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早期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兼评《东北亚近代史探赜》

2014-03-06 12:27张琦伟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近代史东北亚

张琦伟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全球视野下的东亚近现代历史进程

人类历史的发展路径,经由分散独自演进到逐渐形成人类整体命运的同时,也经历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如果以俯瞰地球的角度,在相对较长的时段上考察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任谁也无法忽视在19世纪中叶以降,发生在东北亚地区的文明激荡。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文明的互相碰撞,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不同于“地中海世界”独有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亚洲区域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基本脉络,即共通的“朝贡体系”、“华夷秩序”、“儒教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这使区域史研究成为可能。此外,作为“区域”的亚洲内部又由不同的“子区域”(又可称“次区域”,依地理概念划分为东南亚、东亚、东北亚)构成,而这些“子区域”自身又有别于“母体”的独特性,且各“子区域”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交错影响。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最先踏足东南亚地区,它们在此建立商馆并结合固有政治力量将这片区域紧密连为一体。稍后,受传统政治、经济形态影响最深刻的东亚地区也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介入,开始步入早期现代化的转型阶段。至近现代,东北亚历史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西方殖民势力与传统王朝国家在此激烈角逐,各种势力此消彼长构成了此一时期东北亚历史发展的轨迹。如果假设人类文明存在一个中心的话,那么在东北亚地区融入现代世界开始的100年间,这样的一个趋势无疑是引人注目的:引领近现代文明走向的中心,正逐渐从大西洋沿岸向亚太地区缓慢转移。近代,或者说现代世界也就此完成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美国的战略东移,东北亚地区仍然是各方利益纵横捭阖的舞台,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之下,东北亚地区也愈发显现出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构筑以及人类前途命运的重要性。

正是东北亚地区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性及重要性,使得学界精英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今日东北亚的前途,设想东北亚的明天。从先行研究来看,对东南亚、东亚区域历史的考察成果颇丰,安东尼·瑞德从海洋贸易的视角对1450-1680年的东南亚贸易进行了细致考察(《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二卷本);松浦章、滨下武志则分别以文化交流(《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和区域经济(《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为视角,对东亚历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对近代东北亚历史的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状态。

二、《东北亚近代史探赜》的研究内容及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对东北亚早期现代化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亦多有问世。张晓刚教授的新作《东北亚近代史探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的出版即很好地展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对于东北亚的近代化问题,要么偏重于某一国家或地区开放史的个案考察,要么则将视角拉高到宽泛的区域史研究领域,仅追求宏观上模糊地对某种趋势的把握。这两种研究方法对于复杂的东北亚近代化来说,都难以厘清一个明确清晰的发展脉络。而张晓刚教授在其《东北亚近代史探赜》一书中,则尝试向学界提供一个研究东北亚早期现代化的新视角。通观全书,《东北亚近代史探赜》共分四章,以中、日、韩开港与城市社会变迁为线索,考察中、日、韩开国与外交,进而对东北亚早期现代化的方式方法,与不同道路选择等问题展开思索,这无疑是本书的主题,全书所分“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博弈”和“思想文化”等篇,也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所设置的。作为后发现代化的途径之一,无论主动与否,开港与开国都是东北亚三国融入近代世界体系的主要方式。然而,传统的研究中,对于中、日、韩三国的开放史与经济史研究,无论是开港、开国,还是所谓的“开埠”,各国学界都有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规范都存在彼此矛盾的方面,对于开港城市的考察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这使得研究成果的交流与沟通存在极大的障碍。

在本书中,张晓刚教授考察了日本与列强以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细节,并参考学界的各种观点,将比较混乱的“锁国”、“开国”、“开港”以及“开埠”等概念分别进行阐述,以史实为依据,对“开国”与“开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开港城市的金融发展、城市建筑、驻军情况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进行了翔实的考察。作者敏锐地观察到,虽然同为“锁国体制”,但中日两国的贸易状况却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而有所差异,“作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贸易集散地的广州,无论是港口贸易量、贸易额度还是贸易商品流通范围均非长崎所能比拟,然而在近代东亚转型期来临的前夜,两港口对各自国家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却迥异不同,亦影响到后来中日两国的早期现代化发展进程”。在对二宫尊德、报德思想的考察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一圆融合”、“天道人道论”、“勤劳、分度、推让论”的思想内涵,并结合幕末村藩财政改革和农村复兴的时代背景,指出二宫尊德“根据日常所学与躬身实践的积累,融神、儒、佛三教思想之长,建构了以‘报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这“对于解决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作者还将同为扩张策略的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相联系来考察,对两大政策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实施过程作了有针对性的比较,厘清了自近代以来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扩张历程。这为进一步以比较史的研究视角,将东北亚国家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作为整体研究提供了可能。

三、《东北亚近代史探赜》一书的主要观点

张晓刚教授认为,中、日、韩三国截然不同的发展命运与三国的世界认识和外交观念上的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对“壬午军变”前后中日两国对朝外交策略的考察中,作者指出清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与做法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着可圈可点之处,这“至少保证了朝鲜半岛局势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而“日本在‘甲申政变’后对清政府采取的妥协政策乃是源于中国自身军事实力的提高与外交上的有所作为”,换言之,即便是19世纪70—80年代的短暂和平也不是外界赐予的,“而是靠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争取的”。不同的世界认识和外交观念指导之下的中、日、韩三国,对于“西力东渐”的不同应对,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东北亚地区局势在19世纪后半段的走向。张晓刚教授将貌似缺乏联系的中、日、韩三国的开港置于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视域下进行考察。指出,正是在外交体制、外交手段、外交理念上的“领先”,使得日本在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使得这一时期的东北亚国际秩序变革的走向朝向了对日本有利的方面,最终导致了日本与清政府及朝鲜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这一认识无疑是准确的。

查往知来。21世纪的东北亚,挑战与机遇长期并存的局面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如何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新世纪东北亚和平、发展与合作找到新思路,是各国学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张晓刚教授《东北亚近代史探赜》一书的出版,无疑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答案。

猜你喜欢
东北亚地区近代史东北亚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定位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研究*
国家标准委率团参加第十八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二)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