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刚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综合应用计算机、数据投影仪、视频展示台、音箱、功放、麦克风、大屏幕等多媒体设备,可使课堂化为一个小剧场,充满影音声画等效果。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综合运用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树立现代语文课堂理念。
关键词: 传统法 多媒体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互补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渐渐走入了学校课堂,打破了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笔者下面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劣,分析如何交叉渗透两种教法,使其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理创建现代语文课堂。
一、传统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在传统课堂中,虽然只有黑板和粉笔,但课堂的互动性好,教师可以灵活调节课堂进度,师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讲解时注意语言的表达,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声音抑扬顿挫,学生听得明白,产生兴趣,新知识、新概念的引入往往注意打好伏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善于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判断教学效果。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解时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笔者在上《秋水》一课前,讲了两个生动的庄子寓言故事,立即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在上曹操的《短歌行》之前,笔者让学生举手发言,回忆曹操的诗作《观沧海》,讨论对曹操其人的印象。通过《杨修之死》和《赤壁之战》的学习,以及《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对曹操都不陌生,于是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根据学生的情绪掌握课堂节奏,及时切入课文。在传统课堂中,老师可以集中精力,综合运用提问题、设谜语、讲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等教学手段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劣比较
黑板和粉笔虽不如投影仪般具备声色效果,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能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些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体现教师风格、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笔者在传统课堂中,往往把黑板分两半,一半是正式课文的纲,随讲随写,使学生及时把握教师的思维进程和课堂进度,另一半留给自己随便涂鸦,及时写下思想的火花。如在上《雨巷》一课时,笔者及时介绍了李煜父子及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学生听后马上在黑板上看到诗人名字及诗句,但有一次用多媒体课件时,我无法把大屏幕卷起来写在黑板上,只是在众多的幻灯片中找到有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一诗句的那一张,但诗句藏在一大堆文字中,学生看后印象一定不如黑板上即时写下的深刻。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信息量大,在有限时间里,展示出大量信息,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如上完《再别康桥》一课,笔者在课堂上做了延伸阅读,运用演示文稿展示了《偶然》、《莎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名作,如果用黑板,则这些时间写一首都不够。如在上《怀李叔同先生》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大量书法、诗歌作品,同时还用幻灯片放映了丰子恺的大量漫画,使学生对丰子恺有了更多的感性了解,结合课文的叙述,作者的人格魅力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中。其次,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甚至可以动态演示,在每个作家的介绍文字旁都可以配一张或数张照片或画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的文本范读必不可少,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好的配乐朗诵的音频或视频文件,可以轻松地在多媒体教室演示。如《再别康桥》一课,笔者随着朗读的节奏,为诗句配了相关图片,处理成怀旧色彩,学生很喜欢,课后纷纷借笔者的课件去拷贝。再次,应用多媒体可以马上进行课堂训练,把练习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当场做,老师当场讲解,适时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在传统课堂上,则一定要隔好几节课后学生才能进行练习。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这么多优势,但在课堂操作时,老师有时只关注课件放映效果,忽略学生的反应,使自己在课堂上成了放映员。而且大量的图文信息使老师忙于快速滚动鼠标,学生的思维常常跟不上,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于关注技术手段,对声音、动画等特效爱不释手,幻灯片花样繁多,有的甚至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但这些声音和动画又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往往喧宾夺主,使学生视觉疲劳,应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会限制学生面对文字产生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投影仪显示了一个哈姆雷特,那么大家脑中就只剩下这个屏幕上的哈姆雷特了,并不是多媒体资料越多越好,有些老师一口气在一节课上放映了好几种版本的课件,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在放映过程中更是连头都不曾抬一下,无意中成为新教学形式下的“满堂灌”,老师既吃力又不讨好。在多媒体教室中,老师不能离开口头讲解,眼睛也不能只看屏幕不看学生,仍然要穿插问答等形式,最好还要有一块可以随时写字的黑板。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传统教法和多媒体教法的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扬长避短,在充分掌握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创建现代语文课堂,其目的都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