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群众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2014-03-06 13:45张秀丽
关键词:阶层情商利益

张秀丽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范围内有计划、分批次、自上而下深入开展,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重大利益需求,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然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还有很多做群众工作的同志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没有真正搞清楚“群众”的概念、群众的范围、新形势下群众利益需求的特点及如何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群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群众是群众工作的对象,准确把握“群众”概念,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什么是群众?谁是群众?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往往正是这样简单的问题在我们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却有很多人并没有搞清楚,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和失误。《现代汉语词典》对“群众”一词的解释有三种意思:“泛指人民大众;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的人;指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这三种解释说明“群众”是一种身份,既有量的要素,又有层级的区分。对群众概念的理解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第一,群众是一个政治身份与社会地位概念。群众属于人民的范畴,与“人民”是同义语,因此,又称为人民群众。群众是一个政治身份概念,通常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的我国公民。群众还是一个社会地位概念,指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人,没有领导职务的人。

第二,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完全相同。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说,在大革命时期,群众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广大追求进步的特别是革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抗日战争时期,群众的外延扩大到除以上四个阶级外的根据地的地主和一切拥护抗日和起来抗日的民众;解放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就不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到改革开放前,所谓人民群众,按照当时的语言可以说主要是“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其中农民阶级占绝大多数。进入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群众最基本的内涵没有变,但从外延看却有了一些显著变化。有人认为,中国现在有十个社会阶层:一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二是经理人员阶层;三是私营企业主阶层;四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五是办事人员阶层;六是个体工商户阶层;七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八是产业工人阶层;九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十是城乡无业、失业者阶层。[1]这十个社会阶层的人员构成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人民群众。

第三,群众是一个相对概念。以个人为例,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的场合,同一个人,有时是群众,有时是领导。在社会各阶层中,相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都是群众;对于每个行业和部门来讲,担任领导职务者就不是群众,群众就是非领导者(包括党员);相对于上级领导来讲,下一级的领导就是群众;相对于管理者而言,被管理者是群众;相对于老师而言,学生就是群众。通常,群众主要指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生产工作一线的劳动群众。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群众工作对象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必须要认真思考究竟谁是真正的群众。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觉得自己一直在走群众路线,在他们的心中下级领导就是群众,但下级领导整天在他跟前拍马屁,隐瞒基层存在的问题,这样实际的真实的情况他并不能掌握,这就是“没有接地气”,广大的民众就是地气,没有接到地气就不可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工作成效可想而知。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群众的利益需求

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2]在这一新形势下,群众利益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群众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利益,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利益,而越来越重视政治、文化、法律、人权等方面的利益,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群众素质提高的表现。

第二,群众利益需求的高水平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第三,群众利益需求的主体化。与过去相比,现在群众的主体意识明显强化,表现为群众自主意识、理性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等。在群众工作中,时常会有“群众不听话”,“群众不服从”的感觉,其实,这不是群众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不了解当前群众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在日益增强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解决问题。

第四,群众利益需求的个性化、具体化。即使在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群众的利益往往表现出个性化,即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需求会出现很大差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眼前利益更为重视。十个人就有十个问题,十个需求,百个人有百个问题,百个利益需求,这众多的利益,众多的需求,纠缠交织在一起,不知又会产生多少新问题新的利益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找到带普遍性的、共同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和满足群众需求。

三、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对象——群众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就给每一位做群众工作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才能使群众工作更有成效。

第一,提高运用民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早在1936年10月,刘少奇同志在《怎样进行群众工作》一文中就指出:“民主的工作方式,是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式。”“不采用民主的工作方式与组织方式,是不能发挥群众伟大创造力的。”他后来又强调,“做出决定以前,要有充分的酝酿,允许自由发表不同的意见。在决定问题的时候,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做出决定之后,要经过这些组织,去动员群众,使大家心情舒畅地、自觉地执行。”[3]把民主作为最基本的群众工作方法,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是要拓展民主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表达自己的心声。其次是公开公正,在解决群众问题时要让群众行使知情权,对事情的经过让群众了解,并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要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位群众。再次,要完善群众自治制度,以民主的方法,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当然,我们还要防止群众工作中的“大民主”,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有过惨痛的教训。

第二,提高“情商”,掌握与群众沟通感情的能力。众所周知,情商能更多地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习近平同志在天津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同志解释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哈佛大学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4]可见,情商对一个人,尤其是做群众工作的每一位党员干部是相当重要的,是做群众工作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不断提高情商,首先,要平等地对待群众。做群众工作要摆正自己的地位,不能高高在山,老把自己放在高处,把群众放在低处,以俯视的眼光看人,以傲慢的态度待人,要真正认识到群众的价值,自己和人民群众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其次,对群众要宽容忍耐。新形势下群众结构非常复杂,群众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种种原因,个别群众的言辞、行动会出现一些激烈的情形,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干部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包容群众对自己的误解,包容群众自身存在的不足,以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化解群众的积怨,纠正群众的错误观点。再次,要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去,重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沟通。沟通是建立感情的基础,感情决定行动。在新时期,一些地方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存在着很多问题,都与党员干部同群众的感情疏远有着直接的关系。自古以来,治理国家不仅要讲理、讲法,而且也要讲情,现在有些干部平时从来不深入群众,不走到群众中去,不与群众交流,对群众缺乏感情,遇到事情,群众就是不理解,就是不买你的帐,甚至会抛弃你。因此,要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就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情、实情、热情,就要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三,提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能力。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是我们党从事群众工作历来所采取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践证明,要有效动员和组织群众,重要的是宣传和教育群众。宣传群众与教育群众密切相联,因为宣传的过程就是在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向群众分析清楚当前的形势。让群众懂得我国现在正所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期,是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各领域存在着许多矛盾是正常的必然的。二是要向群众正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决定精神,本地区工作思路和决策,本单位工作计划和措施,等等。当前,就要重点围绕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等等进行宣传教育。三是要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渠道和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从而能够自觉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提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能力,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方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群众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存在差距,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运用群众的语言,深入浅出,让宣传更有亲和力、感染力,让群众易于接受。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联系群众的实际,不同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利益需求不同,这就要针对他们的不同实际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要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使宣传的内容富有时代感。

第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首先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的全部工作和任务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其次是要提高服务的能力。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提高的,执政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只有提高执政能力,才能确保执政地位,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是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体现出来的。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服务能力越强,群众的认可度就越高,否则就会被群众所抛弃。

总之,时代在变,群众的内涵与外延在变,最根本的是群众的利益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断裂与破碎:当代中国社会基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1-12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3]刘少奇.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697-698.

[4]习近平因何强调“情商很重要”[EB/OL].http://cpc.people.

com.cn/pinglun/n/2013/0515/c241220-21493244.htm.

猜你喜欢
阶层情商利益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