等.延安市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704.

[6]朱合.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N].陕西日报,2012-02-27.

[7]方李莉.陕北人的窑洞生活:历史、传承与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7-28.

[8]杨树喆,朱常红.略论民俗与方言的关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09.

[9]王华.方言与地域文化[J].陕西社会主义学报,2006(2):31.

猜你喜欢
延安方言词语
方严的方言
容易混淆的词语
方言
找词语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走进延安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