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佳,于安龙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12-16“三个自信”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自信的全新姿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三个自信”的提出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仅十八大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论文就达200多篇。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围绕“三个自信”的“发生学”、“实践论”、“价值论”等角度展开,而对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则涉及较少。因此,从整体把握“三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对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更好地坚定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何科学理念的提出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党的十八大将“三个自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提出来,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科学总结。而能否把握好“三个自信”的整体性,是一个关系到我们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是否科学、有效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对“三个自信”的整体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八大之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所谓纵向是指从时间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等,而横向则主要着眼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自信”提出后,开创了从“实践”、“理论”和“制度”相统一的维度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前瞻性问题的新路径,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三个自信”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高度总结,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科学阐释和正确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整个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考察,没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深入探究,就不会有“三个自信”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成就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都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在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的当代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层出不穷,如“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由此,一部分头脑不清、受此蛊惑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信心。然而,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要想具有彻底的说服力,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正确运用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虽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但对一些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效果如何,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更加直观、具体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为契机,大力阐释和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合理的,对于增强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自然也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
“加强对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理解,有利于促进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和把握。”[2]整体性研究作为一种辩证的观察原则和分析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整体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具有共同的逻辑主线和价值取向,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1]13重视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深入把握贯彻于三者之中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从中总结和汲取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径,对于改进和提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产生于同一历史进程,即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中产生的,具有鲜明地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和内在本质,这是一个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的综合过程。这就说明,道路不仅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而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相互影响,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是要素全面、互动有序的有机整体。由此,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者紧密相连,深度融合,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任何试图分裂三者内在联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时,既要增强道路自信,也要增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者不可偏废其一或其二。对三者任何一方面信心的缺失,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实乃未远之殷鉴。
从时域角度来说,“三个自信”并没有明显地先后顺序之分,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不能说先有道路自信,后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或者先有理论自信,后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或者先有制度自信,后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因为,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运动从一国到多国,其间历经曲折,几经反复。而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比较总结后,也经过多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后,才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内在地包含了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各方面,而不是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刻意进行的。从地域角度来说,“三个自信”的覆盖范围主要是中国内部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群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了周边地区和国际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在某一地区的认同量、话语权、占有率和影响力是基本重合的,这就决定了“三个自信”所关涉和影响到的地理空间范围是大体一致的。“三个自信”在由时域和地域所构成的坐标系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在动态平衡中共同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
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说,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整个有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各不相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和作用方式。第一,道路自信是重要基础,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载体,能起到“定标”的作用。道路的探索过程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丰富素材和实践经验,并通过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态表现出来。经过实践的探索,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进一步推动了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另外,道路一旦确定就具有相对稳定性,道路自信确立后也不会轻易动摇,这一特质也是其成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实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理论自信是必要前提,是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基础,能起到“定向”的作用。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3]由于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使得理论自信在三者中居于较高层次,而对理论体系的坚定信心一旦确立后,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确立就相对较为容易了。第三,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之集中体现,能起到“定心”的作用。任何道路和理论最终都要落脚于制度,制度的设计和落实是对道路和理论的彰显。相对而言,制度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是三者中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最为密切的。制度自信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离开了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就没有了保障。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交融,如果只顾一个方面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两个方面,只有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三管齐下”,整体推进,才能真正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才能在“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面前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因此,整体推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信什么,为什么信和如何信的社会心理危机问题,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话语体系的构建,切实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力量。
习近平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4]道路的选择和拓展决定着我们事业前进的方向,只有校准方向我们才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增强道路自信,首先,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5]。其次,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有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我们才能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成,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行,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就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十八大报告立足现实,提出了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自信,就要“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6],就要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不断前进。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的领导下开辟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征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自信心的重要来源。随着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变化,党肩负的任务和面临的形势更加艰巨、复杂。所以,我们要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坚定自信;要在推动党的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提升自信。
理论自信的根基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它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前,增强理论自信,促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大众共命运。首先,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不断增强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的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与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到中国,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其次,要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自觉和自信是一个不断超越、与时俱进的开放创新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导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回答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总结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经验,回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各种重大理论诉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几次适时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实践和理论成果充实到党章中,就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最后,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只有走入生活,贴近实际,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脱离群众、闭门造车、故弄玄虚,认为搞理论大众化、普及化、通俗化缺乏“技术含量”,显示不了理论功底与水平,乃是缺乏理论自信的最大表现。少一些高高在上、孤芳自赏的清高,多一些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行动;少一些艰深晦涩的语言,多一些通俗易懂的表达,让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自身需要和利益不断得到满足中真切地感受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是增强理论自信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体现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和社会主义制度变革完善的深刻逻辑中,它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它能保障国家机构协调高效运转,齐心协力干事业;它能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一切为了人民,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制度立场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最大的制度价值是维护人民利益,促进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以完善和健全。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了衡量社会主义制度好坏的三条标准,他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早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所以,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8]这就为我们增强制度自信指明了方向。首先,制度自信不等于自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还需要我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其次,制度自信不等于自负。我们在进行制度建设时,要敞开胸怀,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一切合理制度成分,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好的机制模式;最后,制度自信不等于自封。封闭僵化必然导致愚昧落后,我们要勇敢走向国际舞台,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与活力,在相互交流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
从整体上增强“三个自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我们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认同率和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同时,继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逄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
[4]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1).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7.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1).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