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小学生语文课堂小习作对理解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程波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小学生写作难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不仅反应了小学生知识积累的不足,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尤其反应了其基本的理解能力差。从课堂小习作切入,学生在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中,逐步培养理解能力。
小学生;语文课堂习作;理解能力
小学生理解能力是其学习的最主要的能力之一。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无论从其学科本身特点,还是教学宏观目标,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都是其主要的教育目标。相对其他的培养方法,语文课堂小习作是通过语文知识的运用实现强化培养方法,具有直接性突破性。
从理解能力与语文学习的关系而言,理解能力的具备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学习对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过程性强化作用。
1.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能力。根据心理学,小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相对其识记等能力是较为高的能力要求,只有在理解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才会更加高效。一是,拼读、认识字、词、句的基础能力。即小学生能从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等理解开始,学会拼读与认识字,进而在此基础上去学习更多新字词,并对以后的系统化学习做出更多积累性准备,其理解能力会在此基础上,得到全面的提高。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这方面的,根据小学生学习的规律,随着他们对相关知识的不断遗忘,到高年级后他们的拼读能力反而下降,尤其是在根据字填写拼音时,这种情况从反面证明了理解的重要性。二是,学习篇章,理解结构,并归纳概括的基础能力。语文阅读能力是其关键性能力之一,提高这种学习会让小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作者的篇章布局、文章结构、句子结构等,并归纳段落大意等。由此,才能对整篇文章做出全面详细的理解。例如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去划分段落,是常见的课题活动之一。然而,少数学生却怎么也完不成相关的任务,关键是其不能理解文章及其结构,更谈不上自己去写作。
2.小学语文知识运用的基础能力。任何知识不理解就难以真正地运用。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这种知识运用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字词造句的基础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且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如果他们不能对字词的意思的有准确的理解,就不能准确地应用到各种语境中去训练自己,让自己在运用的正确
与错误的不断体验中提高自己。其二,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针对不同体裁与题材的课文,小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完整的听、说、读与写。如听懂各种文章题材之间的区别,并运用自己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去写各种体裁的文章,在各种文章中去尝试选择性地运用适合的题材,使自己的文章更加丰满等。
小学语文课堂习作,以其字数少,易于表达与写作,深受学生的喜爱,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老师的针对性点评,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着高效快捷的作用。
1.小学语文知识消化性的过程。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教师会或多或少地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法结构,让小学生们学会运用,且能应对基本的考试需要与个人表达需要。首先,语法性知识消化过程。但相对枯燥乏味的语法说教,小学生不仅难以理解,即使是记住了也未必会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的习作,反而可以让小学生在经过自己的习作之后,结合教师的指点掌握并理解相关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如修容词、副词的用法等,通过自己写的句子,小学生们对这些知识会理解得更加深刻,也会启发他们对其他未知语法知识的了解。其次,文学性知识消化过程。任何主题的小习作,教师都可能会在先介绍相关的教材内容基础上,对相关的文学常识作简要的讲解,使小学生有着基本的了解。如在写景物时,教师会先介绍一些小学生们接触过的或学习过的课文,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与第四课《珍珠泉》等课文,教师都可以根据不同景物表达,向小学生做基本的习作启发。让他们有印象,有学习,有进步,有收获。例如学会了简单的景物描写技巧;再如了解一些相关的著名的作家的文学常识,如其代表作、生平等。只有在这种小习作的内驱作用下,学生才可能会为了一些小的需要,去积极地努力学习,并在不断的习作运用中实现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
2.小学语文知识运用并提升的过程。小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积累性的不断成长。相对单纯的记忆学习方式,小学生也很容易遗忘,因而,通过小习作的方式,让他们在有意识的运用中,去体验有关知识的具体作用以及运用语境,是具有任务驱动性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方式。第一,模仿性运用,巩固提升。如根据一段课文情境仿写一段话,其中会有表达方式的模仿、修辞手法的模仿与篇章结构的模仿等,小学生在仿写中会在另一个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得到训练,从生疏到熟练地运用相关的知识,对其进行掌握并理解。其中,有知识功能的理解,有语言环境灵活性的理解与运用。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仿写,可以让小学生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强化理解能力的提高,尤其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第二,创作型运用,感悟创新提升。即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创新写作,当然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与教材课文的同步性确定主题,如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白鹅》和第十四课《白公鹅》,教师可要求小学生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小习作,让其根据对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与各种相关的生物学知识等的了解,加以描述。通过这样的创作,学生会掌握并理解一些观察方法、表述技巧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由此,学生会对原来教师讲解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小学生语文课堂小习作,是一种任务型的习作,其目标明确,需要运用的知识确定性强,只要小学生在基本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都可以完成,且会在不断的练习中,实现关联知识在应用中的拓展、理解与积累。
[1]谯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8).
[2]游丽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J].教育界,2012,(5).
G623.24
A
1674-9324(2014)04-0116-02