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4-03-05 02:20:56王芳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感教师应阅读教学

王芳

语感简单来说就是感知语言的能力,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语言的意义,并准确熟练地运用语言。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英语中语感的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促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语感,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这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我们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一、朗读模仿,体会语感

朗读和背诵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做到语音语调优美,意群停顿正确,为语感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具体说来,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正确地读。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英语发音,使学生能够读清楚,读流利,读自然。在阅读教学中由听导入,先使学生感知正确的语音,再结合听力原文,强调学生模仿跟读,指导学生注意语音的轻重缓急、语速的停顿快慢、语调的升降起伏,使学生掌握正确自然的发音。

2.大声地读。

朱熹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正体现了大声朗读对体会语感、形成语感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多大声朗读,树立自信心,逐步体会语感。

3.有效地读。

有些学生读书时虽然声音很大,但往往读完以后什么印象都没有,收获小。这时,教师应该多指导学生用心体会语调语气的变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模仿的同时体会朗读材料的意蕴,用心感受课文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在思维上摩画出想象的翅膀,从而印象深刻。

如在牛津教材6B Unit1中part A的Lets read中,课文对话录音的语音语调非常夸张,学生通过朗读和体会,很快就能理解课文的意思,并在脑海中展现出相应的画面。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时模仿领悟这种感觉,他们不但很快明白了对话的含义,而且印象深刻,读过不忘。

二、精读积累,形成语感

1.提炼文章脉络,引导分析对比,主动思考体会。

在PEP第七册Unit4 B部分的Lets read中,课文是“My New Friend”的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如下:

Alice and her sisters are twins.They look the same,but they are very different.Every morning,Alice goes to school by bike.But Ann goes to school on foot.Every evening,Alice reads newspapers...

上课时,教师有意把Alice和Ann的活动分开进行对比,让学生把描写她们两个的词句分开列出朗读并板书,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这段的中心句“They look the same,but they are very different.”的内涵。通过板书,学生也能立即意识到文中有类似于排比、对比的写法,如every morning,every evening等连续的描述等。由此,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段话内在的逻辑,抓住了文段的脉络,理解和记忆也快速、深刻,对语言的感受加深。

2.指导精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渗透。

精读,就是在大致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阅读选文,深入了解文章大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做到重点明确、胸有全局。在这个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独立阅读的机会,从简到精,理解所提供的材料,了解语篇的精华所在,在确认和检测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体验。

如《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Recycle2中的“Deng Mings village”,在阅读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I can see a bridge and many trees.”“I can see...”通过精读细读完成“Look at the picture,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s”的阅读任务。最后设计一个“家乡美”的主题,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表达与阅读能力。

三、泛读活用,巩固语感

1.帮助学生选好泛读的材料。

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大,因此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选取短小精悍的英语童话、故事、幽默等,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

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在阅读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兴趣很难坚持读完、看完。选择有趣的故事则能够吸引学生投入到阅读的探究中,趣味的阅读往往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完成对语言的吸收思考。

2.指导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运用。

泛读训练能改变学生见到生词就查词典的习惯,最终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应适量增加泛读训练量。

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中有关Shopping的语篇为例,第一遍阅读时可以针对各种动物的饮食喜好,设计判断正误类的练习,让学生快速略读后完成;第二遍阅读时可以针对各种动物喜好的原因提出问题,如:Rabbit likes fruit,but she doesnt like grapes,Why?让学生详读后找出答案;第三遍阅读时请学生跳读寻找相关信息,完成课本上“Finish the sentences”的练习。

3.要求学生坚持长期的课外英文的泛读。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是个非直觉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通过泛读各种课外阅读材料,学生的语感可逐步得到熏陶与巩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就会随之提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他们每个星期读1~3篇课外的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订阅课外英语学习的一些杂志报纸等,使他们广泛地吸收语言知识。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语感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仅靠阅读教学就可以实现。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身努力也不可忽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在这方面多加思考与探索。

猜你喜欢
语感教师应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